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懂懂日记
懂懂QQ:2361456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分子科学前沿  ·  NUS江东林教授Angew:晶态多孔8字形节 ... ·  7 小时前  
量子位  ·  DeepSeek无问西东!先行者早已趟平全国产之路 ·  16 小时前  
AIbase基地  ·  AI日报:​DeepSeek上线国家超算互联 ... ·  2 天前  
AIbase基地  ·  AI日报:​DeepSeek上线国家超算互联 ... ·  2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南京大学李宪磊课题组招聘生物材料/纳米医学方 ... ·  3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西湖大学/浙江大学合作,最新Nature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懂懂日记

5号,随笔~

懂懂日记  · 公众号  ·  · 2024-10-06 00: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描述了一对父子在假期期间前往上海旅游的经历和感受,包括酒店选择、城市交通、旅游观光、以及对于上海国际化的观察和个人感悟。同时,也分享了在旅行中遇到的一些有趣的人和事,如酒店前台的误会、在外滩遇到的游客交谈以及遇到的不同行业的专业人士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的社会风貌和个人评价。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主旨

描述上海旅游经历,包括酒店入住、交通出行、观光游览等,以及对上海国际化的观察和感悟。

关键观点2: 旅行经历

文章中提到了一系列旅行经历,包括游览外滩、参观酒店、品尝美食等。

关键观点3: 上海国际化观察

文章对于上海的国际化进行了观察和评价,提到了上海对人才的吸引力、国际化大都市的特点以及国际化带来的变化。

关键观点4: 个人感悟

文章中融入了作者对于旅行的个人感悟和对未来的思考,强调了开放和包容心态的重要性。


正文

书接上回。

MINI小姐姐给预订了全季酒店。

我自己也预订的全季。

她让我退掉。

她选的这家,评分5.0,刚开业。

或者,试营业。

乃至,这个黄金周,没什么人。

前台,就一个人在。

很热情。

我们来了,提前给开门。

每句话都是您怎么怎么。

现在登记管理越来越宽松了,不需要人脸识别了,是不是意味着可以拿别人的身份证开房了?

但是,办理过程中,告诉我,因为有未成年人,还是需要拍照。

我说,我们是父子关系。

他说,我知道,这是要求。

我说,可以。

可能,就是类似的要求太多,从而未成年人喜欢去公寓民宿开房,连身份证都不要,在我那打包的小姐姐跟我讲,有的初中生已经常年同居了,就在日租房里,父母也管不了。

办完手续后,前台把身份证、房卡递给我。

突然来了一句:欢迎入住亚朵。

我说,这不是全季吗?

他说,对不起,对不起,我嘴瓢了,您别介意。

我说,没事,是不是您之前在亚朵工作?

他说,是,刚过来。

我说,没事的。

他说,您千万别介意。

我说,放心吧。

他非常不好意思……

上电梯时,儿子说,这是我见过最热情的前台。

我说,因为,他刚来。

服务业,如何保证时刻热情?

就是,频繁的换人。

咖啡店、奶茶店,都是如此,为什么迪士尼的笑脸越来越少了?因为迪士尼既想要长期用工又想让大家提供情绪价值,这不现实,我们是中国人,中国人最务实,自己就是打工的。

我不该问那句亚朵。

这样,他会提心吊胆,会担心我投诉他。

其实,我不会的。

我作为华住会的资深会员,只给过两次差评,一次是泰安,垃圾桶里有上任客人的垃圾,还有半夜有两次敲门。一次是在石家庄,前台小姑娘全程在斗地主,办理入住过程完全是走神的,心思都在出牌上。

后来,店长、区域负责人、华住会都联系过我。

有的联系我,是需要我帮着撤销。

有的联系我,是了解事情的详细经过。

一般,我基本不评论。

只是,有时住过的店,一办理入住,前台就会问,董先生,上次住的如何?

然后,我就把手机拿给了她们。

由她们去评价了。

她们非常在意这个。

唯一一次主动好评,是在忻州,也是全季酒店,早餐厅的氛围,堪比海底捞,热情、有加,完全不是早餐厅的状态,太好了,每个人都是发自内心的热情,介绍山西的面,山西的馍,不吃还不行,非让尝尝。

之前,健身房请过一个小姑娘当前台,她动不动觉得自己委屈,意思是大家总是凶她,让谁气死了……

其实,她没发现问题都在她身上。

她是那种一交流,就能瞬间激怒别人的主,嫌别人器械不归位,她直接气冲冲的过去问:你怎么能这样?用完的东西难道不知道应该放回原处吗?

服务业,选人比培训人,更重要。

这是天性。

今早,带儿子转了一圈,发现酒店在一个湖边上,酒店旁边建了个小区,正在售卖中,一平万多块钱,镇江什么级别?什么环境?竟然才1万元?

沂水房价也是万元左右。

说明什么?

肯定,有人虚高了。

儿子好奇的问,江苏大学竟然在镇江?

我说,是的,这不奇葩,最奇葩的是河北唯一的211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在天津。

我们爷俩吃过早饭,继续出发。

江南,有一种湿润感。

从而,感觉整个环境,都很清新。

依然是,先走快速路,再上高速,昨晚MINI小姐姐跟我讲,快速路跑110到120都可以,今早我验证了一下,其实车流量就是110左右的速度。

一个人的时间是否金贵。

或者说,一座城市的平均时间是否金贵。

就看一个点。

行走速度与行车速度。

今早,我就在想,若是这条快速路是在沂水,肯定很多车也只会跑个五六十,因为大家的时间不值钱,很多人每天的工作就是考虑如何把时间打发掉,他们没有很迫切要去干的事,上班,也是混日子。

没有迫切性,自然速度就上不来。

你看深圳过马路。

或者普通行人。

哪有走的?

都是小跑模式。

从镇江到上海的路上,越到上海,这种行车的迫切感越强,那么密集的车流量,只要没有事故,整个车流就能保持在120以上,简直是个奇迹。

我跟儿子讲,你小时候,我经常跑这条线来看你。

记得,有一次,带你回山东。

走到太仓这个位置,你吐奶了,没办法,紧急停靠了应急车道。

车流里,国产车的比例越来越高了。

应该,半数。

阳澄湖服务区,我问特斯拉车主,车流量密度这么大,辅助驾驶还好用吗?

他说,不好用了,需要自己开。

沿途,我遇到过一辆问界M5,在我右侧车道,不知道是司机误操作还是系统误判,反正自己来了个短暂急刹,然后又正常了。

路上,50万以上的车子,比例还是少。

5%左右。

来的路上,我还给儿子科普,二八原则决定了,不管什么国家,不管什么地区,在中国的话,不管什么城市,穷人都是基本盘,豪车永远是5%的比例,甚至更低,即便是迪拜,也不是什么遍地豪车,豪车比例还不如这个车流量。

所以,要对上海、北京、深圳,祛魅。

不要觉得,来上海了,畏手畏脚的。

让人觉得乡巴佬。

实际上,这里九成以上的人,月薪卡在万元。

就如同上次去深圳,砖家跟我讲,在深圳,90%的年轻人月收入不超过1万元,同时呢,又有另外一个数据,每一千个人里,就有一个亿万富翁。

AB数据,并不冲突。

年轻人,就是城市的耗材。

进城,真的会紧张吗?

会!

我会,儿子更会!

在上海时,我们去逛商场,只要营业员一问,我们俩就吓得瑟瑟发抖,急忙摆摆手,说只是逛逛。

和平饭店,有个普通餐厅。

外面贴着价格表。

感觉也不怎么贵,一份菜百多块钱。

无非份量小点。

我们爷俩,点四五个菜,总能吃饱吧?

也没多少钱。

我以为一顿饭要上万呢,若是这个价格,肯定可以体验。

我们爷俩,决定进。

儿子问我,人家让进吧?

我说,咱去吃饭,肯定让进。

结果,被拦住了,问有预约没?

没有。

那不行。

儿子灰溜溜的跑了。

这有啥?!

当然,这个人生阶段,我也经历过,之前没进过五星酒店,总觉得进去会被嘲笑,如今呢?路过时,若是憋着尿了,我可以大摇大摆的进去尿个尿。

要祛魅。

其实,没人会嘲笑你。

到上海,车子停哪里?上海允许外地车进入吗?

记住重点就行了。

周末、法定节假日,外地车牌,畅通无阻。

也就是说,十月一,外地车牌可以开进外滩,但是要注意一个细节,上海的停车费多是按小时的,我记得2008年时,外滩附近的酒店,一小时停车费就是80元。

这次,我是两手准备。

方案A,车子停在外围,坐地铁进去。

方案B,提前搜索外滩附近的停车位。

我跟儿子商量,选A还是B?

要不要体验一下上海的地铁?

他想选B。

那干脆,咱直接导航外滩,然后让系统给咱推荐停车位,其实呢,早上我搜了几个附近的停车位,有的一天才50块钱,但是在外滩的对面,需要坐一次轮渡,我是这么想的,现在外滩一天接待游客1亿人,轮渡还不挤破头?

这次,相当于是从外滩的背面穿过去的。

到处,破破烂烂。

老房子外面,还晾晒着大裤衩。

突然使我想起了前段时间我分享的那句话,繁荣其实是很脆弱的。

就是一层皮。

这次,对这个感觉更深刻了,一是开车看到的。二是我们爷俩CITY WALK了很远,感觉太普通了。

没有我印象中的感觉好。

我印象中是什么样子?

我上次来外滩,2008年,跟现在媳妇来的。

当时,我媳妇还不是她。

那时对上海的感觉,只有哇塞,真好,有个小插曲还很有意思,当时我是纪实写法,写她订了一个房间,1520,里面摆了蛋糕与蜡烛,还给我写了信,然后晚上就上床了,大圆床,屋顶还是面镜子。

为此,N多读者去骂她。

说她不要脸。

第一次见面就把偶像睡了。

这次来上海,沿途我还走了之前我们住过的小区,给儿子介绍了一路,你以前就住这里,在这个幼儿园上过学,我跟你妈就在这里认识的……

儿子在不断的感叹:我咋感觉上海不如沂水好?

我说,这就跟人一样,表面上都差不多,其实内核差别大了,上海是中国文明的制高点。

看一个细节就行了,高架上,变道的多打灯。

在外滩的时候,我们拐出来,有个车主动给我们让了五六分钟,确保我们能把车头拐出来,若在山东,不把你逼回去才怪。

你想,什么人留在了上海?

985、211,中国各大上市公司的创始人、高管。

这还不够吗?!

上海的厚度,不是东方明珠,不是外滩。

换句话说,我们今天来参观的这些,离真正的上海贵族,连毛都不沾边,路上,为什么几乎看不到豪车?

因为,他们都出去躲节去了。

可能在东京,可能在夏威夷,也可能在罗马或巴黎,财富自由只是基础,其次是国籍自由,空间自由,全球,随意居住、行走,这一点参考村上春树就行了,你看他写的《当我跑步时我在想什么?》,你看,他既是日本的,又是世界的。

路上,我跟儿子探讨,上海是什么?

或者说,上海拥有什么?

A,这片土地上,相对最公平的、最尊重人性的地方。

B,一流的教育、医疗条件。

C,足够多样化的样本,相当于海洋的深水区,从浮藻到鲸鱼,全生态,你要多小的微生物,有,你要多大的鲸鱼,也有。

D,真正的高端社区以及高端配套。

上次,黄毛跟我讲,其实上海与巴黎与伦敦没什么区别了,已经是国际化大都市了,国际化大都市里,真正的阶层是以区域划分的,松江是松江,徐家汇是徐家汇,实际划分要更小,可能只是一两条街道,富人区是富人区,贫民窟是贫民窟。

十一节假日,我以为上海会汇集全国各地车牌,没想到,还是苏与浙的天下,再其次是皖,在路上我在想,节假日允许外地车牌跟本地大蓝牌同权,对上海的消费绝对是超级刺激,等于江浙皖的有钱人一到周末就开车到上海了。

还有一点,上海拥有各行各业的顶级人才,你若是想招兵买马,这里有最好的兵,最好的马,哪怕简单到家庭雇佣也是如此,这里有一流的管家,一流的助理,一流的私厨……

我曾经问过上海做家政的朋友,在上海有管家的家庭多吗?

他的回答是,有,但是比例不高。

有些家庭,一套班子十几个人,有管家,有助理,有保姆,有厨师,有园丁,有司机。

外滩,人多不多?

说,有一亿人可能夸张了一点。

但是,的确,除了人还是人,谈不上任何体验,就是拍个照,发个朋友圈。

仅此。

看熙熙攘攘的人,你仔细看看,很漂亮的人,很少。

换句话说,很漂亮的人,大概率也不会选十一节假日来外滩。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总能听到很多有意思的对话,我后面俩眼镜男,年龄30岁左右,头发稀少,直觉是程序员,俩人在聊国家放水与股市的关系,说全球都在抢中国资产。

今早,我刷抖音,说有人来上海看房,临时被通知,房东加价50万。

股市对房产的刺激如此迅速?

是的。

过去,你有100万,我有100万。

我们谁都不会拿来买房。

通过股市一折腾,你成了0,我成了200万,那么我就会杠杆买房……

就拿我自己举例,我知道房产没有到位,到位的标志就是房租可以平衡房贷,这是经济学规律。

没到位,我也在研究。

因为,赚钱了,而且赚的如此容易。

几天就一百多万。

会放大一个人的消费欲望……

最近,给朋友们发红包,也大方了,什么三百五百的,直接给一千,这东西跟赌场效应是一回事。

还有俩人,年龄稍微大了一点,貌似是退休的知识分子,在聊国家建议在叙利亚工作的华人回国,意思是要打仗了,然后俩人在那谈戈兰高地的战略意义。

我听着,觉得挺扯的。

当然,与咱无关。

只是,我觉得他们可能连地图都没看过,不知道戈兰高地在哪里?简单一点理解,就是以色列与叙利亚是邻居,戈兰高地就是他们共用的墙体,原先属于叙利亚,现在控制权在以色列手里,什么是高地?

一是海拔高地。

二是水源高地,有点类似我们西藏的林芝,多雨,多植被,那可是中东,得水就得天下。

只是好奇,这些老头们关心的真远。

也不关心关心身边人身边事。

不过,有一点,感觉游客都很开心,有人说过,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方,持有一种游客心态,都可以保证好心情。因为游客从不考虑困难的那一部分,只享受愉悦的那一部分。

外滩,吃饭的地方很少。

有美食街,但是都是小吃,尤其是那半米长的肉串,买的人真多。

我觉得这个肉串不能买,原因有二。

一,这大概率是鸭肉,而不是牛羊肉。

二,这东西很容易戳到人。

还有一对夫妻,四川人,老头跟老太说,中国人不善表达,对自己的父母从来不说我爱你,可是提到祖国呢?我爱你,张口就来。

听别人谈话,有听房的快感。

在国外听,更有意思,因为很多人觉得那是国外,觉得自己说的是加密语言,从而肆无忌惮,很有意思。

今年,十一火吗?

我的直觉,一般般。

高速上,没有想象的那么堵。

偶尔会有拥堵路段,但是一般就是堵个三五分钟。

群里朋友说,日本被中国人拿下了,京都中国人的浓度已经达到了90%以上,夸张到什么程度呢?全日本在讲中国话。

这次,还有一点感触。

上海当地朋友跟我讲,上海的外国人又逐渐多了起来。

但是,这次我在外滩遇到的外国人,太少了。

至少相比2008年,太少了。

应该是,来中国工作的外国人多了,但是来旅游的外国人少了?

上海迈步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就差一步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