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荐一篇2024年5月发表在JFE上的论文《可持续性还是绩效?评级和基金经理的激励》。
近年来对可持续投资的需求显著增加,许多投资者开始关注基金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方面的表现。然而,这种对可持续性的关注是否会影响基金的绩效,以及基金经理在这种情况下的决策行为,是一个尚未明确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当基金的可持续性评级和绩效评级存在权衡时,基金经理和投资者的反应。具体来说,研究考察了晨星引入可持续性评级(即“地球”评级)后,基金经理是否通过增加持有可持续股票来吸引资金流入,以及这种行为对基金整体绩效的影响。
研究方法包括样本选择、变量定义和回归分析。样本选择方面,研究使用了至少管理10亿美元资产的美国国内基金,并要求这些基金拥有晨星的星级评级且成立至少三年,确保有足够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时间范围主要为2015年7月至2017年9月,后期扩展到2020年9月以进行稳健性测试。数据来源于晨星数据库,包括基金的历史回报率、费用比率、总净资产和星级评级等信息,可持续性评级基于Sustainalytics提供的ESG评分。
在变量定义和测量方面,研究重点分析了基金流量、基金特征(如费用比率、总净资产、基金年龄、基金回报率等)对基金流量和绩效的影响。具体的回归模型中,使用了固定效应模型来控制类别和时间的影响,并包括滞后的基金回报率、规模、年龄和费用比率等控制变量。为了确保结果的稳健性,研究还进行了多种稳健性测试,如使用不同时间段的数据和不同的评级方法。
研究结论表明,尽管在可持续性评级引入初期,基金经理通过增加可持续股票持有量来提高基金评级,但这种行为往往导致基金绩效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者不再单纯根据可持续性评级选择基金,基金经理也减少了为提高评级而进行的可持续性交易。这表明,在长期内,投资者更看重基金的财务绩效,而不是可持续性评级。因此,透明化的基金组合披露并未显著增加可持续投资的资本配置。这一研究为理解投资者在面对可持续性与财务绩效权衡时的行为提供了重要见解。
Sustainability or performance? Ratings and fund managers’incentives
Nickolay Gantchev, Mariassunta Giannetti, Rachel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