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齐鲁晚报
为读者服务,与读者俱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  局部暴雪+骤降8~10℃!刚刚,山东两预警齐 ... ·  昨天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  济南黄河大桥主线、济南黄河齐鲁大桥通车 ... ·  昨天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  济南步入“空轨换乘”时代:地铁3号线二期今日 ... ·  3 天前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  周乃翔主持召开全省经济运行视频调度会议 ·  6 天前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  ​以“新”谋发展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齐鲁晚报

一张旧照刷了屏:院士张杰PK歌手张杰,曲高必定和寡?

齐鲁晚报  · 公众号  · 山东  · 2017-02-25 17:56

正文

朋友圈被一张两个“张杰”PK的照片刷了屏。


站在前景的是23日刚刚卸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他身后不远,层层叠叠的人群兴奋高举的名牌上,张扬书写的也是“张杰”,巨幅海报为证,让粉丝狂热的,是另一位歌手张杰。


然后网传版的段子弄假成真,

看的人差点就信了!

院士张杰机场误会歌手张杰的粉丝在欢迎他?

别逗了,想啥呢!

人家幽默一记,你还当真啊?

还有人脑补了很多情节,

说科学家自嘲地蹭了一张照片。

该怎么说……

这是若干年前的旧照了,被拿出来炒作,

估计是因为院士张杰刚被宣布从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卸任,

另有任用。

人民网发文:


这情节够生动,可惜水份太多。且听笔者为大家一一道来。


张杰院士担任上海交大校长逾10年。期间笔者因多次采访相识,感觉他平和风趣,有幽默感,但骨子里仍是一位认真严肃、逻辑严密的科学家,见粉丝而“惊诧”、“感慨”,乃至“蹭照片”,显然不像是他的风格。


笔者从张杰院士相熟人士处了解到,照片虽属实,却是若干年前的旧事。张校长当时并没误会,科学家纵然有粉丝,也理性平和安然踞守书房或实验室,断不会成群结队、雀跃迎接。不过当时的同行者觉得巧合有趣,为院士张杰拍了这张照片,也算是科学家幽默一记。


这两天,中共中央组织部宣布上海交通大学换帅,张杰因另有任用不再担任校长,由原上海交大常务副校长林忠钦接任。于是,老照片又被翻出来,流布更广。


院士张杰粉丝也不少,交大学生们亲热地叫他“杰哥”


在中国科学家中,张杰颇有知名度。他1988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在英国牛津大学等国际著名教学、科研机构工作近10年后回国,在X射线激光和强场物理研究领域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和国际声望。2006年48岁时,张杰从中科院调任上海交通大学担纲校长。当年正逢交大110岁“生日”,如今他离开,交大已过了“120岁”。十余潜心治校、外引内联,推进上海交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张杰颇为人称道。


毕业致辞中的校长“杰哥”,论帅气也不输给明星哈!


交大的学生们,不少是校长张杰的粉丝,都亲热地管他叫“杰哥”的。那照片最初出现在交大校园论坛,学生们就表示很喜欢杰哥的幽默感。张杰倡导“对学术的追求、对学者的尊重”的校风和“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希望把上海交大建成“学生有充分的自豪感,教师有充分的尊严感,工作人员有充分的成就感”的大爱校园。他会以自己的科研经历现身说法,给学生上思政课,也会在毕业季动足脑筋为离校学生留下令人热血沸腾的“杰哥”致辞。


科学家、院士、国内顶尖高校的大学校长,挂着这么多标签的此张杰,论到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似乎远不如年轻歌手张杰……这样的情形,改革开放之初还曾激起“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之类的争议,今天似乎已经见惯不怪,波澜不惊了。


一生努力不如一场作秀?彻夜追星不如读一本书!


最典型的例子,是去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不幸”地正好和明星黄晓明大摆婚宴撞了日子。那天,第一位获诺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的报道,远不如明星一场结婚秀来得热闹。有人一言以蔽之:黄晓明PK屠呦呦:一生努力不敌一场作秀!



这边厢一场婚礼花费两亿,那边厢呕心沥血研制青蒿素救命,即便得了诺贝尔奖金,还比不上嫩模出身的黄太太一季真人秀的收入。


在高收入的娱乐圈,也一样存在着重明星而轻编剧、轻原创的现象。大投资大制作的影视作品不鲜见,明星动辄拿到几十万一集、上千万一部的收入,哪怕是面瘫无演技,只要整得够美、经常炒作带够“流量”就好。而压缩的投入,则是创意创作环节和能够打动人心的各种细节,于是,银幕、网络上充斥着情节漏洞百出、内容荒谬的脑残剧、神剧,贻害下一代。


曾经常在课堂上听到脆生生的“长大要当科学家”,而今更时尚的是赶赴艺术院校招生季,挤满化过妆整过容的少男少女们,得千里万里挑一,才能雀屏中选,而更多年轻人把读书“并没有什么卵用”当成酷酷的口头禅。


怎么说,这都是一个正致力于伟大复兴国家的悲哀。


很难想象,一个不追求科技创新、不尊重原创,不珍视对于人类社会的真正贡献度,任由低俗媒体一味纵容甚至有意培养如痴如醉追星、脑残粉文化的民族,会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能量。


希望,会有更多年轻人记住钱学森,记得屠呦呦,知道叫“张杰”的并不只有那位歌手。狂热粉丝们听笔者一句劝,就算不惦记中国梦,要想让自己的人生走得更远,不妨省下挤在机场迎来送往还不被人稀罕的功夫,多读几本书,多“追”几个科星。让下一回科学家与娱乐明星的影响力PK中,情形能有一点点变化,你的未来,和民族的未来才更有盼头……


来源:综合人民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大江东工作室,新浪微博

编辑:jiujiu


复制下方关键词 并回复  获取精彩内容


丨济南网红外卖丨山东人倒装句 丨冰淇淋盘点丨

丨零食冷冻大体验丨卧底济南Apple零售店丨

丨济南小龙虾外卖丨小众饰品丨


晚报君近期精选(戳标题阅读)


女孩网购"世界第一辣"泡面尝鲜,凌晨4点看急诊!还有人吃聋了…


“第一次一个人坐飞机”突然火爆网络!网友:欺负我没坐过飞机吗?


顺丰上市豪掷10亿给员工发红包!去年被打的快递小哥去敲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