主要观点总结
山西省教育厅宣布,今年将在太原铁路机械学校等23所中职学校试点举办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此举对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满足民众高质量职业教育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试点将推动县域设立专业学院,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构建中高职有序衔接的课程体系,并明确人才培养标准,健全管理评价制度。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山西省试点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
山西省教育厅决定在23所中职学校试点举办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职业教育的愿望。
关键观点2: 县域设立专业学院
试点高校将在合作县域中职学校设立专业学院,省教育厅将建立专业学院动态调整机制,对联合培养情况进行监测、检查和评估。
关键观点3: 构建中高职有序衔接的课程体系
统筹安排课程设置、教学进程、岗位实习、考试评价、质量监控等环节,确保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顺畅过渡。
关键观点4: 明确衔接贯通人才培养标准
联办学校将在充分进行技能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梳理试点专业所对应的工作岗位,将岗位要求转化为人才培养标准,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关键观点5: 健全衔接贯通管理评价制度
建立衔接贯通培养教研机制,对人才培养过程进行全面评价,以确保教育质量和效果。
正文
山西省教育厅消息,今年起,我省确定太原铁路机械学校等23所中职学校试点举办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省教育厅公布了试点学校和专业的名单。
实施五年制职业教育衔接贯通人才培养,是完善我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畅通技能人才成长渠道的有效途径,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下沉到市县、促进市域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对于深化贯通培养制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职业教育的愿望具有重要意义。
我省将高质量实施衔接贯通人才培养,推动有利于贯通培养的县域设立专业学院,即试点高校在合作县域中职学校设立专业学院,省教育厅将建立专业学院动态调整机制,对联合培养情况进行检测、检查和评估。编制衔接贯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努力打造“政府+企业+高职+中职”培养技能人才新模式,统筹安排课程设置、教学进程、岗位实习、考试评价、质量监控等环节,构建中高职有序衔接的课程体系。明确衔接贯通人才培养标准,联办学校会在充分进行技能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梳理试点专业所对应的工作岗位,将岗位要求转化为人才培养标准。此外,还将健全衔接贯通管理评价制度,建立衔接贯通培养教研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