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Anitama讲道理
首个面向华语动漫爱好者的动漫主题电子杂志。功能包括:订阅专栏推送、读编往来。更多精彩期待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每日豆瓣  ·  城市随机观察|公园与夜曲 ·  昨天  
每日经济新闻  ·  最新!特朗普:加沙将会由以色列转交给美国,以 ... ·  21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Anitama讲道理

《新世纪福音战士》论(八):《EVA》带来的亚文化评论思潮

Anitama讲道理  · 公众号  ·  · 2017-07-02 18:33

正文

图片来源:碇真嗣


欢迎置顶 Anitama 订阅号~


7 自《EVA》起始的二十一世纪动画评论


《新世纪福音战士》给日本的文化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同时也导致亚文化评论界的改头换面。《EVA》究竟造成动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动画评论又是如何论及此类变化的?本系列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将对这一变迁进行介绍。


首先动画评论最早的变化,便是出自于上一部分中出场过的思想家东浩纪。1990年代后半,东一反当时日本知识分子的矜持,积极地对当时尚未成为主流文化的动画、对《EVA》进行评论。他的代表作《动物化的后现代》(2001年)开拓了全新的动画评论理论。本书有出版中文版,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购入一读。本文中将先对其核心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


《动物化的后现代》的副标题是《御宅族如何影响日本社会》。这本书一如其名,并非是一本御宅论,而是通过御宅作品对后现代化的日本社会进行评论的书籍。“后现代”顾名思义便是“现代之后的时代”,主要用于描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发生在美国、欧洲、日本等高度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状况。东指出,御宅文化“不能仅放在日本国内的历史环境中进行理解,而是更应该放在整个世界的后现代化浪潮中进行理解”。


从御宅文化中所窥见的后现代特征存在以下代表性的两点。首先是法国思想家让·鲍德里亚提出的“拟像”概念。他表示不再存在“原始”和“模仿”的概念,世界上存在的只有相等的“拟像”。然后另一点便是法国思想家让-弗朗索瓦·利奥塔提出的“宏大叙事的凋落”概念。也就是说,所谓的民族国家以及政治意识形态这些单一的大社会规范将失去其有效性,转而变为无数小规范的林立状态。东认为这两点概念都是支撑起御宅文化中“二次创作”隆盛一时的根据。


实际上在《EVA》之前的御宅论中,大塚英志就已经搬出了“物语消费”的概念。比如说敢达爱好者就会乐于对宇宙世纪这一伪史进行精心细致的考察,或是对架空的机动战士的机械参数津津乐道。这其中的物语消费便相当于世界观的消费。而相对的,《EVA》的爱好者和敢达爱好者不同,他们大展手脚的是以萌角色为中心的二次创作型消费。比如TV版《EVA》最终集的“学园EVA”便是最有象征性的代表。那部分中登场的截然不同的世界观,性格如同另一个人一般的绫波零,实际上便是官方自己对于二次创作所做的先行模拟。


所以现在我们可以再次回到之前反复论及的,庵野制作《EVA》时的思路,也就是他在《美少女战士》中学来的松垮世界观,以及为观众提供游玩场所。需要的是有个性的,简明易懂的角色配置和游玩空间,以便让爱好者亲自下场自己归自己玩起来。这种创作姿态无疑地便是《EVA》并非走在“物语消费=世界观消费”的道路上,而是以“二次创作=小物语消费”为目标进行制作的最好证明。


再提一点在《EVA》影响下所诞生的重要概念,那便是“世界系”。东在自己主宰的同人评论志《美少女游戏的临界点+1》(2004年)以及《动物化的后现代》的续篇《游戏现实主义的诞生》(2007年)中,以世界系概念为中心进行论述。他把世界系按如下进行定义:“主人公和恋爱对象的渺小且感情化的人际关系(你和我)”在不经过社会和中间项的状态下,与“世界的危机”“世界末日”这些巨大存在论性质的故事进行直接联系的想象力。他同时举出新海诚监督动画作品《星之声》(2002年)、高桥真漫画作品《最终兵器彼女》(1999-2001年)、麻枝准/Key所推出的游戏《AIR》(2000年)、秋山瑞人所著小说《伊里野的天空,UFO之夏》(2001-2003年)为世界系代表作品。东表示:“我们生活在一个象征界已经失坠的、确实的现实感已经消逝的、充满了虚伪的世界之中。如果用系统来表达这种感觉,那便是时间循环的游戏,用故事表达则就是世界系。”这里提到的象征界是精神分析学者杰克拉康的概念,可以简单理解为“社会或历史或国家”,也就是“宏大叙事”。


对于东浩纪的这些论调,评论家宇野常宽在零零年代后半则给予了强烈的批判。宇野对于历史的认识和东基本相同,但对于东把位于零零年代潮流之中的“世界系”称作“后EVA症候群”这一点则给予批判。他认为东的这一想法受困于九十年代的“古旧想象力”之中。


宇野在他主宰的同人评论志《PLANETS》和主要著作《零零年代的想象力》(2008年)中,把世界系置于由《EVA》所象征的“家里蹲/心理主义”的末端。他认为世界系是“美国精神悬疑作品的流行及其背后起作用的继承自八十年代以来的通俗心理学热潮的进一步加热。野岛伸司受此影响所制作的一系列电视剧作品群。或者是之后村上龙、樱井亚美、田口蓝迪等人所代表的《幻冬舍文学》一脉。以及宫台真司评价为‘成人化儿童系’的滨崎步的歌词世界。这些代表着九十年代后半的作品所共享的世界观和《EVA》一样,都摒弃了“行动/成绩”这些充满社会色彩的自我实现叙事,而选择了 ‘是/不是’这一围绕着自我认同所展开的叙事。”


简单解释下上面这一段,《EVA》和世界系的思想是这么认为的:“社会不会教给自己什么才是对什么才是错。在这个不透明的现代社会中,如果做出选择会带来伤害他人的风险的话,那么‘什么都不做’才是伦理上的正确态度。”这就是一种“家里蹲主义”的思想。而宇野认为,相对这种九十年代的消极思潮,零零年代已经发生了变化。2001年的九一一恐怖袭击,以及日本的小泉纯一郎政权时代的新自由主义抬头,使得零零年代全面处于一种“不战斗就活不下去(《假面骑士龙骑》)”的“求存感”气氛之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