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潇湘经略
分享和探讨互联网金融的真知与洞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望京博格投基  ·  2025投资主线:股息率超过8%的红利指数与 ... ·  昨天  
望京博格投基  ·  2025投资主线:股息率超过8%的红利指数与 ... ·  昨天  
供应链金融  ·  票交所董事长谈票据如何更好地利企有为 ·  昨天  
金融早实习  ·  徐福记2025财务管培生招聘 ·  2 天前  
邢者团队晚间解盘  ·  开工了开工了 ·  2 天前  
志明看金融  ·  1月预测:社融增量可能创单月新高-华源|固收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潇湘经略

疫情灾难下的10条定律,重新理解这一切荒诞现实

潇湘经略  · 公众号  · 金融  · 2020-02-18 18:00

正文

作者 l 粥左罗

来源 l 粥左罗的好奇心(ID:fangdushe007)

转载请联系授权



2020年开年,不仅是一场天灾,也有许多人祸。本文通过10条定律,一起重新理解这一切荒诞现实。

01 帕金森定律

注意不是指的帕金森病,虽然帕金森定律也是一种病,但不是一回事。


帕金森定律,指的是官场病、组织麻痹病,源于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帕金森1958年出版的《帕金森定律》,被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之一。


定律阐述了某些机构人员膨胀、效率低下、工作无能的原因及后果:


一个不称职的官员,有三条路可走:


第一:申请辞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


第二: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


第三: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下属。


第一条路,只要不是傻子就不会做,好不容易做到这个位置,哪能主动辞职;


第二条路,对不称职者来说,万万使不得,因为那是在给自己培养对手,怕有一天对方太强,自己要下台。


第三条路,太合适了,既有人分担了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位置也不受威胁。


于是上行下效,每个下属也倾向于找两个更无能的下属,如此类推, 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此次疫情让很多组织的帕金森定律暴露无遗,比如武汉红会、湖北红会,还有很多地方暴露出来的不作为官员,一个不行,通常连带着几个都不行。


这里推荐大家看一个视频。


如今,之前湖北省委书记和武汉市委书记都被换了,网友想起来一个曾经主动辞职的地方书记,陈行甲,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硕士,曾任湖北省恩施市巴东县委书记。


任县委书记期间,他将87名干部和老板送进了监狱,包括当地的县长和副县长。


陈行甲说: 你们看过的所有小说、电影、电视剧,都没有我经历的精彩,不愿意描述他们坏成什么样子,这些人是真坏。

这个视频播放量已超过2000万
且看且珍惜



02 责任分散效应


1964年一天的凌晨3点,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年轻女孩在结束酒吧工作回家路上遇刺。


当她绝望地喊叫求救时,附近的居民听到都开灯并打开了窗户,凶手见状就吓跑了。


但是,没有一位居民下楼帮助女孩。 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女孩又大声求救,居民又亮灯开窗,凶手又逃跑了。


依然没有人下楼救助女孩。当一切回归平静,女孩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再次出现并将其杀死在楼梯上。


整个过程中,女孩每次呼救至少有38人到窗前观看,却无一人施救及报警。


这是一起真实事件,引起纽约社会轰动。


社会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该为此时负责的人越多,越容易出现无人负责的局面,每个人都觉得,我不去救,自有人去救。


这次疫情,暴露出来非常多责任分散效应造成的问题。


比如,2月9日,武汉市吹响“应收尽收”攻坚战的进攻号角,但环球时报记者拍下了当夜混乱的场景,司机并不知道具体要把病人送往哪里,和谁对接,只能把车停在医院内的停车场上,病人纷纷下车,不知所措,无人接待。



2月11日,武昌区政府领导来到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监护病房,向2月9日晚因武昌区所辖街道工作人员工作失职,而未能及时妥善安置的重症病人代表当面道歉。



还有更狠的不负责。


1月21日,此人被抽调到张家界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负责疫情信息报送工作。得知该市出现一例确诊病例后,害怕自己及家人被感染,李文杰遂从单位取走个人护照,于1月30日携家人乘飞机到泰国躲避。


期间,他向单位谎称母亲和武汉有关人员有接触,自己在老家自行隔离。经多次劝返,李文杰于2月9日下午乘飞机从泰国回到张家界。



03 塔西佗陷阱


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有本著作叫《塔西佗历史》,他在书中评价一位罗马皇帝时说:“一旦皇帝成了人们憎恨的对象,他做的好事和坏事就同样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厌恶。”

如今塔西佗陷阱泛指,当政府部门或某一组织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

比如现在的武汉红会,湖北红会,很可能他们接下来做的事是对的,说的话也是对的,但是人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管怎样都不相信,这就是失去公信力的后果,将自己置身于塔西佗陷阱。


04 蝴蝶效应

这个很多人熟悉,简单说, 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指,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 糊涂。


最初对待8个医生糊涂,导致疫情一轮一轮扩散,从武汉到整个湖北,到现在全球其它25个国家确诊病例600人。


现在全球担心的是日本,因为蝴蝶效应如今已经蔓延到日本,疫情已经开始在日本大范围出现了。


截止15日发文时,日本已确认案例高达334人,其中钻石公主号15日确认67例,截止15日傍晚, 钻石公主号共确诊案例已高达 285例


被隔离在日本海域的“钻石公主号”邮轮,目前船上还有3400多人。



05 墨菲定律


1949年,一位名叫墨菲的空军上尉工程师,认为他的某位同事是个倒霉蛋,不经意间开了句玩笑:“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

墨菲定律就是指,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你担心的事真的会发生。

最初从武汉爆发,我们每天都在看疫情地图,我们在微博上给自己家乡留言,XXX请顶住!结果都没顶住,大家开始转而关心仅剩的几个,结果你担心新疆会有确诊案例,它出现了,你 担心青海会出现,它发生了,你担心西藏守不住,确实没守住。

疫情之下,我们担心的事情一再发生,你担心很多地方粗暴执行政策,结果真发生了,很多租客回到北京发现无家可归;你担心很多病人实际上已经感染但无法确认,结果财经和三联的报道真相刷屏;你担心红十字会把大家的爱心毁了,它们果然没让你失望;你担心有些政策被执行歪了,结果进价6毛的口罩卖1元被罚款了....

墨菲定律其实真正想告诉我们的是,不要有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害了多少人,很多人的亲人感染了,结果没有彻底隔离,最终被传染上。很多人觉得没事,不注意防护,结果被感染了。

这场疫情下,任何人都不能有侥幸心理。 因为这样巨大的蝴蝶效应,最终会波及到每一个人,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06 手表定律


手表定律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时却无法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使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这段时间,各种专家论调不统一,不同院士结论不同,导致我们根本不知道该相信什么。


最骚操作是,有时候两只手表出现在同一地方。


比如某官媒报道双黄连有用,其海外版却质疑双黄连。再比如某专家说,疫情下降拐点已出现,但上升的拐点也出现了。


有句话说,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可能是专家智商太高,我们跟不上。


总之,疫情下,出现了太多同一件事两只手表的现象,我们根本不知道要相信哪个,所以引发很多恐慌、猜测和不信任。



07 羊群效应


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着往哪走。

一个地方出什么政策,被权威媒体一报道,全国各地都开始抄作业,不管这个政策符不符合现实,不管它适不适合当地。 一个专家说做什么有效,一哄而上,这不怪大家,怪头羊。

今天看到羊群效应还在导致一个可怕的事情发生,但是大众并不注意。

余向东在公众号@棒棒医生 撰文称: 循证医学在中国本来就虚弱得可怜,在暴虐的新冠病毒面前,已经濒于全面崩溃。

什么是循证? 临床决策必须建立在当前最佳证据的基础上, 体外细胞实验到可以临床应用中间还隔着动物实验、一期二期和三期临床试验的十万八千里,这个漫长的过程会淘汰至少99%的所谓“有效”。

但是这原则已经在疫情下崩坏:

阿比朵尔和达芦那韦,仅仅做过体外细胞实验,就敢于宣称对新冠肺炎有效,甚至是“克星”,直接在临床广泛使用。

因为羊群效应: 专家背书 ,某院士还呼吁要把它纳入国家卫健委第六版方案中去。

奥司他韦,本是治疗流感的“特效”药物,它的效果也不过是起病24小时内服用可以缩短病程减轻症状(不超过40%)而已。但目前已经在各地广泛使用。

还是羊群效应: 武汉前线国内顶级医院大力应用后,已经在基层全面开花,即使国家方案不推荐也无济于事。

抗菌药物对病毒性肺炎的治疗无效是绝对的国际共识和医学常识,五个版本的国家方案里也一再强调要“避免盲目和不恰当使用”,但是,怎敌得住 级医院的先锋示范 呢?


08 野马结局


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吸血蝙蝠,靠吸食动物的血生存,它们常叮在野马的腿上吸血,很多野马被吸血后死掉。


但动物学家研究发现,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极少,远不足以使野马死去。


野马是怎么死的呢?


因为暴怒和狂奔,被自己活活折磨死的。


野马结局是指,很多人在面对让自己难堪的事,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一时激动,暴跳如雷,大发脾气,结果小事变大,最终把自己害了。


疫情中出现野马结局最多的就是各种妖魔鬼怪的“闯关事件”。


本身合理的例行检查,让你带口罩,让你量体温,让你登记,才能通行,这些小事本身不足以毁掉一个人,但当事人在面对这种事情时,感觉自己被针对了,感觉自己没面子了,感觉自己被人欺负了,甚至有些体制内的人感觉自己没特权了,所以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一时激动,暴跳如雷,大发脾气,硬闯关,骂人,打人,最终把小事变成大事,坑害了自己。


这种事,每天每天都是全国各地发生,每天都有人因此被全网曝光,被关进去,被判刑。


这不,今天又火了一个,奔驰哥。


一个穿警服、开奔驰的男子,在通过防疫关卡时,工作人员让出示身份证、登记住址、带口罩,结果奔驰哥被激怒,情绪失控,辱骂工作人员。他的妈妈来了后又骂工作人员没文化,说自己家当大官的。


结果呢,把自己害惨了,体制内工作也丢了。


本来不是大事,但奔驰男搞大了,如今奔驰男又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09 不值得定律


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被值得做好,就会不觉得该重视,就会敷衍了事...


因此最后一定做不好,自食恶果


13日下午,北京市召开第十九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一个很奇葩的确诊案例。


北京市某家人在过年期间和亲戚聚餐,8天后,接到亲戚电话说: “我得了新冠肺炎,是被来家里玩的朋友传染的,他去过武汉,你也要当心啊”。


结果,这家人认为 “不值得担心” ,所以真的就没当回事, 照常上班、逛超市、去银行、走亲戚, 结果最后就真有家庭成员发病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