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Plants
最前沿的植物科学介绍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哲学王  ·  吴敬琏: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  5 天前  
哲学王  ·  维特根斯坦:人类思想的四个误区 ·  6 天前  
哲学园  ·  行动的理由与道德的基础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Plants

华中农大近期发表多篇高水平文章

iPlants  · 公众号  ·  · 2020-12-27 22:14

正文


在可解释机器学习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陈洪教授机器学习团队以“Multi-task Additive Models for Robust Estimation and Automatic Structure Discovery”为题,在34th Conference o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NeurIPS 2020)发表研究论文。


当前,面向高维数据的可解释模型大多构建在单任务学习框架下,且以学习条件均值为目标。此类模型往往不能直接用于多任务数据,且在非高斯噪声的数据处理中会出现性能的退化。特别地,传统的组稀疏可解释模型严重依赖变量结构的先验信息。针对此类问题,本文在多任务双层优化框架下,通过融合众数回归、可加模型与结构惩罚项,提出了一类新的多任务可加模型。该模型不仅能实现面向复杂噪声数据的稳健估计,而且能够自动地挖掘数据中潜在的变量组结构。优化上,针对模型非凸非光滑的特点,研究者基于半二次优化和前向后向切分算法提出了一类光滑优化策略,并给出了优化算法的收敛分析。应用上,模拟实验和日冕物质抛射实验从模型的估计误差、结构发现能力等多角度验证了构建模型的出色性能。


多任务可加模型与传统组稀疏模型的差异如图所示:


▲(a)多任务数据生成过程 (b)传统组稀疏模型 (c)多任务可加模型


该研究是陈洪教授前期CCF A人工智能顶会工作(H. Chen, X. Wang and H. Huang, NIPS, 2017; X. Wang, H. Chen and H. Huang, NIPS,2017;G. Liu, H. Chen and H. Huang, ICML, 2020)和人工智能顶刊工作(H. Chen, Y. Wang, et al., TNNLS 2020)的进一步延续和深入。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博士生王英杰为第一作者,理学院陈洪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南方科技大学郑锋副研究员、国家空间科学中心陈艳红研究员等参与了论文研究工作。       

       




在生菜结球性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匡汉晖教授课题组在PNAS杂志上发表题为“Upregulationof a KN1 homolog by transposon insertion promotes leafy head development inlettuce”的研究论文。该论文首次报道了生菜中控制结球性状基因LsKN1的克隆,并在分子水平上阐述了LsKN1调控生菜结球的作用机制。


莴苣属于菊科,起源于地中海地区,由野生莴苣Lactuca serriola驯化而来,是非常重要的蔬菜之一。莴苣的主要栽培类型包括叶用的结球生菜和茎用的莴笋。尽管不同栽培类型的莴苣之间形态差异较大,但其分化时间较短、不同类型之间杂种可育,是研究植物形态发生及进化的优良材料。 


植株结球是部分叶用蔬菜特有的表型,主要见于十字花科的甘蓝、白菜、孢子甘蓝,以及菊科中的生菜及菊苣。这些蔬菜叶片由外向内弯曲、层层包裹,最终形成一个由叶片构成的球状结构,称之为叶球。结球性具有许多优点,如脆嫩的质地、长货架期、便于机械化收割等。叶球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且容易受环境影响,进而造成其遗传研究困难,至今未成功克隆叶球形成的遗传调控基因。


本研究对结球生菜与不结球生菜杂交的F2群体进行遗传分析,通过图位克隆的方法获得了一个控制生菜结球的主效QTL。该基因编码一个与玉米KN1同源的基因,LsKN1。转基因互补实验和敲除实验验证了该基因对结球的调控作用。在结球生菜中,该基因的第一个外显子中插入了一个CACTA转座子。研究发现,CACTA转座子的插入并未敲除LsKN1基因的功能。相反,转座子插入后LsKN1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上调。启动子活性实验证明,该CACTA转座子本身具有启动子活性。


拟南芥中KN1基因的同源基因为STM(Shoot Meristemless),该基因主要在分生组织处表达,其功能为维持分生组织干细胞的特性,抑制干细胞的过早分化。对莴苣和向日葵基因组分析发现,KN1基因在菊科中发生了一次复制。莴苣中的LsKN1基因的表达模式和功能发生了明显分化,在叶中有较高的表达。该基因受CACTA转座子上调表达后,结球生菜叶片近远轴细胞相似,背腹性分化减弱。ChIP-seq,EMSA和Y1H实验均表明,LsKN1蛋白结合LsAS1基因的启动子并抑制其表达。LsAS1的抑制表达使叶片背腹性减弱,进而形成叶球。在结球生菜中超量表达LsAS1导致叶片向外翻转,从而验证了抑制LsAS1基因的表达是生菜结球性状形成的关键。


▲CACTA转座子插入到LsKN1基因的第一个外显子中引起生菜结球的表型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博士后余长春及博士毕业生严承欢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匡汉晖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





揭示稻米中油脂合成的新途径


▲稻米中油脂合成的遗传结构以及初步的油脂合成代谢途径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水稻分子育种团队在Molecular Plant在线发表了题为“Genetic Architecture and Key Genes Controlling the Diversity of Oil Composition in Rice Grain”的研究论文,研究鉴定了水稻胚乳中11个油脂相关性状的99个QTL,克隆了4个对油脂组成自然变异有重要贡献的新基因,提出了水稻籽粒油脂生物合成的新途径,解析了稻米油脂合成遗传基础的最新研究成果。


稻米中的脂类不仅是大米重要的营养成分,也是米饭的重要蒸煮食味品质和储藏品质性状。稻米米糠油具有良好的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比例,是谷维素的唯一来源,也是最健康的食用油之一。因此,优质水稻品种油脂的含量对稻米食味影响非常重要,但其遗传机理还不清楚。


该研究利用GC-MS鉴定了533份多样性的栽培稻种子中脂肪酸的组分和含量,发现各种脂肪酸组分存在广泛的变异并且在栽培稻亚群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团队共鉴定了46个显著性位点,其中16个位点在3个RIL群体中被重复检测到。团队克隆了OsPAL6、OsLIN6、OsMYR2和OsFAE6等显著影响油脂含量及组份的新基因,解析了其自然变异的遗传基础,为优质水稻育种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华中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周浩、夏朵为本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何予卿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品质分析平台为该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支持,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郭亮教授为基因功能分析提供了帮助。





在纳米塑料与蓝藻毒素联合致毒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水毒理与环境健康团队李广宇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论文题为“The Joint Effect of Parental Exposure to Microcystin-LR and Polystyrene Nanoplastics on the Growth of Zebrafish Offspring”。该论文首次揭示纳米塑料与蓝藻毒素(MCLR)具有联合毒性效应,可通过母体传递抑制鱼类子代生长发育。



由于紫外线辐射、机械磨蚀、生物降解,环境中的塑料废物被降解成纳米塑料(NPs),最终进入水生生态系统,对鱼类正常的新陈代谢及繁殖构成了极大危胁。NPs因其独特的理化性质,不仅单独暴露会引发鱼类毒性效应,还可与环境中其它污染物产生“木马效应”,对鱼类产生联合毒性效应。该研究团队利用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SNPs)对几十种淡水水体常见污染物进行筛选后发现,PSNPs可显著放大蓝藻毒素(MCLR)的毒性效应,并可作为载体增强MCLR的母体传递效应造成MCLR在子代胚胎的大量蓄积,最终通过干扰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分泌引发鱼类子代发育迟缓。该研究为自然水体中纳米塑料与蓝藻毒素的联合暴露毒性提供了新证据,丰富纳米塑料与其他淡水污染物对接触生物的混合毒性及其相互作用的潜在机制,为纳米塑料的生态毒性和环境风险的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博士研究生左俊丽为论文第一作者,李广宇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


在高维数据模式分类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华中农大信息学院王玉龙教授和理学院陈洪教授机器学习团队在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在线发表了题为“Generalized and Discriminative Collaborative Representation for Multiclass Classification”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利用高维数据的内在本质低维结构信息提出了具有高可解释性、强判别性、高效率的高维数据模式分类方法。


高维数据广泛存在于科学研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如高维生物基因表达数据、高维医学图像数据、互联网中的高分辨率图像(视频)数据。然而,高维数据往往会引起“维数灾难”,降低算法性能,并带来巨大的存储和计算负担。如何利用高维数据的内在结构信息克服上述困难,进而建立高效的高维数据学习方法及理论已成为机器学习领域的热点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本研究通过挖掘和利用高维数据的内在本质多低维子空间结构,设计了基于广义协同表示(Generalized Collaborative Representation)的高维数据模式分类一般框架,从更高层次分析不同表示分类方法的共同属性和差异,并给出了相应的理论分析,阐明了其分类原理和内在机制。为了进一步提升表示系数的辨识度和算法的分类性能,基于该框架设计了一种判别表示高维数据分类方法(Discriminative Representation based Classification, DRC)。该方法同时具备可解释性高、判别性强和效率高等优点。其分类与识别流程如下图。


高维数据模式分类与识别流程


此外,研究人员揭示了高维数据空间分布情况与DRC算法分类性能的关系,并建立了相应的理论保证。该项成果有助于深入理解高维数据的内在结构与模式识别的关系,为高维数据学习和其他机器学习任务的研究提供指导。


本研究是继2019年在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和2020年在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发表原子表示高维数据学习相关成果后,该团队在高维数据人工智能方法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信息学院王玉龙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理学院陈洪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

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9210834v

发表两篇关于细菌第二信使分子c-di-AMP信号调控系统研究的前沿综述


近日,国际期刊FEMS Microbiology Reviews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分别发表了由华中农大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何进教授研究团队所撰写的长篇综述论文:“A decade of research on the second messenger c-di-AMP”及“Cyclic di-AMP, a second messenger of primary importance: tertiary structures and binding mechanisms",对c-di-AMP信号分子的调控功能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细菌和古菌之所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能在地球上绝大多数环境中存活,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精良而高效的信号调节系统。这些系统包括趋化性信号响应系统,双组分系统,群体感应系统和第二信使分子调节系统等。其中,环状核苷类第二信使分子调节系统在细菌和古菌信号传导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细胞表面的受体接收到细胞外信号(可以称为“第一信使”)时,它们可以调节细胞内各种合成酶和/或水解酶的活性,从而改变第二信使分子的浓度。接着,信号受体分子通过感知第二信使分子浓度的变化,迅速调控细胞内相应的代谢途径以适应环境的改变。第二信使通过充当“转换器”或“放大器”的作用,将外界信号转化为细菌和古菌细胞内的信号,通过“内循环”,调节细胞应对各种环境刺激的变化。

作为核苷类第二信使分子(包括cAMP、cGMP、c-di-AMP、c-di-GMP、c-GAMP、 (p)ppGpp等)中的重要成员,c-di-AMP(环二腺磷酸苷)由两分子的ATP在腺苷酸环化酶的作用下合成,并可被特异性的磷酸二酯酶降解。c-di-AMP通过与特定的蛋白质或核糖开关(riboswitch)受体结合,调节细菌和古菌的多种重要生理功能,如维持细胞渗透平衡、调节中心代谢、检测DNA损伤、影响生物被膜的形成及控制芽胞发育等。同时,c-di-AMP在调控细菌对环境的适应性及诱发动物宿主的免疫反应等方面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十年来,何进教授课题组一直致力于核苷类第二信使分子c-di-AMP、c-di-GMP及(p)ppGpp调控功能研究,并在此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



在11月25日正式出版综述论文“A decade of research on the second messenger c-di-AMP”中,何进教授团队全面地总结了c-di-AMP十多年来的研究进展,归纳了c-di-AMP代谢酶与受体的系统进化及其分布规律,讨论了c-di-AMP与受体结合调控细菌与古菌生理功能的信号通路,发现了c-di-AMP在维持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渗透平衡中的关键作用等。文章还展望了c-di-AMP信号系统未来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如对c-di-AMP区室化效应的揭示,对c-di-AMP转运子的发掘,以及对c-di-AMP信号通路与其他信号系统间的交互作用的探究等。

该论文第一作者为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印文博士,何进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Michael Y. Galperin教授及台湾中兴大学教授/华中农大兼职教授周三和为论文的共同作者。

此前,何进教授团队与Michael Y. Galperin及周三和教授亦共同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Cyclic di-AMP, a second messenger of primary importance: tertiary structures and binding mechanisms”的综述文章。何进教授与印文博士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何进教授、Michael Y. Galperin教授及周三和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论文主要从结构生物学角度探讨了c-di-AMP不同构型及其与蛋白质和核糖开关(riboswitch)受体产生特殊相互作用的机制:如详细分析了调控c-di-AMP合成和信号传导结构域的三级结构及其与c-di-AMP结合的机制,讨论了c-di-AMP分子与不同蛋白质和核糖开关受体结合的方式及其变化规律,分析了c-di-AMP与其受体蛋白之间的七种非共价的non-covalent–π相互作用方式,比较了c-di-AMP和c-di-GMP与各自受体结合的特点,以及结合方式对细菌不同生理功能的调控机理等。



新型第二信使分子c-di-AMP在微生物学领域中具有令人瞩目的研究前景,以上两篇综述对于c-di-AMP信号分子的调控功能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论文链接:

https://academic.oup.com/nar/advance-article/doi/10.1093/nar/gkaa112/5755886
https://academic.oup.com/femsre/advance-article/doi/10.1093/femsre/fuaa019/5849004 

在污水处理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近日,华中农大水产学院渔业资源团队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在线发表题为“Synergistic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endogenous denitrification and EBPR for advanced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in constructed wetlands”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在人工湿地中实现了高效的氮磷去除效果,研究成果为人工湿地在尾水治理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EBPR与SNED结合型人工湿地功能细菌分布情况及氮磷去除途径


循环水养殖是水产养殖的一种重要的养殖模式。其中,保证养殖水环境健康是实现该养殖模式的关键。而与多种尾水处理单元相比,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具有运转维护方便、运行费用低且兼具美学及生态学价值等优点,因此十分适合用于处理养殖尾水。然而氮磷去除效率不高却是困扰人工湿地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提高人工湿地氮磷去除效率对维持水环境质量、保证水产品安全具有重要价值。



鉴于此,该研究在间歇曝气人工湿地中建立一种强化生物除磷技术(EBPR),结合同时硝化-内源反硝化反应(SNED)进行高效的氮和磷去除。本研究以普通砾石为基质,利用前置厌氧阶段、间歇曝气和周期性放磷策略,仅通过3周,即在人工湿地中成功建立了富集聚磷菌(PAOs)的生物膜,实现了92.68%磷酸盐去除率。经研究讨论,该工艺条件下的人工湿地中,同时硝化-内源性反硝化(SNED)是主要脱氮途径。与传统硝化反硝化脱氮途径相比,该反应途径显著降低了脱氮反应中对氧和碳源的需求,即使在碳源限制的条件下,系统也能达到96.21%的总氮(TN)去除


通过设置对照试验,研究者还发现EBPR与SNED结合的人工湿地与普通间歇曝气人工湿地相比,磷和氮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73%和48%。研究者还在化学计量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各种功能微生物脱氮除磷的贡献率。本研究中获得的结果理论将有助于开发新的工程方法,以提高人工湿地的脱氮除磷性能,对养殖尾水处理工艺的开发具有借鉴性意义

水产学院博士研究生王洁为论文第一作者,水产学院何绪刚教授和侯杰副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8589472033727X

番茄种子萌发调控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华中农大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番茄团队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上发表题为"MAPK11 regulates seed germination and ABA signaling in tomato by phosphorylating SnRK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鉴定了番茄种子萌发基因MAPK11,揭示了该基因控制番茄种子萌发的分子机理,为种子萌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种子是生命的起始,对植物的生命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种子通过感知外界的环境变化打破休眠,从而开始生命的进程,帮助植物躲避不利的环境条件。植物激素能调控种子的休眠和萌发,脱落酸(ABA)促进种子的休眠,而赤霉素(GA)能刺激种子的萌发。研究种子的萌发及其对激素的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克隆鉴定了番茄种子萌发基因MAPK11,发现该基因正调控ABA合成关键基因NCED1的转录,促进ABA的合成,从而负调控种子的萌发。同时,研究发现MAPK11超表达转基因系的种子萌发对ABA高敏感,磷酸化蛋白组学分析发现MAPK11能影响SnRK2.2的磷酸化,从而调控ABA信号通路,影响番茄的种子萌发。


此外,研究发现,MAPK11能和SnRK1蛋白互作,并磷酸化SnRK1的Ser-29。转基因功能验证结果表明SnRK1正调控番茄的种子萌发。进一步研究表明SnRK1和ABI5蛋白互作,负调控ABI5的转录,从而参与ABA信号通路,调控番茄的种子萌发。本研究揭示了MAPK11在种子萌发中起着重要作用,为种子萌发的调控和作物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支持。


华中农大园艺林学学院博士后宋建文为论文第一作者,叶志彪教授和张俊红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93/jxb/eraa564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