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元宇宙
中国新媒体大数据权威平台,国内最重要的舆情报告和软件供应商之一,国内制定各类互联网、新媒体、大数据排行榜的权威机构。www.gsdata.cn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广西百色一中学教师被举报性侵学生、丽江机场“ ... ·  昨天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  各地盲目“对标”杭州,要警惕发展误入歧途 ·  2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四川筠连山体滑坡已致1人遇难28人失联丨一览 ... ·  2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舆论场观察丨山西大同“破门亮灯”风波中的三大 ... ·  2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反思张家界“两个菜要844元”风波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清元宇宙

知乎微博百度都没吃上的鸡,悟空问答怕是要吃上了

清元宇宙  · 公众号  · 舆情  · 2017-11-25 18:00

正文

本文经地心引力工场(dxylgc)授权转载


前天,今日头条举办头条创作者大会, 张一鸣宣布头条将从 “智能分发” 时代走向 “智能社交” 时代,还要推出千人百万粉计划,更是计划在悟空问答上投入 10 亿元。


头条这次不仅要砸大钱,还暴露了做社交的野心,一时使得 “今日头条” 成为了今日的头条。


其中最让人感兴趣的,还是今日头条的产品悟空问答。这里藏着一个巨大的流量池,是内容创作者又迎来了新的红利期。


一、 突然发力的悟空问答


在昨天的大会上,今日头条副总裁赵添明确表示,微头条和悟空问答会是今后今日头条两大主要内容生态。悟空问答的数据也首次披露——




截止目前, 悟空问答有 1 亿用户,日均提问数超 3 万个,回答数超 20 万个,总阅读量达 2 亿人次。


这是一个令人略感意外的数据。


悟空问答的前身头条问答,早在 2016 年春节前后就开启了内测。


但直到后来开放给头条号作者,在今日头条 APP 上线问答频道,最后在今年 6 月份正式升级为“悟空问答”开始独立运营,“悟空问答” 这个产品一直都没什么声量,不太被外界关注。


直到今年 8 月,“今日头条高价挖走 300 位知乎大V” 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悟空问答算是引起了大众的注意,以一种别样的方式做了亮相。


官方出声明,张一鸣公开发表言论, “抢人事件” 持续发酵了好一段时间…悟空问答也顺势出了一组 “悟空问答欢迎所有人” 的营销海报,刷屏了大家的朋友圈。



悟空问答的百度指数

悟空问答的成长是极其迅速的。


在过去的一年里,悟空问答签约了 2000 多名答主,签约成本也从最初的 1 万元/月增长到 1000 万元/月,覆盖健康、科学、时尚、文化、娱乐等 29 个垂直领域。


二、 入驻悟空问答的四大利好


首先,悟空问答里,藏着巨大的流量红利。


今年 3 月份,头条问答(悟空问答前身)用户量超过 5000 万,日均提问量超过 1 万,日均回答量达到 10 万,日均阅读量在 1.5 亿左右。


仅仅过了 8 个月,悟空问答用户数和回答数都翻了 2 倍,提问数翻了 3 倍,总阅读量达 2 亿人次。 悟空问答基于今日头条的用户基础,发展速度不可估量。


知乎的用户也在今年 9 月达到了 1 亿,但知乎经过了 7 年发展和沉淀的,知乎上的回答大都已经饱和。


基础实用、高关注度的问题底下很有可能有了成百上千个回答。现在的知乎社区里,往往是社会热点话题,才能在短时间里获得巨大的关注。




悟空问答上,问题的回答量普遍不太高,还有许多问题等待着第一个回答。


从提问数和回答数的翻倍差中,我们也能看出在悟空问答中,答题的需求是非常高的。现在入驻悟空问答的红利期,可以轻松收割一些基础流量。




除此之外,悟空问答上的回答,是能够被推荐在今日头条首页上的。一个回答的能获得的流量,就不仅仅来自于悟空问答上的 1 亿用户了。


其次,悟空问答作为一个刚出炉不久的新产品,扶持力度大。


悟空问答设置了月榜来鼓励优秀答主。头条的鼓励一向简单粗暴——月榜将榜单细分成 10 个领域,每月奖励优质回答 100 个,每个回答 1000 元。




在开头条大会之前,悟空问答还出了三张以倒计时海报,分别以杜甫、孔乙己、孔子三个较为穷酸的经典人物为主体,强调了同一件事:悟空问答会给够钱。


事实也是如此,张一鸣表示,2018 年今日头条会砸 10 亿元在悟空问答上。


大 V 不是悟空问答的全部,75% 的回答来自非头条号的普通用户。今日头条也出了一个“知识分享节”,通过问题赞助、回答红包等方式,刺激普通用户在悟空问答里答题拿补贴。


第三,悟空问答创作门槛更低。


问答平台相对于其他内容创作平台,门槛要低很多。


发布一篇文章,我们可能需要花很多时间构思选题,打磨提纲,搜集素材,最后写一篇几千字的文章。回答一个问题显然就没那么费时费力,要简单许多。


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普通人可能没有扎实的文字功底,没有强大的逻辑思辨能力,但在一个具象问题下,参与问答的创作,分享自己的故事经历与人生经验,并非一件难事。


知乎的用户平均受教育程度高,用户对内容的深度与专业度有着较高的要求。在知乎上,人们愿意用长篇大论去证明自己的观点,一个回答的字数可能超过万字。


反观悟空问答上的优质回答,都是以最深入浅出的方式,回答字数控制在500-1000 字左右,配以 2-3 张图。


第四,智能算法机制能帮助我们更精准地触达目标用户。


今日头条千人千面的算法技术日臻成熟,悟空问答背靠今日头条,自然也采用了智能算法推荐。


在悟空问答上并不需要担心没有粉丝,只要你发布的内容足够优质,就会被推荐给有相关需求的用户,这一群人也正是你的潜在用户。


知乎上关注用户的权重则会大很多。在用户首页信息流,知乎主要会推送关注用户的回答/点赞/收藏及你关注的话题。


三、 悟空问答的机会在哪里?


悟空问答上已经有了自己的大 V 。




答主@考研张雪峰,从去年 12 月份开始答题,至今回答了 148 个问题,收获了 45W 粉丝。 答主@耳科赵医生 ,今年 5 月份开始答题,257 个回答让他在悟空问答上收获了近百万粉丝。


运营过一段时间的悟空问答的人发现,在几乎零粉丝的基础上,懂得回答上的一些小技巧,阅读上万都是轻而易举的。


比如悟空问答上的推荐机制是 平台邀请>普通用户邀请回答>自己搜索相关问题回答, 优先回答平台或用户邀请的问题,再去自己搜索相关问题进行回答,这样也能够大大提高推荐量。



除此之外,多去回答一些收藏热度较高的问题,吸引提问者、围观者关注,也是一个简单快捷的获粉方式。


想要做好悟空问答,似乎机会很大。

问答是否是一个新的风口尚不为人知,但现在市面上的问答产品已经花样百出。除了悟空问答和知乎,还有微博问答,百度派,企鹅问答等平台。


微博问答说不上是多正宗的知识付费产品,在问答领域只能算是个半吊子。


微博问答是一对一而非一对多,更像是大 V 与粉丝之间的互动游戏。王思聪仅在微博问答上回答了 4 个问题,就赚了 3 万。


百度派在 2016 年年底推出,最初采取和知乎早期一样的邀请制,提问者也必须经过实名认证,邀请了许多自媒体人和KOL进驻,主推影视、互联网等领域内容。


有优质作者的入驻,背后又有百度搜索的流量优势,照理说握着一手好牌的百度派,社区质量也会比较高,但直到现在,这款产品仍然是不温不火。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