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A智慧保
用智慧讲好保险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AI产品榜  ·  DeepSeek 7 天用户破亿|AI产品榜 ·  2 天前  
江西宣传  ·  DeepSeek首次公开辟谣! ·  3 天前  
内蒙古市场监管  ·  你点我检 放心“宵”费 ·  3 天前  
内蒙古市场监管  ·  你点我检 放心“宵”费 ·  3 天前  
刘晓博说财经  ·  深圳开年好消息!这个城市为什么能抓住风口 ·  3 天前  
刘晓博说财经  ·  深圳开年好消息!这个城市为什么能抓住风口 ·  3 天前  
AI范儿  ·  Gemini 2.0 ... ·  4 天前  
AI范儿  ·  Gemini 2.0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A智慧保

理财也有“贺岁档”!年终奖买保险,如何“薪上加薪”?

A智慧保  · 公众号  ·  · 2025-02-05 18:57

正文




伴随新春钟声的敲响,许多人的年终奖已发放到手,每年春节前后,都是居民财富配置的重要节点。早在一个多月前,不少金融机构就已瞄准年终奖,推出“贺岁档”理财或保险产品,同时发布“保姆级”投资攻略。

“要是年终奖不算多,咱就先把保障型保险安排上。要是年终奖比较丰厚,(且)有养老计划的朋友,养老年金保险绝对是个好选择。”有保险人士如是称。

事实上,伴随近年利率下行趋势,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分红险等储蓄型保险产品备受关注,尤其在预定利率两度下调后,具有“保底+浮动”特性的分红型保险产品受到更多客户的青睐,在2025年“开门红”时期成为众多险企的主推产品。

怎样用年终奖为未来生活提供一份坚实的财富保障?如果配置保险,该如何规划,又该如何选择产品?


保障型or储蓄型,选择方案多

“要是年终奖不算多,咱就先把保障型保险安排上。 意外险便宜且实用,一年保费几十块到200块,就能换来上百万元的保额。 百万医疗险也不贵,一年保费几百块,生病住院的高额费用都不用愁。 等手头宽裕再考虑重疾险和寿险,把保障网织得更密些。 ”有保险机构在年前发布年终奖理财“攻略”称。

对应较为丰厚的年终奖,则有“薪上加薪”的方案,除了保障型产品,可更多考虑储蓄型产品。“有养老计划的朋友,养老年金保险绝对是个好选择。选15年或者20年的缴费期,每年交一点,压力不大,等老了领钱享受悠闲退休生活。如果想让财富稳健增长,还能灵活取用,增额终身寿险很合适,随时可以把它当成你的小金库。”机构人士进一步称。

“投资不是一时冲动,而是长期布局。”一家在今年春节期间主推年金险的寿险公司称。除了养老年金险,该公司还提到教育金产品,可帮助家长提前规划孩子的未来学业,提供中期资金,解决教育支出的高峰需求,减轻这一阶段家庭的经济压力。

事实上,伴随近年利率下行趋势,储蓄型保险产品已备受关注,尤其在预定利率两度下调后,具有“保底+浮动”特性的分红型保险产品受到更多客户的青睐。

一家保险代理机构在今年春节期间推荐了多款分红型终身寿险产品,以其中一款为例,假设张女士想为0岁女儿提前进行财务规划,选择投保该产品,10年交,年交10万元,选择交清增额的红利领取方式。利益演示表显示,在孩子11岁时,含分红生存总利益约达111万元,超过已交保费;到孩子30岁时,含红利生存总利益达209万元,是已交保费的2.1倍。如果这笔钱一直不取用,到女儿50岁时,含红利生存总利益将达到408万元。长期来看,该产品含分红长期IRR可超3.25%。

分红险开门红站“C位”

今年春节横跨1月、2月,与保险“开门红”时期重合。 不同于往年寿险公司冲刺“开门红”主推增额终身寿险产品,今年站上“C位”的就是分红险。 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披露的数据统计,2024年四季度以来上新的数百款寿险和年金险中,分红型产品占比约四成。

在这背后有多重原因。从监管引导看,近年来,有关部门持续引导保险业淡化“开门红”这种短期冲业绩的行为,同时鼓励发展浮动收益型产品;对机构而言,分红险的浮动收益与险企自身经营相关,有助于险企追求更加灵活的负债成本;对投资者而言,低利率环境下,分红型保险产品不仅能够解决资产的保值增值需求,其浮动收益部分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因此受到不少投资者的青睐。

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表示,分红险产品具有收益分配灵活、客户黏性较高等特点,有利于提升险企市场竞争力。“险企主推分红险,体现其正在寻求业务增长点的努力。”

“但不同的分红险产品在收益、保全、服务等方面都有不小的区别,如果不甚了解,很容易踩坑。”前述保险代理机构称。

此前也有精算专业人士表示,分红险比传统寿险产品更为复杂,需要更专业的产品设计和开发能力以及更高水平的精算和投资队伍,其利益共担机制也更考验险企长期的综合经营能力。可见,选分红险,承保的险司尤为关键,需要从产品长期的分红实现率以及险企的偿付能力、经营水平和各项外部评级等角度观察判断。一位保险公司高管对媒体称,分红险对于销售队伍要求也较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进行培训和转化。

有效理财需长期规划

就如监管引导保险业淡化短期冲业绩的行为,长期规划对个人来说同样重要,是实现有效财富管理的关键。

一家理财机构指出,投资者应从个人风险偏好、流动性需求等方面出发进行资产配置。保守投资者建议配置中低风险的“固收类”产品,稳健投资者可在此基础上适当配置“混合类”产品。

从宏观环境看,中金财富研报称,在经济结构转型初期,资产配置行为的“避险化”“保守化”是明显倾向,从过往的“加杠杆”转向“去杠杆”,居民财富也从风险资产转向固收资产。但“保守化”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利率水平的持续降低会深刻影响投资者行为。按照国际经验,10年期国债利率低于2%往往会成为风险偏好变化的分水岭。

“长久期利率低于2%之后,固收产品的收益率日益鸡肋化。存在负债约束的投资者不得不做出重要改变,寻找增强收益的方法。”该团队称,一般而言,增强收益的方向有两个:一是在本国市场,投资者可能会考虑逐步增加权益资产配置,特别是高股息资产;二是扩大海外投资,从其他区域的增长中获取收益,以此分散收益来源。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如何养老成为每个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养老投资就是一场用“长钱”进行的长跑,资金安全性和长期收益率需并重。此外,个人的健康状况也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包括不少险企在内的金融机构已向综合财富和健康解决方案转型,构建覆盖“财富、健康、医养、长寿”的服务闭环。

“除了金融投资,健康的身体、高级的审美、志同道合的朋友等,也是一种养老投资。”一位金融机构人士说道。



一周回顾

#

2024年保险人才需求画像,看人力趋势与竞争!

#

DRG提速,医疗险开卷:打中高端、降赔付门槛、拼医疗服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