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政治学人
从这里开始自由的理解政治,自由的感悟政治。在这里为学术与公共生活搭建起平台。你的公民身份从这里再一次启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交建  ·  当汉字遇上中交工程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20 小时前  
中国铁建  ·  有一种年味儿,叫装备人的坚守 ·  2 天前  
中工国际  ·  “印”象新春,“尼”我同行 ... ·  4 天前  
中国铁建  ·  车站设计如何改变我们出行的路?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政治学人

学人赠书 | 跟随《县域政制中的基层法院》去探索和发现“基层的秘密”

政治学人  · 公众号  ·  · 2024-07-29 09:30

正文













●以基层法院为实证对象,从一个调研者或旁观者的视角观察并呈现我国基层法院在“司法”与“治理”两重维度中的实然运行状况。


●超越法律的认知视角和思维,呈现了除司法适用向度的法学知识以外的社会治理向度和国家建构向度的法学知识,发现中国基层司法运行的“常识”。


● 通过田野调查资料,讲清楚了基层法院在治理秩序内的深层逻辑。














本 期 荐 书

书名:

《县域政制中的基层法院》   

著者:刘磊

书号:978-7-300-32852-2

出版时间:2024年5月

定价:69.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编 辑 荐 语本书讨论看起来并不直接回应法律职业群体在个案处理中的知识需求,但实际上可以在“背景知识”的意义上为更为恰切地为用法律解决纠纷提供帮助的知识。如果掌握了这样的“背景知识”,在具体案件的处理中,无论是司法人员,抑或是律师,都更可能基于对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制度逻辑的理解和把握,形成更加有助于矛盾纠纷有效化解的思路与方案。对非法律工作者而言,可以较为透彻地了解我国地方政府运行的现状与逻辑。


作 者 简 介



刘  磊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在《政治学研究》《中外法学》《法学家》《环球法律评论》《中国法律评论》等刊物发表文章40余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摘编10余次。




内 容 简 介

本书基于实地调研,从县域治理和国家整体治理的视角出发,对基层法院在县域治理体系中的基本定位、治理功能、运行机理等做出了透彻的分析和解读,探究了县域社会中司法部门的实际运行状态。
    县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基层法院是县域治理中的常规性力量。相较于通常以传统司法理论或者部门法学的“内 部视角”展开的讨论,本书是一种更为偏向于“外部视角”或者“法律人—政治家视角”的研究,力图从有效实现国家治理目标的高度,立足国情考察基层法院运行的实然状态及其内在机理。
    从本书中,读者可以看到许多有别于传统司法理论描绘的法院运行面相,进而深入理解中国语境中县域司法与治理关系的深层制度逻辑。


目 录













导 论  001

一 为什么是县域治理?007

二 为什么是基层法院?012

三 整体本位与经验进路 022

第一章 县域治理结构中的基层法院  038

一 块块结构中的基层法院  040

二 条块互动中的基层法院  055

三 党政体制中的司法定位  067

小 结  081

第二章 县域治理与基层法院的组织形态  084

一 基层法院组织形态的演变  088

二 基层法院的对外承接机制  102

三 基层法院的内部调控机制  114

四 对“去行政化”话语的反思  124

小 结  130

第三章 促进经济发展中的基层法院  133

一 基层法院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回应  140

二 基层法院的自主性回应及其机理  148

三 基层法院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限度  156

小 结  162

第四章 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基层法院  166

一 基层法院与地方党政的互需关系  170

二 基层法院组织形态的适应性调整  181

三 维稳压力的内部管理与审判运行  199

小 结  204

第五章 县域治理中的法院非业务工作  207

一 基层法院非业务工作的主要类型  210

二 基层法院非业务工作的功能限度  221

三 基层法院非业务工作的嵌入机理  229

小 结  236

第六章 整体政制视角中的司法与治理  239

一 整体政制视角的理论意蕴  240

二 司法与治理的融合及张力  247

三 基层法院改革的路径选择  256

小 结  264

结 语 面向大国治理的司法观  266














学 者 推 荐













从基层法院的运作看司法在基层治理中的功能,同时从县域政制看基层法院所处的政治和社会生态,这无疑是把握当下中 国县域现实的两个重要视角。在部门法学认知呈碎片化状态的背景下,本书所揭示的县域司法与治理的关系以及体现在研 究过程中的方法与进路,能够为相关领域中的研究提供多方面的启示。

——顾培东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传统司法理论中的司法运行模式以分立式治理结构为基础,强调法律系统的自治性,然而现代社会的发展业已突破这种模 式,法律系统需要更多地与其他系统交流并整合。在我国,分立式治理结构难以与国家权力的结构性安排相适应,法院不 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裁判者,同时也是重要的治理者,是公共政策的重要制定者和执行者。本书立足于我国政治统合制的 治理结构,探究法院在其中的定位与功能,能够为分析和理解我国司法的治理作用提供参考。

——鲁篱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书读来可谓有“意外的惊喜”。众所周知,基层法院是法学研究的老题目,无处未经深度耕耘。作者的研究之所以展示 出新气象,就研究过密的问题打开新的局面,源自他的师承以及求新的勇气,自觉破除学科设限,用新的学术资源搭建新 的分析方法及框架;也在于他的心劲和耐力,走出书斋,在实践和历史的经验中浸泡,最终追求简约理论和饱和经验的相 统一。本书讲清楚了基层法院在治理秩序内的深层逻辑,应出现在每一位对中国司法问题感兴趣的读者的书架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