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德邦证券研究
德邦证券投研成果及营销平台。第一时间洞悉行业资讯,深度探寻投资脉搏,竭力打造国内一流、独具特色的卖方研究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德邦证券研究

【德邦宏观】国庆假期之海外要闻

德邦证券研究  · 公众号  ·  · 2024-10-08 07:00

正文

张浩 S0120524070001 德邦证券研究所宏观组组长
戴琨 S0120123070006 德邦证券研究所宏观组研究助理

▌投资要点

热点:
热点一:非农超预期引发降息预期回摆,美元美债短期走强不改长期趋势。 美国9月非农数据(+254k)显著超出市场预期(+150k),失业率(4.1%)则低于市场预期(4.2%),时薪环比(+0.4%)亦高于市场预期(+0.3%,9月一系列强劲的劳务市场数据暂时缓解了市场对于美国劳务市场以及美国经济衰退的负面担忧情绪。但市场对于美联储年内的降息预期也大幅降温。但对于已然开启降息周期的美国而言,美元指数和美债利率在中期仍将处于下行通道中,小周期反弹不改中期下行趋势。

热点二:石破茂态度转变,加息预期降温促使日元贬值,日元套息交易或一定程度回归。 10月2日,日本新任首相石破茂在与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会面后表示,日本目前没有进一步加息的环境。同时,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也表达了类似的谨慎观点,日本新任经济财政与再生相赤泽亮正也提到,他希望日本央行对进一步加息持谨慎态度。石破茂和植田和男的表态引发了外汇市场震荡,尤其是在美元指数反弹的大背景下,日元受到明显冲击,日元兑美元本周下跌4.4%,创下2009年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我们认为,随着日元走弱,交易员或重新增加投机头寸,日元套息交易或一定程度回归。

热点三:中东紧张局势加剧,推动油价大涨。 10月1日,伊朗从其领土向以色列发动大规模导弹袭击,共发射超过180枚弹道导弹。10月4日,以色列加大在黎巴嫩南部对真主党的打击。中东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这催化了石油价格的上涨。

热点四:美国东部港口大罢工,资方同意涨薪62%,全球航运股集体暴跌。 周二开始,美国东部36个港口的码头工人几十年来首次举行罢工,其中包括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的14个主要港口。这是他们近50年来的首次大规模罢工,将令美国约一半的海运中断。这主要是因为国际码头工人协会(ILA)和美国海事联盟(USMX)在自动化和工资这两方面无法达成协议所导致的这次罢工。最终,资方向美国码头工人工会作出妥协:未来6年时薪增加24美元,增幅为62%。受此影响,全球航运股集体暴跌。

热点五:外资积极看多中国资产,国庆假期外资流入增多。 国庆假期期间,A股虽然休市,但海外相关中国资产涨势如虹,港股方面,恒生指数于10/01-10/05区间内累计上涨7.59%,恒生科技上涨10.00%;美股方面,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同样表现亮眼,10/01-10/05累计涨幅超11.35%。行情行至当前,诸多海外资产管理机构开始积极看多中国资产。近一周来(09/28-10/05),外资加速配置中国资产,以美国上市的ETF为例,其中资金净流入最大的五只ETF中有两只为中国ETF。中国资产这一轮快速的反弹上行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外资的“FOMO”情绪(Fear of Missing Out,错失恐惧),外资的空头回补和交易型资金涌入助推了第一波上涨,站在当前位置,后续财政扩张能否顺利跟进可能是外资机构的最大关切,如果政策节奏和力度达到预期,长线配置型外资有望逐步并成为推动后续上涨的关键力量。

热点六:欧盟大幅提升对中国进口纯电动汽车的关税,中欧关系或将恶化。 10月4日,欧盟成员国正式进行投票,确定在现有10%的税收基础上,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高达35%的附加税,计划于10月底生效。其中,在具体税率方面,对比亚迪17%,吉利18.8%,上汽35.3%,而其他参与调查但未被单独抽样的电动汽车生产商加征20.7%。这意味着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进入欧洲市场将面临最高45%的超高关税。未来,中国可能会采取相对应的反制措施,从而打击那些依赖于中国市场的欧洲汽车制造商。

热点七:“去美元化”进行中,全球储备货币走向再平衡。 全球外汇储备管理机构二季度纷纷抛售美元资产,“去美元化”进行中,全球储备货币走向再平衡。据IMF数据和彭博估算,全球外汇储备管理机构Q2共出售价值1550亿美元的美元资产,这是自23Q3以来的最大规模,而在IMF追踪的八种主要货币中,日元(+284亿美元)获得了最大的流入,其次是欧元(+168亿美元)。推动人民币国际使用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推进,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有望继续提升,人民币资产的国际配置地位也或将随之上升。

风险提示: (1)地缘政治冲突超预期;(2)海外流动性环境超预期变化;(3)海外政策环境超预期变化。


目录


1. 非农超预期引发降息预期回摆,美元美债短期走强不改长期趋势

2. 石破茂态度转变,加息预期降温促使日元贬值

3. 中东紧张局势加剧,推动油价大涨

4. 美国东部港口大罢工,资方同意涨薪62%

5. 外资积极看多中国资产,国庆假期外资流入增多

6. 欧盟大幅提升对中国进口纯电动汽车的关税

7. “去美元化”进行中,全球储备货币走向再平衡

8. 风险提示




正文


1. 非农超预期引发降息预期回摆,美元美债短期走强不改长期趋势


受美国非农超预期走高、失业率超预期回落等数据影响,美国降息预期明显降温,美元走强、美债走弱。 美国9月非农数据(+254k)显著超出市场预期(+150k),失业率(4.1%)则低于市场预期(4.2%),时薪环比(+0.4%)亦高于市场预期(+0.3%),9月一系列强劲的劳务市场数据暂时缓解了市场对于美国劳务市场以及美国经济衰退的负面担忧情绪。不过,市场对于美联储年内的降息预期也大幅降温,根据联邦基金期货模型,在数据公布之后,截至10月4日,交易员对于11月、12月会议的降息幅度预期分别为24.9bps、54.8bps,相比10月1日降息35.1bps、70.9bps的预期分别收窄了10.2bps、16.1bps,降息预期的降温推动美元明显走强、美债明显走弱。

降息预期、美元、美债利率或均为小周期反弹,中期下行趋势不改。 从非农就业的结构上看,新增就业依旧集中在教育与健康服务(+81k)、休闲及餐旅服务(+78k)、政府(+31k)三项中,结构上并未出现较大扩散,总量层面的强劲仅体现在较窄的结构中。因此,我们认为,对于已然开启降息周期的美国而言,美元指数和美债利率在中期仍将处于下行通道中,小周期反弹不改中期下行趋势,非美货币贬值压力小于升值压力、资本依旧倾向于流向新兴市场国家。



2. 石破茂态度转变,加息预期降温促使日元贬值


10月4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参众两院全体会议上发表了上任后的首次施政方针演说。 施政方针演说是日本首相在提名选举等之后在参众两院全体会议上针对政权重点政策和基本方针的说明。石破茂在演说中提出了以五个“保护”为基础的经济重振政策,分别是“遵守规则”、“保护日本”、“保护国民”、“保护地方”以及“保护年轻人和女性的机会”。他明确表示将推动防灾和减灾,计划设立防灾厅,并强调“日本经济的未来要创造和守护”。在经济和财政管理方面,他表示将优先实现“脱离通货紧缩”,并采取以“经济为重”的原则来改善财政状况。此外,石破茂还在演说中提及中国,称将全面推进中日间的“战略互惠关系”、努力构建“建设性且稳定的关系”,中日韩合作框架也将向前推进。


石破茂试图表明其没有在货币政策上向日央行施压,日央行加息预期回调引发日元大跌,日元套息交易或一定程度回归。 施政演说在经济和财政方面基本沿袭了岸田文雄前政权的“先经济后财政”(経済あっての財政)的表述。我们认为,石破茂沿袭这一表述的目的主要是稳定预期,即日本的货币宽松等基本方针短期不会发生剧烈变化,以此消除市场的担忧。这一点也可从石破茂对加息的态度转变看出,10月2日,日本新任首相石破茂在与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会面后表示,日本目前没有进一步加息的环境。同时,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也表达了类似的谨慎观点,日本新任经济财政与再生相赤泽亮正也提到,他希望日本央行对进一步加息持谨慎态度。石破茂和植田和男的表态引发了外汇市场震荡,尤其是在美元指数反弹的大背景下,日元受到明显冲击,日元兑美元本周下跌4.4%,创下2009年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我们认为,随着日元走弱,交易员或重新增加投机头寸,日元套息交易或一定程度回归。


3. 中东紧张局势加剧,推动油价大涨


伊朗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导弹袭击。 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哈加里10月1日晚发表声明说,伊朗从其领土向以色列发动大规模导弹袭击,共发射超过180枚弹道导弹。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当天表示,伊朗当天的导弹袭击是对以色列“侵略”的果断回应,伊朗不寻求战争但坚决抵抗任何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肖恩·萨韦特1日发表声明说,美国总统拜登命令美军帮助以色列抵御来自伊朗的袭击。


以色列欲启动报复行动,拜登在讨论是否支持对伊朗石油设施的打击,石油价格应声大涨。 10月4日,以色列加大在黎巴嫩南部对真主党的打击,黎首都贝鲁特成为空袭目标。与此同时,美国及其盟友正在为以色列对伊朗可能发动的报复行动做准备。虽然美国不支持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发动任何打击,但是,当美国总统拜登被问及美国是否会支持对伊朗石油设施的打击时,他在白宫外对记者说,“我们正在讨论这个问题,无论如何,我认为会有点。”这个表态暗示以色列有可能实施针对能源基础设施的行动,石油价格应声大涨。10月1日以来截止10月5日,布伦特原油价格涨超6.5%至74.38美元/桶,WTI原油价格上涨6.1%至78.05%。



中东局势或将影响美国大选。 拜登-哈里斯民主党政府在面对以色列和伊朗问题上表现艰难。此前在总统辩论中,哈里斯表达了她对巴勒斯坦人民的同情。但拜登-哈里斯民主党政府一再纵容以色列,让中东情势一再恶化。这将会导致同情巴勒斯坦的民主党进步主义/左翼基本盘对哈里斯产生不满情绪。穆斯林选民是民主党的基本盘之一,特别在密歇根这样拥有众多穆斯林人口的摇摆州。但是,在摇摆重镇密歇根州里唯一由穆斯林管理、穆斯林占多数的城市Hamtramck的市长Amer Ghailb已经公开在大选里转投特朗普,原因是特朗普对这些穆斯林群体口头承诺可以控制中东局势(即管住内塔尼亚胡)。这个转向对哈里斯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她有可能因为几十万的密歇根穆斯林选票而输掉大选。


4.美国东部港口大罢工,资方同意涨薪62%


周二开始,美国东部36个港口的码头工人几十年来首次举行罢工,其中包括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的14个主要港口。这是他们近50年来的首次大规模罢工,将令美国约一半的海运中断。


这次罢工主要是由于两方面, 一是,代表数万名港口工人的国际码头工人协会(ILA)要求在合同中明确规定港口不得引入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技术。而代表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港口雇主的美国海事联盟(USMX)则要求保持现有的合同条款;二是,ILA还要求在下一份为期六年的合同中,每年增加5美元的时薪,总计增幅达到77%。USMX则在周一表示,已将其提议的六年合同的涨薪幅度增加到超过50%,相当于平均每小时增加3美元的工资。最终,资方向美国码头工人工会作出妥协:未来6年时薪增加24美元,增幅为62%。


美国港口罢工暂时结束,对经济影响并不严重,全球航运股集体暴跌。 纽约和新泽西港务局局长贝桑·鲁尼周五表示,在ILA成员的罢工期间,该港务局每天损失2.5亿至3亿美元。但此前,由于暴风雨,港口关闭 2-3 天的情况并不少见。鲁尼表示,纽约/新泽西州港口在飓风桑迪和 9/11 期间关闭了五天或更长时间,并且均能够非常迅速地恢复。在经历了三天的历史性罢工之后,美国港口的作业最终恢复了正常。然而,这一短暂的罢工事件却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引发了全球航运类股在4日盘中遭受重挫。马士基跌逾6%,赫伯罗特暴跌逾12% ,川崎汽船收盘重挫9.7%,韩国HMM跌6.6%。台湾货柜三雄长荣、阳明、万海均大跌。


5.外资积极看多中国资产,国庆假期外资流入增多


“924新政”出的政策组合拳成为近期市场变局点,国庆假期期间海外中国资产延续上涨态势,诸多海外资产管理机构开始积极看多中国资产。 国庆假期期间,A股虽然休市,但海外相关中国资产涨势如虹,港股方面,恒生指数于10/01-10/05区间内累计上涨7.59%,恒生科技上涨10.00%;美股方面,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同样表现亮眼,10/01-10/05累计上涨11.35%。行情行至当前,诸多海外资产管理机构开始积极看多中国资产,例如,贝莱德近期将中国股票的评级从中性上调至超配,汇丰也将中国内地股票评级从中性上调至超配,摩根大通、高盛、瑞银等外资投行纷纷发声看好中国资产。


随着“FOMO”情绪引发的空头回补和交易型资金涌入渐趋稳定,后续长线配置型外资的逐步流入或将成为A股资金面的重要支撑。 近一周来(09/28-10/05),外资加速配置中国资产,以美国上市的ETF为例,其中资金净流入最大的五只ETF中有两只为中国ETF,分别为跟踪中概互联网的KraneShares CSI China Internet ETF(KWEB),以及跟踪中国大盘股的iShares China Large-Cap ETF(FXI)。我们认为,中国资产这一轮快速的反弹上行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外资的“FOMO”情绪(Fear of Missing Out,错失恐惧),外资的空头回补和交易型资金涌入助推了第一波上涨,站在当前位置,后续财政扩张能否顺利跟进可能是外资机构的最大关切,如果政策节奏和力度达到预期,长线配置型外资有望逐步并成为推动后续上涨的关键力量。



6.欧盟大幅提升对中国进口纯电动汽车的关税


当地时间10月4日,欧盟成员国正式进行投票,确定在现有10%的税收基础上,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高达35%的附加税,计划于10月底生效。欧盟委员会的声明显示,投票中欧委会对中国进口纯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提议,获得了欧盟成员国的必要支持。

具体税率方面, 对特斯拉加征7.8%,比亚迪17%,吉利18.8%,上汽35.3%,而其他参与调查但未被单独抽样的电动汽车生产商加征20.7%。欧洲目前的汽车进口关税为10%,这意味着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进入欧洲市场将面临最高45%的超高关税。

在投票方面, 根据欧洲方面披露的数据,这次投票中,欧洲内有10个国家投下赞成票,占欧盟人口的 45.99%。其中包括:保加利亚、丹麦、爱沙尼亚、法国、爱尔兰、意大利、立陶宛、拉脱维亚、荷兰和波兰。投票反对的是德国、匈牙利、马耳他、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总人口仅占欧盟的22.65%)根据欧委会规定,要阻止该提案,需要获得 15 个欧盟成员国(占欧盟人口的 65%)的多数票支持。



欧盟的决定或将打击欧洲汽车制造商。 目前看来,双方仍有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意愿。中欧技术团队将在10月7日继续进行谈判。但若欧盟仍保持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高额的附加税,或将会推高欧元区的通胀水平。此外,中欧关系可能会因此趋于紧张,从而导致那些依赖于中国市场的欧洲汽车制造商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梅赛德斯·奔驰、宝马以及大众均对欧盟的决定提出批评。


7. “去美元化”进行中,全球储备货币走向再平衡


全球外汇储备管理机构二季度纷纷抛售美元资产,“去美元化”进行中,全球储备货币走向再平衡。 据IMF数据和彭博估算,全球外汇储备管理机构Q2共出售价值1550亿美元的美元资产,这是自23Q3以来的最大规模,而在IMF追踪的八种主要货币中,日元(+284亿美元)获得了最大的流入,其次是欧元(+168亿美元)。IMF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的数据表明,美元在中央银行和政府分配的外汇储备中的份额正在逐渐下降。然而,过去二十年来美元份额的减小与四大货币中其他三种(欧元、日元和英镑)的份额上涨却无法匹配,其背后是所谓的非传统储备货币(Nontraditional Reserve Currencies)的份额上升,包括澳元、加元、人民币、韩元、新加坡元和北欧货币等,“去美元化”与全球储备货币再平衡不断推进。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推进,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有望继续提升。 9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4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指出,2023 年以来,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稳步增长,人民币国际使用程度持续提升。同时,离岸人民币市场平稳发展,离岸人民币产品也在不断丰富。近年来,中国一直在多方面推进政策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包括开发跨境支付系统、扩展掉期额度和试点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等。我们认为,推动人民币国际使用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推进,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有望继续提升,人民币资产的国际配置地位也或将随之上升。



8. 风险提示

(1)地缘政治冲突超预期;

(2)海外流动性环境超预期变化;

(3)海外政策环境超预期变化。



报告信息



证券研究报告:国庆假期之海外要闻

研报撰写人员: 张浩( S0120524070001 德邦证券研究所宏观组组长)

助理研究员:戴琨(S0120123070006 ,德邦证券研究所宏观组研究助理)

对外发 布时间: 2024年10月7日

报告发布机构: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程强,德邦证券 研究所所长、 首席经济学家 ,CFA,CPA,北京大学理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EDP中心特约校外讲师。曾就职于中国石化、北京市政府,进入市场后,先后担任华泰证券高级宏观分析师,中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从事研究工作多年,具有企业、政府和金融机构等多重工作经验,曾在北京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文章。


张浩,德邦证券宏观团队负责人。 本硕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学系,拥有7年以上卖方宏观研究经验,曾任职于浙商证券、华泰证券,担任资深宏观分析师,在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和大类资产方面有扎实研究基础 作为核心成员曾获得:2018年,wind金牌分析师宏观经济第一,今日头条头条号阅读量全卖方第一;2019年,机构投资者大陆地区宏观经济第一;2021年,水晶球、金麒麟、上证报宏观经济第二名,新财富宏观经济领域第三名;2022年,新财富宏观经济领域第二名;2023年,新财富宏观经济领域第二名,上证报宏观经济第



往期报告回顾


【2024年中期策略报告】

【德邦宏观】制造立国(一)——以制造立国应对内外部挑战

【德邦宏观】制造立国(二)——经济及政策展望

【德邦宏观】制造立国(三)——资产配置:稳中求进

【德邦宏观】制造立国(四)——产业经济:分析与展望


【宏观视角下消费系列报告】

【德邦宏观】如何理解中秋消费的旺季不旺——宏观视角看消费系列之二

【德邦宏观】阶层消费时代:把握中产购买力变化——宏观视角看消费系列之一


【宏观ABC系列报告】

【德邦宏观】深入理解金融条件指数——宏观ABC系列之四

【德邦宏观】欧盟的过度赤字程序是什么——宏观 ABC 系列之三

【德邦宏观】如何理解“贸易顺差不顺收”——宏观ABC系列之二

【德邦宏观】利率体系与传导机制新特征——宏观ABC系列之一


【专题研究报告】

【德邦宏观】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影响几何?——宏观视角看消费系列之三

【德邦宏观】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堵与疏

【德邦宏观】宏观视角看“红利”

【德邦宏观】结构仍分化,政策待兑现——2024年8月经济数据前瞻

【德邦宏观】海外黑色星期一,后市怎么看?

【德邦宏观】京沪社零转负,政策如何应对?

【德邦宏观】政治局会议的九条线索——2024年7月政治局会议解读

【德邦宏观】理解国有经济增加值(EVA)

【德邦宏观】十行业解读特朗普交易——德邦总量联合多行业全景解读特朗普遇袭

【德邦宏观】关于三中全会的八件事——7 月 18 日三中全会全面解读

【德邦宏观】消费税:他山之石与国内展望

【德邦宏观】社融的时代性与局限性

【德邦宏观】对近期地产政策的评述与思考

【德邦宏观】中美战略竞争、TFP与新质生产力

【德邦宏观】关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一些思考

【德邦宏观】聚焦产业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2024年地方两会观察与全国两会前瞻

【德邦宏观】如何弥合宏微观的“温差”?——名义GDP的重振之路

【德邦宏观】实际利率之辨


【点评研究报告】

【德邦宏观】政策落地,预期回升——2024年9月PMI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利润率筑底是重要信号——8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信心比黄金重要——9月历史性经济主题政治局会议点评

【德邦宏观】汇率破7后怎么看?

【德邦宏观】证监会改革新政怎么看?——9月24日资本市场政策点评

【德邦宏观】政策组合拳,市场变化点——9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点评

【德邦宏观】本周看什么?财政整顿、外资流入--宏观周报(20240916-20240922)

【德邦宏观】广义财政支出有待加速 —— 2024年8月财政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宽信用是关键,外贸是变局点——2024年8月金融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经济数据分化,外贸是变局点——2024年8月经济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出口稳中有升,外贸是变局点——2024年8月进出口数据点评

【德邦宏观】猪价推升CPI,PPI关注铜油钢——2024年8月通胀数据点评

新质生产力的成色与分化——新质生产力跟踪系列(一)

【德邦宏观】外储稳汇率升,打开政策空间——2024年8月外汇储备数据点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