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时背起行囊踏上旅行既狂野又天真 —— 直到有一天你一转身,意识到自己不再是19岁。而且最惨的是,你这么想只不过是因为和你一同旅行的人都是19岁。
点击作者名字看更多他的文章
回忆19岁那年,你第一次踏上伊比沙岛(Ibiza)或巴厘岛(Bali)的土地,一座寺庙映入眼帘,你心里想
“嘁,一座庙而已。”,于是接下来两周你成天喝得烂醉如泥、还总企图搞点事情,是不是?并且鉴于你是在
“旅行”,仅仅这个决定便使你感到很满意。“旅行” 这个词就证明了你对于文化交流、精神融合的热爱,与此同时也向世界证实了你独一无二的敏感与天赋。
没错,探索世界的确是一件美妙的事情,20多岁的你走遍许许多多千奇百怪甚至鸟不拉屎的地方。只不过现在20多岁的大幕即将落下,你开始意识到身边旅行者都还是19岁的小青年。在老挝的一家背包客旅舍,你听着某个愣头青用旅行便携的尤克里里漫不经心地拨着一曲《Wonderwall》,突然,一个不太招人喜欢的念头突然冒了出来
—— 我是不是太老了?我有没有变成一个诡异的傻子?
很显然我是在说自己。我去了老挝,从早到晚享用亚洲美食让我感觉很棒,而且我也到了能够诚心欣赏庙宇的年纪,但是总觉得有些什么不对。事实上,就是有四个问题让我很困扰,甚至于以下四个难题使我突然憎恨一切背包客和背包游的事物。
问题1:“背包游” 和 “要孩子” 是一对反义词,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背包客都19岁,而我却如此孤独
图片来自 Flickr 用户 YoTuT
我认为,旅行吸引人的地方在于
“零责任”。如果在旅途中你不喜欢某个地方,你可以立刻拍拍屁股走人。如果你遇到不喜欢的人,也可以直接走人。在背包游旅途中,你只需要做自己,不必担心是否会给自己的名声蒙上污点。没有人知道你究竟是什么样的,也没有人了解你在家里酷不酷。每一次都是崭新的开始。就算你是个喜欢蜷缩在睡袋里的胆小鬼,并且家乡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小秘密
—— 没关系!出门在外你照样很酷!
但是,结婚生子与此恰恰相反。如果你有个诡异的癖好,你的伴侣会拉上家人一起围坐在客厅里抱着靠垫,讨论是否要报警。要是有了孩子,你便身处一个自己亲手设计、由荷尔蒙加固的监狱里,虽然孩子很可爱,但也意味着退休之前你就别想再一次上路了。
所以呢,旅行者都是19岁的小年轻,一群选择逃离文化规范的人。大家都一样沉迷于 “找到自我”,这个史上最乏味的话题之一。
问题2:每个人都着了魔似的想要 “找到自我”
图片来自 Flickr 用户 Keith Parker
纵观世界历史,你知道有多少人通过和德国人亲热或者从摩托车上摔下来从而找到了自我的?一个也没有。事实上,大多数人回家要么病了,要么没钱了,然后过了几个星期开始感到后怕。况且,你和(请自行填充国家名)本地勤勤恳恳过一辈子的普通人有过多少有意义的交际?从某人那里买一件斗篷不算。
我买到过一件斗篷,标签上写的是
“中国制造”。讽刺的是,我肯定不会去中国的斗篷工厂旅行因为我的大脑告诉我 “中国的工厂并不生产和平与理解”,然而我这件代表了 “和平与理解”
的纪念品却真真切切来自中国的工厂。而且山顶上那位卖给我斗篷的40000岁老婆婆也不认为自己是 “和平与理解”
的传递者。她只是某个我不理解的第三世界国家供应链的销售门面。
问题3:旅行使我变成了种族主义者
图片来自 Alba Campus
这里不是指那种老生常谈的反棕色种族主义者。事实上,在老挝我看到的是当地人远比我的同胞聪明、善良,总而言之不知好了几百倍。作为越南的邻国,老挝曾不幸经历过狂轰滥炸,严重程度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他们对此有过抱怨吗?至少表面上来看,没有。他们对待外国人如同朋友,反观我们澳大利亚,我们甚至都不允许外国人在达美乐披萨找份工作。
旅行使我变得开始歧视那些有钱国家的人。我们都是如此地讨人厌。英国小伙子七个人一队四处找女孩,永远是全国晒伤最严重的人,炫耀着背包客酒吧的广告无袖衫,戴着厚厚一大堆手环,纪念那些他们撒过欢撒过野的老掉牙音乐节。
荷兰人和德国人环游世界只为寻找最最正宗的旅行体验。“我恨这个城镇。”
他们总会这样评价某个挤满了荷兰人和德国人的旅游小镇。“上周我们去了一个叫 Tkugytfsuyfspoguhfsg
的地方,你听说过吗?没有吧,我就知道你一定没听说过。那个地方特别偏,人影都几乎看不到,只有我们和水蛭为伴。我们爱死那个地方了。”
美国人倾向于一个人独自旅行,但目的是认识新朋友好跟他们吹美国。美国人从来都不会问你 “你是哪儿来的?” 如果你觉得你听到他们亲口说了这句话,那你是理解错意思了。他们其实是在说特拉华州要考一本驾照得有多贵。
以色列人也颇为类似。以色列人旅游的方式有点像改良版的
Tinder,他们满世界跑寻找同胞。当他们成功找到了另一个以色列人后,就会一起聚在以色列主题餐厅 ——
那里会成为接下来几周他们看《居家男人》(Family Guy)、吃炸豆丸子(falafel)、喝得酩酊大醉发酒疯的地方。
不过在所有这些国家的游客中,论不负责任、迟钝傻乐,没有谁能比上澳大利亚人。我们的女士能在15分钟内从清醒喝到酒精中毒,然后撕心裂肺地对出租车司机破口大骂,最后一头扎进花坛里睡得不省人事。作为一个澳大利亚男青年,我深切意识到我们也会这么做,只不过在不省人事之前稍稍还有捋起袖子的时间。我们用这段时间在两种状态间自由切换,一会儿满嘴泡沫饥渴好斗四处撒尿,一会儿从试图从酒吧偷酒喝或者在旅店陈设、宗教偶像上刻字,就因为好玩。男女做这些事情的时候都穿着短袖短裤,下雪天也不例外,满心以为这样能为我们添上一分纯真的魅力。
我不想再吐槽了,但你能明白。旅行使我的脑海中装满了文化的刻板映像,这很糟糕。
问题4:其实这不算是个问题,更像是一个解决方法
图片来自 Flickr 用户 Ian Mackay
综上所述,我不再这么做了。我已经旅行了太多太多次。六种背包客特定对话我都经历过。我十分透彻地明白背包客都是一群傻子,而作为其中一员我也是个傻子,浪费了整个假期时光只为 “我们都是傻子” 的事实加了一行注脚。不过我有个新计划。
下次旅行,我会带着任务动身。任何任务,取决于彼时我心之所向。比如说,我要爬上日本最高的树,去尼日利亚当电影实习生,或是说服斯洛文尼亚最有钱的家伙出来一起喝一杯、账单来的时候一言不发之类的。或者什么都行,我不知道。只需要某件能够将挡在背包客面前的文化外壳戳开一个小孔的事情,接下来拨云见日就很容易了。只要不是观看庙宇,也不是酩酊大醉。
我不知道这会不会奏效,但我希望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我还没法要孩子,而且除了旅行以外,21世纪值得膜拜的世俗信条就所剩无几了。
翻译:李诗意
异视异色 ( VICE CHINA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以任何形式使用
再忍半天,我们的网站就恢复正常了。在此期间,你可以下载我们的APP看内容,那边儿还没‘疯’。
点这里或长按👇 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