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航务周刊
本微信为中国大陆第一本航运类专业杂志和交通运输部指定公告媒体——《中国航务周刊》之官方微信。热点新闻、事件解读、观点碰撞,我们专注于中国货物运输及物流业的核心传播,全力为港航人士提供权威、及时、富有价值的专业资讯,搭建互动沟通的有效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航务周刊  ·  新华·泛亚航运中国内贸集装箱运价指数周报(X ... ·  2 天前  
天津日报  ·  一轮船突发爆炸!船上载有13万吨燃油 ·  2 天前  
天津日报  ·  一轮船突发爆炸!船上载有13万吨燃油 ·  2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宁德时代与国际物流巨头签约 ·  3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货代巨头紧急预警:该国港口持续罢工…… ·  4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货主论坛】“2025跨境冷链与国际贸易协同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航务周刊

【年报】全球造船市场2024年回顾与2025年展望

中国航务周刊  · 公众号  · 航运  · 2025-02-09 09:39

正文

2024年,全球新船订单量创下近十年以来新高。2025年,全球造船市场仍处于景气区间。

作者 | 金伟晨 阴晴
单位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


2024年,世界经济保持温和复苏,在全球贸易增长、海运需求增加、老旧船舶淘汰更新等因素推动下,全球新船订单量创下近十年以来新高。

2025年,全球造船市场仍处于景气区间,将面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等多重挑战,对于市场应持有谨慎乐观态度。

2024年回顾
全球造船市场热度不减

全球航运市场相对稳定,克拉克森海运指数自2022年历史高位显著下降,2023年止跌企稳,2024年基本维持在25000美元/天上下。

全球造船市场热度不减,各船型需求强劲,集装箱船“一马当先”,新船成交量与运价指数均达到历史高点,其他主流船型新船价格均实现同比上升,主要船厂的产能利用率处于高位,全球造船业持续向好。


航运市场止跌企稳
细分市场略显低迷

从克拉克森海运指数看,2022年后全球航运业呈现持续下滑态势,并在2023年8月下跌至短期内的历史低点,海运价格指数跌破20000美元/天。

2024年,克拉克森海运指数基本维持在25000美元/天的水平,全年波动幅度不大,最高点(2024年6月,27783美元/天)与最低点(2024年12月,22398美元/天)之间的变化幅度仅为19.4%。

从细分市场看,各船型日租金整体表现较为低迷,汽车运输船未能延续2023年的上涨势头,6500标准车位汽车运输船一年期租金年末已下降至6500美元/天,较年初下降约40%;油船经历了先升后降的过程,以VLCC为例,其一年期租金一度达到了48500美元/天,然而2024年末,已经下降至37875美元/天,年内降幅达21.9%;气体运输船延续下跌势头,截至2024年末,17.4万方LNG船的一年期租金下降至29750美元/天,较年初的80000美元/天下降了62.8%。


新船市场交易量超过二手船舶

从新造船市场看,根据克拉克森统计,世界造船三大指标呈现全面上涨态势。其中,造船完工量8814万载重吨,同比上涨0.3%;新接订单量16766万载重吨,同比上涨31.3%;年末手持订单量2.88亿载重吨,同比增长14.3%。


二手船舶市场方面,全年交易量达11662万载重吨,交易量仅为新船交易量的69.6%。自2019年以来,新船交易量首次超过二手船舶交易量,新船交易量延续着2023年的高涨态势,成交量上涨超三成。 而二手船交易量则依然处于下行通道,且下降幅度较2023年有所增长。 可见, 船东对新造船市场信心依旧,但在航运市场相对低迷的环境下,对于即时运力的需求有所减弱。

集装箱船成为新造船市场的热点

随着全球制造业景气度回升,集装箱航运市场逐渐火热。此外,风险因素推动需求提升,红海危机持续影响,使得远东—欧洲航线单程航运时间延长,为了提供稳定班期服务,需要额外增加船舶运力。

同时,为了应对美国增加关税、地缘政治风险等不确定因素带来的潜在威胁,航运公司倾向于短期内增加运力配置,进一步带来集装箱船需求增长。

根据克拉克森数据,2024年全球集装箱船成交量创下新高,达到了435万TEU,该数值是2023年的约2.7倍。从克拉克森集装箱船海运价格指数看,2024年该数值达到了32659美元/天,较2023年的22106美元/天上涨47.7%。可见,无论从船队规模还是贸易需求上,集装箱船都表现出了强劲的上涨势头。

资产价值延续增长势头

自2020年以来,在新船订单增长、船企船位紧张、全球能源转型等诸多利好因素影响下,新船价格指数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025年增长幅度有所下降。克拉克森数据显示,2024年末全球新船价格指数为189点,较2023年增长6.2%。

二手船价在2024年上涨明显,年末二手船价格指数为176点,较2023年的全年平均值增长18.1%。在需求大幅增长、红海危机增加额外航程等多重利好下,集装箱船成为资产价值上涨最为显著的船型,其2024年的新船价格指数较2023年上涨约12.7%。此外,散货船、油船、气体运输船等新船价格也都出现不同程度上升,三类船型克拉克森新船价格指数同比分别上涨5.5%、7.0%和4.5%。

绿色低碳依然是发展主旋律

2024年,船舶市场继续着绿色低碳的主旋律,替代燃料动力船队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新船订单中替代燃料动力船舶的比例继续上升。根据克拉克森统计,截至2024年,以载重吨计,全球采用替代燃料动力的船舶占船队总量的43.2%,较2023年增长了两个百分点。

2024年,采用替代燃料的新船订单约为4168万修正总吨,在全部订单中占比达到61.8%。LNG再度成为最受关注的替代燃料类型,以吨位计占替代燃料新签订单的70%。

值得注意的是,MAN、中远海运重工、中船动力集团、现代重工等,在氨燃料主机的研发应用方面进展顺利。2024年12月30日,中远海运重工“氨动力科研专项”示范项目5500HP氨动力港口作业船建造完工,获得了中国船级社颁发的国内首张氨燃料船舶证书。随着各种替代能源双燃料主机应用技术的不断成熟,绿色航运的步伐也将持续加快。

我国造船业蝉联全球第一

2024年,以载重吨计,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5.7%、74.1%和63.1%,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其中,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13.8%, 接订单量同比增长58.8%, 截至2024年 12月底,手持订单量同比增长49.7%。

在高技术船舶方面,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最大钻深可达11000米。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正在建造,建造周期预计将缩短8个月以上。 我国首艘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正式入列,该船舶可实现极地破冰、深远海探测等多项功能,且装备实现了完全国产化,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2025年展望
全球造船市场仍处景气区间

展望2025年,在全球经济持续增长、地缘政治冲突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节能减排法规更加严格等做多重因素影响下,航运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船东新船投资决策将更加谨慎。2025年,新船订单量可能出现阶段性回调,但全球造船市场总体仍处于景气区间,新签订单中替代能源船舶的比例还将进一步扩大。

全球海运贸易不确定性增加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将逐步复苏至疫情前水平,GDP增速回升至3.3%,通货膨胀率下降至4.2%,各经济体间发展差异不断扩大。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最新预测,2025年全球贸易呈现复苏态势,货物贸易将增长3.0%,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持续影响全球贸易格局。美国新一届政府的经济政策,特别是特朗普加征关税的威胁,将给2025年全球经济贸易带来更大不确定性。

各船型市场延续分化行情



集装箱船市场

截至2025年1月,全球集装箱船手持订单量为779艘、832万TEU,较2024年年初分别下降11.6%、增长20.8%。新接订单方面,2024年新接订单380艘、435万TEU,较2023年分别增长75.1%、172.9%。达飞、地中海航运等班轮公司纷纷批量下单订船,双燃料LNG动力集装箱船成为首选。

目前,集装箱船手持订单已经达到全球船队规模的27%,存在一定的运力过剩风险。但与过去十年不同,当前手持订单将在未来四到五年内逐渐交付,同时将有相当一批老旧船舶将被淘汰,因此2025年运力过剩风险相对可控。

散货船市场

近年来,全球散货船手持订单量稳步增长,截至2025年1月,手持订单1374艘、10930万载重吨,较2024年初分别增长2.6%和9.4%。新接订单方面,2024年新接订单538艘、4408万载重吨,较2023年分别下降22.8%和16.4%。

据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预计,2025年,全球散货船队将增长2.8%,干散货需求仅增长0.5%~1.5%,市场将面临供过于求的局面,对散货船运费带来消极影响。英国咨询公司Maritime Strategies International(MSI)认为,2025年散货船运输市场平均收益或将下降19%。

油船市场

截至2025年1月,全球油船手持订单量为1137艘、9724万载重吨,较2024年初分别增长72.8%和86.7%。新接订单方面,2024年全年新接订单608艘、5336万载重吨,较2023年分别增长34.2%和42.2%。

根据克拉克森预测,2025年全球原油船队规模仅增长1.1%,海运原油贸易量将增长2.7%。但OPEC+延长石油减产计划、中国进口政策潜在调整、特朗普能源政策对石油贸易的影响等不确定性风险,仍不容忽视。

LNG船市场

截至2025年1月,全球LNG船手持订单量为351艘、3266万载重吨,较2024年初分别增长2.6%和4.4%,手持订单占现有船队运力比重超过50%。新接订单方面,2024年全年新接订单93艘、849万载重吨,较2023年分别增长36.8%和37.1%,卡塔尔的“百船计划”第二阶段订单,成为推升2025年LNG船订单大涨的主要动力。

与造船市场相比,LNG航运市场呈显著下行趋势,运力过剩和运价低迷并存,2025年市场下行趋势或将延续,船东新船订造态度将更为谨慎。随着“百船计划”等大批量订造需求释放,新增订单将主要由未来新投产的LNG项目支撑,预计2025年LNG船新接订单较2024年将适度回调。


版权说明

本文刊载于《中国航务周刊》,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 END ·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