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流财经发现,中原消费金融推出一项新权益——“七天无理由还款”。
据介绍,当用户首次借款可以获取该权益的使用权,当用户在借款的前7天内还款,中原消金将不收取任何费用(包括利息)。
这相当于设置了一个“冷静期”,给冲动借贷的用户一个7天冷静反悔的机会。
电商平台的“7天无理由退货”由来已久,但这种权益应用在金融领域,确是行业首次。
这种玩法真的可行吗?
监管多次发文警示,中原消金迈出第一步
“7天无理由还款”一上线,有用户感叹,“冷静”终于用对了地方。
年轻人正成为信贷消费的主力军,“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超前消费主义大潮下,无数年轻人更倾向及时行乐。
据2019年尼尔森发布的《中国消费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显示,全国有1.75亿90后,其中86.6%都接触过信贷产品,实质负债人群约占整体年轻人的44.5%。也就是说,我国正有近半数的年轻人过着负债生活。
这部分年轻人,或许才更该“冷静”一下。
“7天无理由还款”权益相当于给了借贷的用户一个冷静期,借款7天内如果发现自己确实不需要这笔钱,可以无偿还款,且不需要承担任何费用。
此举为用户提供了一条可进可退的路。
不难看出,近段时间银保监会、央行也高度重视过度借贷引发的风险,多次发文提示。
2020年底,银保监会会同央行等部门起草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相关负责人表示网络小贷从业机构要对照相关要求做好自查和整改,禁止诱导借款人过度负债、多头借贷。
同期,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警惕网络平台诱导过度借贷的风险提示》指出,一些网络平台为获取海量客户,通过各类网络消费场景,过度营销贷款或类信用卡透支等金融产品,诱导过度消费,要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背后隐藏的风险。
今年1月初,央行划定2021年监管重点,提到持续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严禁金融产品过度营销,诱导过度负债。
截至目前,已有多家消费金融公司、银行发文提倡用户理性消费,避免过度负债。
但倡导用户理性消费,不能止于提倡,中原消金推出“7天无理由还款”权益,迈出了探索性的一步。
在用户运营上下足了功夫
进一步来看, 中原消金此时推出“7天无理由还款”权益,也是在精细化运营上的发力。
公开资料表示,成立早期的中原消金相对侧重于扩大用户基础,在精细化运营领域投入较少,也因此导致了较高的获客成本。
这也是多数消费金融公司在成立早期选择的打法,跑马圈地与流量平台合作,尽可能快地实现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
有从业者认为,消费金融行业正在发生转变,不论是从监管政策还是行业竞争情况来看,消费金融公司应该转向精细化运作,做好优质客户留存,提高复借率。
自2019年下半年以来,中原消金便开始尝试在用户运营端发力,从用户挖掘、触达、转化和运营出发,从而形成精准营销闭环、提升用户转化率。
总结来看,大致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与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品牌联动。
比如与网易平台、企鹅电竞、斗鱼电竞合作,通过冠名、IP共营聚合粉丝流量的模式拉近与新生代用户的距离;利用条漫、穿越主题的H5等方式吸引年轻人的注意,达到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
其次是在中原消费金融APP上搭建场景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信用生活和分期商城两大板块。
其中,信用生活又分为充值中心和积分商城。充值中心可用折扣价购买优酷、腾讯、爱奇艺、喜马拉雅等平台会员;积分商城类似于信用卡APP的积分兑换功能,可使用积分兑换家电数码、个护清洁等产品或是各类APP的代金券、周卡、月卡等权益。除了提高用户粘性外,还可以根据用户消费习惯等提供为提供定制化服务。
还有一点便是紧跟时下热点。
去年疫情期间,口罩稀缺,中原消金发起了“公益口罩,免费派发”的公益活动。为期5天的活动免费派发了40000只医用外科口罩。在吸引大量用户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树立了品牌影响力和用户信任感。
如今“7天无理由还款”权益也是在当下年轻人过度负债的大趋势下应运而生,不仅保障了用户权益、注重用户体验,还间接培育了用户理性借贷的习惯。
成立仅四年左右的时间,中原消金如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
这背后,是其在用户运营端下了一定功夫的结果。
精细化运营战役打响
如今,消费金融行业玩家普遍面临着线上流量荒、获客成本上升的挑战,金融机构之间已经打响精细化运营战役。
毋庸置疑,在精细化运营时代,从精准差异化营销、精准审核、到精细的贷中、贷后管理各个环节,考验的是金融机构综合数据分析以及风控能力。
随着技术的迭代升级,中原消金在与第三方平台的合作中,以往只考察客户规模、产品收入等宏观层面的指标,并未对客户不同生命周期的风险和收益进行评判。现阶段,中原消金会对客户触达、客户申请、审批、提款和贷后管理等阶段的获客成本、转化率进行分析。
每一次前进创新,都离不开强硬的技术做后盾。
正如此次“7天无理由还款”权益上线,很容易被“羊毛党”大军盯上,大大增加了前期识别用户、精准营销以及后期运营上的压力。
为此,中原消金选择将风险筛选和建模能力前置,在获客环节,便开始精准定位并筛选目标客群,从源头优化客群结构。
这种方式在短期内或许很难看到收益,但是长久来看,可以在一众消费金融公司中找准客群定位,完善用户分层,发展更精细的运营能力。
除了中原消金外,近日也有金融科技公司已经从精准营销方面入手规避过度授信,比如360数科开发了“嵌入式金融”的技术,通过技术准确识别场景,只有场景触发需要时才出现借贷信息,不会主动去触达用户。
另外,打好精细化运营之战,还需要储备好“弹药”——技术人才。当前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对技术相关人才的争夺,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据中原消金CEO周文龙透露,2020年底,公司400人的团队中,IT科技人员和风控人员接近300人。技术人员占比高达75%,可见该公司对技术能力的重视程度。
Tips:由于现在公众号推荐规则改变了,为了大家能随时掌握独家新闻,可以把「新流财经」设置成星标,就能持续收到最新文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