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机构投资者评论
机构投资者评论是由行业资深人士发起的、聚焦私募股权行业信息流、资源流、资金流的专业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码头青年  ·  特朗普的真正战场,不在白宫,而在社交媒体 ·  15 小时前  
读者  ·  晚安一句话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机构投资者评论

2024年前三季度 ,「央企」累计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1.4万亿元 | IIR

机构投资者评论  · 公众号  ·  · 2024-10-23 21:59

正文

机构投资者评论Institutional Investor Review:资本向善 专业求真 有温度 有态度


出品 | 机构投资者评论IIR综编

尊重原创,抵制洗稿,违者必究

转载授权、商务合作等请联系后台

IIR防丢失备用公众号:IIR_Backup


近年来,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以下简称“国务院国资委”) 引导推动中央企业大力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启动了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取得积极成效。

据国务院国资委数据, 2023年,中央企业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2.18万亿元,全年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万亿元。 中央企业在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产业向“新”提质升级,为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形成新支撑。

同样据国务院国资委数据, 2024年前三季度,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持续加大资源投入力度, 累计完成投资1.4万亿元,同比增长17.6%,占总投资规模的近40%,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推动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据《国资报告》杂志近期的调研观察, 中央企业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今年央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热点领域。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的目标, 到2025年,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收入占比要达到35%

“十八大”后,央国企的重组整合主要通过央企集团间的战略性重组,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十大”后,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是央国企发挥三个作用(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的重要抓手,而专业化整合,也成为央国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国家战略的关键举措。

2023年10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深化专业化整合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题会,会议指出, 各中央企业要主动谋划、积极作为,聚焦横向合并增强规模实力,聚焦纵向联合推动上下游协同发展,聚焦创新攻坚打造关键引擎,聚焦内部协同夯实发展根基,以 专业化整合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2024年9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推进会,会上,包括南方电网、中国电信、中国一汽、中国诚通、中国稀土、中国绿发等在内的12组26家单位专业化整合项目集中签约,多数项目属于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示范性。此外,推进会对于专业化整合的下一步规划进行部署:第一,聚焦“9+6” (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6个未来产业) 重点领域,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好发展;第二,推动固链补链强链,夯实产业链供应链融通发展根基;第三,锻造核心竞争优势,牢牢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第四,推进整合融合、优化资源配置,切实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

今日,《党建研究》刊发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署名文章:《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 原文可点击 文后“阅读原文” ,查看国务院国资委官网相关内容) ,文章指出, 国有企业要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长期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要着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有力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在切实解决发展新质生产力的 技术源头 问题方面 ,国有企业要全力推进科技攻关 (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 完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 ,积极承担重大科技任务等) ,切实加强应用基础研究 (高标准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与国家实验室深化长期稳定合作,积极推动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等) ,更大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着眼于推动技术从发明到真正走向产业化,加快建设一批有较强行业带动力的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等) ,发挥科技领军企业带动作用 深入参与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深化拓展国际科技交流,以强烈的主体意识主导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各类创新资源统筹, 以原创技术策源地为依托,与高校、科研院所和民营企业等建立多种形式合作关系,健全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把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促进创新链有机衔接、创新效率大幅提升
在强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 制度保障 方面 ,国资央企要紧紧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 不断健全干部培养和激励机制、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等,创造更加有利于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有利于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良好环境。
在健全干部培养和激励机制的问题上,要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以及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二十字”要求, 大力选用勇于担当、本领高强的企业领导人员 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和科学家精神,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和激励约束导向,细化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做实做细合规免责机制,完善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评价方式, 支持各级企业领导人员大胆试、大胆闯,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大显身手,真正营造“科技创新没有错误、企业研发不谈失败”的氛围
在健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的问题上, 要把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中之重; 加大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引进培养力度 ,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对科技创新活动给予足够的包容支持, 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 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以创新创造为导向,面向科技人员规范开展多种形式中长期激励,让科技人员放开手脚干事业、心无旁骛搞科研

IIR视频号:

回复关键字“转载”获取转载须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