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宇宙的声音
「听宇宙的声音,是小宇宙的采访专栏,不定期采访和播客相关的人物。」
此篇为第001期。
↑↑↑
@我不跑调,爱听播客,活跃于小宇宙评论区。因为喜欢的播客太多,累计发布了上千条评论,被听友打趣称作“在小宇宙买房”的人。
刚从上海读完研毕业的她,现住在家乡厦门。采访中,她谈论起极度热爱的话题也不紧不慢,常冒出奇妙比喻,让人会心一笑,像一个冷静而热切的矛盾体。
以下内容来自一周前,我们和她的采访对话。
我本科学的是日语,但在上大学前我没有接触过日语,就是特别喜欢看动漫看日剧。所以就在苹果Podcasts上订阅了NHK ラジオニュース。
后来增加了一些日本的搞笑节目,有一个叫安住紳一郎の日曜天國,就是一个搞笑艺人阅读听众来信,睡前听听就特别开心。
当时很少听中文博客,只订阅了一席,还去过一次他们的线下活动。
我听播客就是两个目的。
一个是想要锻炼我的日语听说读写能力。另外,我想涨涨知识,所以会听一席或者是偏知识类的节目。
像在一席上,他们介绍或者邀请来的嘉宾都是在某一个领域特别有成就的,这是我在学习生活中比较少接触到的。
大学毕业以后,我去英国读研究生,一年级课业比较紧张,而且一直沉浸在外语环境里,回到家就只想要安安静静地放空一段时间,就停了一段时间听播客。
我重新开始听,是研究生二年级,差不多是去年12月底。
那时候开始实习,骑车到地铁站需要十多分钟,当时觉得这十分钟还挺无聊的,我就又重新打开苹果Podcasts,听的是小声喧哗。因为我平常也有看一些欧美剧集,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他们聊杀死伊芙那一集,觉得特别有意思,所以连续听了几期。
后来加入了小宇宙的内测群,就下载试用了,一直到现在。
在用小宇宙之前,我坐地铁、吃饭的时候都会听歌,基本上就是耳机不离身。为了听歌下三四个软件就是常态。
但最近其实很少打开音乐软件了。
因为我在小宇宙订阅了300多个节目,每天刷一刷都会有非常新鲜的东西。
而且还能听到像歪波音室这么优秀的音乐节目。它是围绕主题展开的,对我来说像是一种定制化主题化的歌单,也能够解决我很大一部分的听歌需求。
从一开始很喜欢听音乐,到现在听播客,它其实有一个承接的关系。
播客和听音乐给我的陪伴感都是比较相似的。因为只占用了一个感官“耳朵”,解放了眼睛,可以做别的事情。我通勤、写日记、做家务的时候,完全不要再看东西了,挺麻烦的,而且对视力不好。
但也有一些差异,首先就是长度。
音乐时长短,换一首歌,你可能很难找到另一首歌。虽然现在有AI算法,但有时候推荐的也不是那么适合,继续寻找要花一点时间,我会产生一些惰性。
播客至少三十分钟到一个半小时,我喜欢在播客里分配五五分或者是四六分的注意力。
记得Kyth在三五环聊小宇宙那一期,提到一个概念,“听播客是主动地去分配的你的Secondary attention 第二位的注意力”。那对我来说,我之前有写一条评论,我觉得可能在以后他会成为一个Parallel attention,一种平行的注意力。
我目前就很像这种状态,在做家务的时候,也不是完全地在做家务,播客就是在旁边流淌过去的东西。得意忘形最新一期《山与我心里的叙事》,有五个小时,我也听完了。
第二个差别是信息量。
我这里不是说音乐里面含的信息量是必然少的。比如重轻老师的不在场,第一期讲的是日本一首City Pop 非常经典的曲目叫《Plastic Love》,它其实就是一首信息量非常大的乐曲。只是在具体消费的过程中,我们很难像重轻老师一样,会去解析音乐里面的信息量。
所以音乐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比较轻松的。
播客不太一样的是,它本质上还是人在说话,或者对话。
里面包含的信息量因节目不同会有很多差异,需要主动去理解和解构。尤其是当讨论的内容在能力范围外时,它所占用的注意力、要求的注意力强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声波飞行员和九段琦谈的一期节目里,主播有一句话,他说“听完音乐听点人生挺好的”。
我也是抱着这种心态着迷播客一直到今天。
我觉得我喜欢的,不仅是一档节目对热门、经典话题的讨论,我也想知道同样生活在地球上我不认识的人,他们在过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他们的经历、感受都通过播客这个放大镜,被聚焦再聚焦,具体的个人在这一段音频中呈现。让我发现“哦,原来别人在别处过着这样的生活”。
▲我不跑调摄于厦门
你可能会去体验和对比。
这种对比不是一种攀比,而是去发现他人的喜悦和你的喜悦,他人的痛苦和你的痛苦。
你会慢慢地产生一种共情的理解,会觉得大家其实都还挺认真努力地在生活。会开始欣赏别人,尽管只是一些小事,也会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理解。不会对自己生活设置太多单向度的标准,会开始想成为一种更丰盈的人。
当然了,播客也只是众多媒介形式的一种。通过读书,或者其他形式也能够完成。只是我刚好比较喜欢声音。
分享一个比较惊喜的发现。
我觉得我通过播客所输入的信息,在我这儿滞留的时间会长一点。
原来我常常觉得有一些阅读障碍,很多看过、阅读过的东西都记不住,看过就过了。
这段时间因为很密集地听播客,发现自己基本上可以记住主播说了什么,他们的主要观点等等。
分析以后可能有两点原因吧。
一个是大部分播客使用的语言都是偏口语化的,很容易理解。
另外是因为“评论”这个行为养成了我摘抄总结分享的习惯。虽然听播客写评论,留下来的这些信息就是一些碎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慢慢被加强。
第一次讲这个梗是在Steve说一期讲《社交软件能不能找到真爱》的节目里,我发了条评论,说“我能不能在小宇宙里面找到真爱”。
然后有一个朋友,就说“怎么哪里都是你,你是不是在小宇宙买房了?”
我当时其实不知道怎么回,但我就灵机一动,说“快了,你要不要一起住?”,他说“好,好啊,还要买车”。
▲扫码围观,“我在小宇宙买房了”梗出处
后面感觉大家也开始知道这个梗了。
有一期在有惊无险商店,我又不小心发了很多评论,主播就挑了一条说“不愧是在小宇宙里买了房的人”,我就觉得还挺可爱,还会催大家一起买房。
因为评论被大家认识,是我从未想到的。一开始会发布评论,完全是出于“插话心理”。
说是插话,其实无非是听到某段对话时的[有共鸣、有疑问、不同意、想补充]这四种冲动。加上不想听过无痕,所以总会留下一些记录以供以后回忆和复习。
我自己评论的场景太多,稍作分类的话有三种。
第一种比较无聊,就是抢沙发。其实一开始也不会,但是自从和@七个梦 竞争白热化,就会觉得好玩,像抢椅子一样。
第二种,是主播们在聊的时候,有时候会出现一些比较精彩的发言,忍不住想摘录下来。
比如听搞笑类的,像谐星聊天会,我就会把好笑的梗写出来。你要说有什么目的吗?其实也没什么。
只是把声音可视化为文字。不写的话,其实只要有听大家都会知道,但写出来的话就能让大家再开心一次。或者是让还没听过的人,他们会有兴趣,听这个节目,或者跳到那个节点再听一次。我就会特别开心。
其他偏学术性的讨论,我也会做摘抄。比如说不在场,他在节目的最后往往会有一种神来之笔,自己会觉得印象特别深刻。就会抄下来发一个评论。
这部分是方便大家听完再去理解一次,或者是给有心的朋友去查阅相关资料。这种评论对我来说,比前一种更有必要。
第三种,是比较偏感想式的。
主播讲的东西触动到了心里某一块地方,就会想去分享这个感受。
像不合时宜,他有一期是关于爱和亲密关系的。很感谢主播做这样的分享,就会写一些启发。
假设是看到一些朋友对节目或者主播有建议或者批评,有想法的话,我也会想去讨论。
做运动、家务,或者是写日记这种不会占据我全部注意力的事情,想评论就评论了,就停下手边的事情。
偶尔也比较夸张。
我有时候洗碗洗到一半,突然就会洗下手,然后擦一下去评论。
还有一次,我在路上,骑车去学校,听不合时宜讲留学,特别有感触。
▲我不跑调摄于伦敦
那个节目在我骑的时候就只剩30秒了。我想,如果再不评论,等下就完了,我要重新把它找出来会比较麻烦。
我就赶快把自行车停在了路边,把那段话打完,然后再继续骑车。这样我就觉得安心一点。这个东西是非常灵光一现的,但一定不是一个好习惯,大家还是要确保安全。
我觉得每个人都是有表达欲的。
提到表达欲的时候,大家都会觉得要在网上发点东西,或者是去做一种比较大众的分享。
说话是表达,但你说拍照是不是一种表达?这种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只有对着别人说才是表达吗?我觉得自言自语也是。
在网上大家有很多小号,他们会发一些自己的心情、记录,其实也是一种表达。只是对内和对外的区别。
在谈论表达欲的时候,我想拓宽一下对它的定义。
假设说小宇宙上最开始只有10个用户,那我订阅的播客,只有我一个人订阅,或者根本没人关注,是不是我发的评论就不是表达了?我觉得都是。
但是我其实还蛮害怕表达的,至少是对外向很多人展示的表达。
向内的,我很喜欢写日记,写一些没什么人关注的公众号。
有时候留言留多了,会有一种心理,是害怕被challenge,有一些不太正面的预设。一方面是不太自信,另一方面就觉得很少能遇到一个能够平等交流的互联网环境,对外部的环境也缺少信心。
所以在一开始被关注的时候,有一些疑虑和担忧。在自我观察的时候,会觉得自己不是很自信,怕打扰别人。甚至担心自己在别人看来是一种“精神污染”。
▲即刻里的一位用户,提到自己被我不跑调的评论激励到
但是慢慢的发现,其实正反馈是比负面反馈多的。
感谢大家的鼓励,在处理social visibility方面少了很多心理障碍,也觉得应该坚持自己,我也没做错事情。只是说一些我心里所想,在尊重别人的前提下,去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去交流。
另一方面也希望自己多看书吧,这样才能保证自己输出的内容不会太狭隘,或者是比较片面。
我身边几乎没有同好。
我是用了小宇宙之后,才发现原来有这么庞大的播客听众,还有很多我没听过的节目。
▲我不跑调摄于厦门
以前会觉得听播客就是一个人的事情啊。可能和苹果自带的软件有关,没办法评论,也看不到别人在干什么,我会比较倾向于一个人听播客也不会去做分享,可能跟性格也有一点关系。
印象比较深的是,随机波动有一期聊母子关系。主播们提到《巨乳房》里的一个观点“如果你不吸乳房的话,人就没有嘴唇,也就不会有语言的能力,因为人的构造是互相决定的。”
我当时觉得醍醐灌顶,就发了一个评论。
因为好奇,我也看了一下别人的想法。发现有一个朋友,他就质疑了这句话,“那所有哺乳类动物都有乳房,为什么还不会说话”,我就跟他讨论,希望他先界定一下语言是什么。也跟他讲主播们的讨论是偏社会学的,可能没有考虑到生物学的矛盾现象。
他就说,“可能因为他是生物学专业的,对这个结论比较敏感,既然生物学上的构造都比较复杂的话,你要跳跃生物学去讨论社会学的东西不太合理”。
后来我们的话题就转移到我们该不该对节目里面的内容较真。假设我们的视角不一样。比如说节目是从社会学出发的,他又是一个生物学学生。是不是发表关于生物学的陷阱,其实无所谓不重要。
但那时候有点不好意思,因为我其实不知道他是专业学生物的,那我也跟他说,就因为主播们他们只是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生物也不是他们的专业啊,但我也相信他们是欢迎不一样的观点的。
后来他也接受了,既然大家的认识都有局限,那他也不会过多的去在意,哪个观点是优于哪一个观点的。也很感谢,我耐心地和他讨论。
那时候就是真的给我一种不同宇宙间对话的感觉。
还蛮感动的,让我认识到小宇宙其实是允许跨学科、跨空间的对话,也是让我愿意在这里交流的一点。
▲扫码可围观
随机波动评论区我不跑调和另一位听众的对话
最近也看到大家慢慢地在link各种节目,心里也挺有成就感的。
在评论区里连接别人没听过却关联的节目,真的像在观察宇宙里的斗转星移,研究它们之间存在的羁绊,想想不是很浪漫吗?
01 你有哪些比较喜欢的播客吗?
有三类吧。
一类是符合我偏好信息量大的节目。比如说我很喜欢「不在场」、「随机波动」还有「八分」。他们的领域就完全不一样。一个是讲音乐,一个是聊社会议题,有的是单口,有的是多人。
第二个是音乐类的,「不在场」也算,但是和单纯放音乐的不太一样。比如说「天方乐谈」,还有「歪波音室」都是我比较喜欢的。
第三个就是搞笑类的,就很轻松,听「谐星聊天会」,听「无聊斋」,算是打发时间的,但是就让我很快乐。
有一次我边跑步边听谐星聊天会,笑到岔气非常后悔,我觉得应该找一个做更平常事情的时候听。它会让你心情非常好,比去听歌带来的效果更好。
老节目我也会听一听,我觉得它们就像已经完结的番,在等着我去听,但又不着急。
02 你还期待听到什么样的播客?
有三个比较宽泛且个人的方向吧。
◆ 关于儿童的养育和成长:父母,老师身份的主播
◆ 自然世界:动物饲养员,植物爱好者。文章的话可能不具有科普性,但价值具有普世性。自己可能看不下去,所以需要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发我们对当今环境的思考。例如自然英语,但是缺乏深度。
◆ 城市传说。之前和一个朋友聊到过,关于奇怪案件的播客很多,但是少有播客聊陪伴我们长大的或者不为人知的城市传说。
本文提到的所有播客节目
扫码可一键订阅▼
本文照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