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关注
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这是秦朔朋友圈的第
2741
篇原创首发文章
在
日本大阪的
G20
峰会新闻工作室,来自全球的新闻记者都在聚焦中美两大经济体的经贸、科技等问题的走向。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6月29日在日本大阪闭幕。
根据新华社,在6月29日举行的中美元首会晤中,中美两国领导人同意,双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
基础上重启经贸磋商。
美方表示不再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新的关税。
两国经贸团队将就具体问题进行讨论。
过去一年多以来,打打谈谈似乎成了双方的常态,各界也认为对重启后的磋商仍要保有足够的耐心和平常心。
那么,此次仍可谓积极的大阪G20会晤,对市场又意味着什么?
| 由友人参会时所拍摄
谈判筹码的多寡在于经济耐力的强弱
谈判的路漫漫,而贸易方面谈判筹码的多寡,首先取决于经济耐力的高低。
有观点认为,中国有“认真备战”的决心、能力和行动,扛得住也耗得起。
中国经济真要是像一些人描述的那样不堪,美方只会乘胜追击,绝对不会手软,他们只相信实力。
只有占不到什么大便宜,才会另想办法。
另一个是,“陶然笔记”也提及,美国国内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反对加征关税的声音。
“6月17-21日,24-25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华盛顿就拟对华约3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举行听证会,超过九成的代表反对加征关税。”
“此次听证会共有来自机电、纺织、服装鞋帽、玩具、运动装备、钢铝、化工、五金、食品、医药、游戏软件等多个行业的314名代表发言,其中,303名代表反对加征关税,占比达到96%。”
“美国商会提交的文件显示,加征关税有可能在未来十年让美国经济损失1万亿美元。”
“美国零售联合会研究的报告显示,如果加征关税,美国消费者一年要多花费44亿美元购买服装,多花费25亿美元购买鞋类,多花费37亿美元购买玩具,多花费16亿美元购买家庭用品。”
一面是中国的坚决态度,一面是美国国内的反对声浪。
以美方现阶段国内情况看,加征关税的收益越来越不能弥补付出的成本。
各大机构普遍认为,去年由于贸易摩擦升级恰逢中国国内去杠杆、经济处在调整阶段,因此内忧外患之下,谈判空间较为有限;
而今年,中国国内的政策已经做出了明显的调整(比如减税降费和货币由紧转松),经济逐步企稳,因此预计中国能够更好地应对外部压力。
而相比之下,去年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受益于减税政策,延长了美国经济的后周期扩张;
而今年以来,美国经济高频数据频繁指向增长放缓,而企业的投资、库存以及房地产周期叠加下行的趋势也越发明显,经济明年或将面临是否陷入衰退的考验。
对此,美联储政策由紧到松的转向有望支撑经济增长,但中期选举后国会的分裂和2020年的大选使得积极的财政政策难以实施。
而在关税工具方面,美国几乎已经倾其所有。
因此虽然经济和股市目前仍处在高位,但下行风险明显增加。
因此,诺亚研究院就提及,从目前来看,中国的谈判立场强于去年,不太可能在底线问题上让步;
而美国方面,虽然近期经济和资产价格将对明年大选的选情产生牵制,从而有可能导致未来美国的政策立场更具摇摆性,但最多只是阶段性的缓和,未来“边打边谈”将成为常态。
风险资产暂时或将冲高
在暂时的缓和下,全球风险资产料将获得喘息。
过去一周美股就再创新高,纳斯达克上涨3.3%,道琼斯指数和标普500分别上涨2%以上。
涨幅靠前的主要为周期性板块:
房地产(5.2%)、工业(3.3%)和原材料(2.7%);
防御性板块表现相对逊色,其中必需消费(0.1%)、能源(0.4%)、公用事业(0.9%)和电讯服务(1.2%)。
由于贸易不确定性持续,市场对今年美联储降息的预期仍高达100%,7月以后降息窗口打开。
美联储历次降息对股市的支撑效果并不统一。
通过总结之前四次美联储降息前后六个月标普500指数的市场表现,发现在第一次降息之后的三个月内市场表现出现差异,其中1989年和1998年三个月内股市上涨,而2001年和2007年则出现下跌。
由于股市的表现来自于宽松环境带来的支撑与经济基本面下行之间的博弈,2001年的科技网泡沫破裂及2008年金融危机都是整体基本面的急剧恶化带来的主导效应。
因此往后来看,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利率预期,同时也要对经济基本面保持关注。
就中国A股而言,短线迎来风险暂时释放的反弹似乎是大势所趋,但机构认为,区间交易仍是三季度A股的主趋势。
“三季度,预计股票市场在区间内波动,跌多了可以买,涨多了就卖。
A股纳入全球指数的进程将继续推进,三季度境外资金将继续流入。
潜在压力在于,信用分层导致投资趋弱,一季度盈利增速的强势推高了基数。
下半年预计蓝筹的表现将更好。
”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预计。
就外资来看,陆股通方面,5月份单月外资净减持A股537亿元创下历史最大幅度,不过6月以来资金再度回流。
在富时罗素纳入A股的预期下,6月的前三周,北上资金流入累计约66亿美元。
整体而言,6月21日“入富”对于北上资金的拉动力比5月MSCI扩大纳入A股时更强。
6月27日,北上资金再现大幅涌入的态势。
截至午盘,通过沪股通和深股通总计流入近40亿元。
同日10时左右,贵州茅台一度涨破1000元,创历史新高。
截至北京时间同日13:25,贵州茅台报995元,涨幅近1.6%。
之所以外资在6月加大了配置,这也与估值有关。
近期,不乏外资基金经理对笔者表示,在当前的估值下,市场的上行风险或
大于下行风险。
无论是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目前A股的估值均处于绝对和相对较低的水平。
例如富达预计2019年A股的每股盈利增长将达到11.6%,成长动能领先于美国、欧洲及日本等海外市场。
同时,预期市盈率约为12.5倍,仍低于全球平均和各大海外市场的估值水平。
由于外资的配置仍然偏防御性,因此大消费板块仍然是其最为青睐的,食品饮料又占到主导。
根据
法巴的研究,6月的前三周,十大北上资金净流入的股票分别为:
贵州茅台,中国平安,五粮液,工商银行,海螺水泥,大秦铁路,万科,保利地产,潍柴动力,青岛啤酒。
其中食品饮料行业占到了1/3。
此外,多数外资也认为,外部摩擦也将促使中国企业减少对外依赖,因此,积极谋求自主可控的技术发展必然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目前国内半导体设备整体市场规模发展空间庞大。
芯片产业方面,国内厂商获得较好的发展机遇。
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不及发达经济体,国产品牌所占的市场份额尚有限,因此机器人产业也充满潜力。
各界预计,三季度外资仍将净流入A股,不过盈利情况也是这一阶段关注的焦点。
信用分层的背景下,蓝筹的业绩确定性仍然强于中小盘。
今年一季度,A股录得近三成涨幅。
一季度,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1.31万亿,同比增长11.87%,与去年营业收入增速基本持平。
但实现归属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0%,大幅好于去年。
吴照银此前就提及,净利润改善明显好于营业收入主要是上市公司主动处置资产、合并子公司利润等增加净利润。
此外,新会计准则下持有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记为收益,一季度沪深300指数上涨28.62%,大幅提升了部分上市公司业绩。
预计今年企业营业收入增速很难大幅超越去年,并且股市也不太可能再像一季度那样暴涨。
不过,科创板开板也将很大程度带动市场气氛。
主流观点也认为,经历了一季度的“绿芽式”复苏,在季节性因素消除和外部影响下,中国经济数据从4月开始又逐步趋弱,未来中国的财政、货币政策仍将持续对经济构成支持。
就经济数据来看,5月中国实体经济数据表明制造业和投资活动普遍偏弱,二季度GDP存在下行压力。
具体来说,5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上升5.0%,4月同比增长5.4%(共识预期:
5.4%)。
电力生产的增速从4月的9.5%降至5月5.9%的水平;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5月:
同比增长5.6%;
4月:
6.1%)。
早前对固定资产投资构成支撑的细分项为房地产投资,今年1-5月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1.2%,较1-4月份的11.9%有所回落。
同时,5月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滑3.9%。
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放缓至5.1%,与3/4月份平均同比增长18.7%。
民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此前预计,在外部环境有进一步好转的预设下,中国内部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保持稳定,稳健货币政策会略有宽松,下半年预计还有一次定向降准,并且中国可能在美联储降息后有下调公开市场利率的调控政策。
美元转弱持续、人民币或小幅走升
在G20峰会落幕后,人民币贬值的风险基本排除。
除了央行此前始终以逆周期因子来支撑人民币中间价,当前美元走弱的大趋势也并不支持人民币大幅贬值。
就谈判角度,大幅货币贬值以及抛售美债仅仅只是极端恶劣情景下的假设。
美元指数上周回落,人民币兑美元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