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飘在未来天空中的一只风筝,家人是线、是绳。
家是出发点与目的地,家人是陪伴你生命的最初与结束。
家人,从不占用你过多的精力,它一直等在原地,不管你走到哪里。
对待家人虽无需费心,但不能不用心。
对待家人的态度,是你最真实的人品。
老话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对于外人的一点帮助,我们尚且心存感恩,面对家人日复一日的支持与帮助,怎能不常怀感恩之心呢?
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也需要一颗感恩的心去滋养。
《诗经》中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生养之恩是最大的恩情。
常怀感恩之心,当父母不小心做了让你不开心的事,说了让你不开心的话,想一想父母对你的付出,不要大声呵责他们。
常怀感恩之心,不要将妻子忙忙碌碌的洗衣做饭看做理所当然,对她说一句谢谢。不要对丈夫早出晚归的工作司空见惯,对他表示一下关心。
梁启超流亡期间,妻子一人担起家庭的重担。虽然妻子并未向梁启超倾诉生活的不易,但妻子所受的苦,梁启超并非不知。
梁启超一走,照顾年迈父母、年幼孩子的任务,就全落在了李蕙仙一人身上。
梁启超明白这些本应是由两人共同承担的,在梁启超写给妻子的信中处处可见对妻子的感恩之情。
“大人当此失意之时,烦恼定不知几多,近日何如?不至生病乎?”
“卿明大义,必能设法慰解,以赎吾不孝之罪,吾惟有拜谢而已。”
感恩之心,不是形式,不是随口说说。
感恩之心是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是一通嘘寒问暖的电话。
生活中有不少人对待外人态度彬彬,对待至亲的家人却言语刻薄、疾言厉色。
《庄子》中说,“蹍市人之足,则辞以放骜,兄则以妪,大亲则已矣。
”家人间相处也要懂分寸、有礼貌。
温和的语言,是善良人家庭中决不可缺少的。
对待家人更要言语温和、友好有礼貌。
梁启超在这一方面做得很好。
梁启超从不吝于表达对孩子们的爱,他给孩子们起了很多有爱的“外号”:
大女儿思顺是“大宝贝”“baby思顺”,小儿子思礼是“老白鼻”“老baby”,思懿是“司马懿”,思宁是“六六”…
梁启超对孩子说话一贯和蔼,总是以夸奖为主,鼓励孩子。
在写给孩子们的信中,他说“思顺十一月廿九、十二月四日,思成十二月一日的信,同时到了,真高兴”“庄庄已经是个大孩子了,比从前漂亮得多”。
与家人相处,说话要让人舒心。
凡事别只会讽刺挖苦,多点夸奖表扬。
家庭是放心与休息的场所,不要把在社会中的委屈不满发泄到家人身上,给家人摆脸色。
嘴上别太过强势,也别总是抱怨这抱怨那。勤跟家人交流沟通,有话好好说,讲话心平气和,有爱就要表达出来。
对待家人,要懂得换位思考,理解家人的不容易。
夫妻间互相理解,父母理解孩子的辛苦,孩子也要理解父母的不易。
爱是理解与包容,亲人间需要体谅。
人生在世,没有哪一个人的生活是容易的,哪怕是还未进入社会的孩子。
理解不是完全一致,而是我们虽然观点不同,但我支持你的决定。
梁家家风家教让人羡慕,良好的家教家风背后正是家人间的相互理解体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