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市场近期最大的变化在于成品油裂解价差出现了普遍的反弹,也带动全球炼厂毛利大幅回升。这背后的驱动有这样几个,一是前期Brent冲高到80美元/桶附近时,炼厂毛利下滑导致炼厂检修提前;二是美国对俄罗斯和伊朗实施制裁,这些国家原油的买家面临着原料的短缺,开工被迫下滑;四是1月份美国暴风雪寒潮导致该国炼厂提前检修规避,美国炼厂提前检修;四是全球炼厂常规春季检修季逐步开启,这是符合季节性规律的。因此尽管当前成品油库存略显高企,成品油还是出现了普遍的反弹。
就原油市场而言,地缘的扰动仍可能持续发酵。美国总统宣布将要加大对伊朗的制裁力度,力图把伊朗原油出口打到零,这一宣言对原油市场意义重大,因伊朗日均出口170万桶,是非常大的量级。美国2月7日周度内对伊朗实施了第一轮的经济制裁,力度有限,未来是否会继续施压,达到谈及的目标,仍存在不确定性。地缘的另一个扰动是俄罗斯原油出口,当前因为豁免期的存在,印度仍在进口俄油,2月底之后俄罗斯原油是否会大幅减量将存在不确定性。地缘的第三个扰动是美国政府希望提升该国产量打压油价,美国页岩油企业的增产动力当前看依旧不大。
就原油供需而言,炼厂检修减少需求,供应则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原油仍是一种低库存格局。展望后市,原油价格绝对值波动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成品油裂差已经反弹,化工品裂差则有一定上行空间。
后市展望:
做多化工品相对SC的裂解价差;做多地炼生产为主的沥青,做空主营炼厂生产为主的低硫燃料油。
风险提示:
重要经济体遭遇较大利空冲击,或OPEC+改变减产策略。
一、原油价格:
油价连续三周下跌,特朗普关税影响需求前提
油价连续第三周下跌,美国对华关税将削弱需求的担忧超过特朗普政府对伊朗实施首轮制裁的影响。
加剧看跌情绪的还包括中国的地炼炼油厂已将开工率降至2020年3月以来低点。
贸易战及其蔓延的风险引发了对原油需求可能放缓并导致今年晚些时候供应过剩的担忧。
航运公司和分析人士表示,特朗普政府首项针对伊朗原油运输的制裁措施并未达到其之前威胁的“极限施压”,而且可能不会显著加剧已经存在的供应限制。
美国特朗普也一再表示,要大力提升美国的原油产量,并借此打压油价、压低通胀水平,这也从情绪上拖累了油价。
周度看,Brent原油下滑1.33%,WTI原油周度下滑2%.11,SC周度小幅上涨0.23%。
Brent和WTI的1-12月差和1-3月差周度再次回落,SC的月差周度继续走高,三大基准油的月差均是Back结构。
Brent与LLS的价差从1.4美元/桶下降到0.18美元/桶,美国石油周度出口积极性大幅回落。
Brent CFD1-6价差周度从1.58美元/桶下降到1.07美元/桶。
WTI相对于WCS、、Midland、LLS周度价差均回落。
按2月6日的SC、Brent收盘价算,SC与Brent的价差从春节前的7.83美元/桶上升到9.30美元/桶。SC相对于Brent价差近期走强仍在走强。
2、
成品油:全球汽柴油裂解价差全线反弹走高,炼厂毛利走高
2月7日当周,低硫燃料油、苯乙烯、塑料的裂解价差较春节前回落,燃料油、沥青、PP、PTA相较原油的裂解价差周度回升。各个能化品裂差绝对值排序依旧是EB>PP>L>PTA>LU>Bu>Fu.
二、
原油供应——2025年1月全球原油供应增量有限
路透调查显示,OPEC日产量为2653万桶,较12月份修正后的日产量减少5万桶,其中尼日利亚和伊朗的降幅最大。尼日利亚的产量下滑6万桶/日,伊朗的产量亦下降6万桶/日;2024年尽管受到美国制裁,伊朗的产量仍创下201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欧佩克前两大产油国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的产量有所下降。欧佩克产量增幅最大的国家是阿联酋,为每日9万桶。消息人士称,部分油田维护工作从12月份开始,在1月份继续进行。
2月4日彭博报道,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签署旨在加大对伊朗经济压力的指令,兑现承诺改变他认为的拜登政府松懈的制裁执行制度。该指令将要求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使用制裁并更严格地执行现有措施,以加大对德黑兰的压力。总的来说,特朗普此举恢复了其第一个任期内美国对伊朗的更强硬立场,当时他让美国退出限制伊朗核计划的协议并试图在经济上孤立伊朗。
2月6日美国财政部对其声称与伊朗对华输送原油有关的金融网络实施制裁,成为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出台的首项对伊制裁行动,以收紧对该国的限制。此次制裁针对的是Sepehr Energy以及运输石油的船只和管理公司。美国政府称,Sepehr Energy是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部的幌子公司。其他受制裁实体位于印度和阿联酋等国。
尽管受到美国的制裁,俄罗斯的原油出口仍保持稳定,但有迹象表明,制裁措施正在拖延发货的完成。在太平洋,自制裁以来,从库页岛石油和天然气项目运送的九艘货物中,只有两艘已经卸货,其余的都闲置或滞留在运输途中。在截至2月2日的一周内,共有29艘油轮装载了2161万桶俄罗斯原油,每日原油流量较前一周减少了约13万桶,降幅为4%。
美国能源服务公司贝克休斯(Baker Hughes)在其备受关注的报告中表示,本周美国能源企业连续第二周增加石油和天然气钻机数,为2024年7月以来首见。
数据显示,截至2月7日当周,未来产量的先行指标--美国石油和天然气钻机总数增加4座,至586座。
贝克休斯称,尽管录得周度升幅,但本周钻机总数仍较去年同期减少37座或6%。
能源高管2月6日表示,尽管美国新政府誓言最大限度提高产量,但美国二叠纪盆地(Permianbasin)这一美国头号产区今年的石油产量增幅预计将至少放缓25%。尽管美国已经是全球最大产油国,2024年的产量约为1320万桶/日,但近年来美国的总产量增速已经放缓,去年仅增长了约28万桶日。由于过去几年美国原油和天然气价格下跌,促使能源公司在提高钻井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偿还债务和提高股东回报,因此石油和天然气钻机数量在2024年和2023年分别下降了约5%和20%。
目前,美国金融服务公司TD Cowen追踪的25家独立勘探与生产(E&P)企业的其中三家表示,计划将2025年支出同比削减约6%。相比之下,2024年支出同比基本持平,2023年增长27%,2022年增长40%,2021年增长4%。
1月31日当周,美国原油产量增加20万桶/日至1350万桶/日,寒流导致减产的量开水恢复。
2、
库存:全球原油库存周度略去库,成品油整体累库
1月31日当周,EIA库存报告周度略偏多,因美国石油总库存周度下滑。美国原油库存增加870万桶,其中库欣库存减少3.4万桶,美国汽油库存增加220万桶,馏分油库存下滑550万桶,不包括SPR在内的石油总库存周度下滑270万桶。
富查伊拉石油工业区(FO1Z)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月3日当周,阿联酋富查伊拉港的成品油库存下降2.8%,其中航空燃油、柴油和其他中质馏分油库存下降33%。数据显示,库存总量从一周前的六个月高点降至1832.8万桶;中质馏分油库存为184.1万桶,创12周低点;重质馏分油库存下降6%,为818.48万桶,创两周新低。轻质馏分油库存周度增加。
Vortexa数据显示,截至1月31日至少停工7天的油轮运力下降至6,730万桶,较1月24日的7226万桶下降6.9%。
新加坡企业发展局数据显示,截至2月5日当周,新加坡成品油库存全面攀升。其中轻质馏分库存升至21个月高点,中质馏分库存升至七周高位,重质馏分库存升至两周高位。
欧洲ARA成品油库存周度整体攀升。其中汽油库存继续创记录高位,柴油库存单周增加超过6%,达到四年来最高。航空煤油、石脑油、燃料油库存周度下滑。
2月7日当周INE原油库存从715万桶下降到620万桶,INE原油库存周度下滑13.3%。
三、原油需求:
中国地炼开工降至疫情以来新低,欧洲炼厂也提前检修
1月31日当周,美国石油需求周度持稳,汽柴和航煤表需周度增加,燃料油和丙烷丙烯表需周度下滑。
2月4日,根据GasBuddy的数据,美国全国汽油平均价格继续下跌,与一周前相比下跌3.5美分,目前为每加仑3.04美元。该数据来自全国超过15万个加油站的1,200多万份独立价格报告。
2月7日美国1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录得14.3万人,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17万水平,创去年10月以来新低。
2月7日美国1月失业率录得4.0%,为去年5月以来新低,市场预期为4.1%不变。
美国12月职位空缺降至三个月低点,与劳动力市场逐步放缓相符。美国劳工统计局周二公布的职位空缺和劳动力流动调查(JOLTS)显示,职位空缺数从11月修正后的816万降至760万。这一数字低于几乎所有接受彭博调查的经济学家的预期。
1月31日当周,美国炼厂开工率增加1%至84.5%。
2月7日当周,全球炼厂毛利普遍出现反弹。
2月6日当周,我国主营炼油利润832.15元/吨,环比跌3.57%,周内测算原油成本4056元/吨,环比上涨60元/吨,主要炼油产品周均价上涨0.65%,成本涨幅更高,利润下跌。
2月6日当周主营炼厂常减压产能利用率为78.94%,环比上涨1.87%,广西石化稳产后负荷上涨,另外两大整体提高了2月份加工负荷。
2月6日山东独立炼厂常减压炼油利润为176元/吨,环比1月23日涨328元/吨,测算当日原油成本环比下跌220元/吨,产品收入上涨,整体产品收入环比涨108元/吨,收入上涨成本下跌,故本周常减压装置炼油利润上涨。(注:该利润根据炼厂实操测算得)
2月6日当周,中国成品油独立炼厂常减压产能利用率为57.56%,环比上周下跌0.46个百分点。山东、华北等大区部分炼厂开始新一波检修及降负,产能利用率回落。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基于百度数据的分析,截至2月5日当周,中国15个重点城市的交通拥堵水平周环比下降22.4个百分点,达到2021年1月水平的32%。急剧下降反映了春节假日持续,在此期间,由于人们与家人住在一起,旅行需求仍然很低,这与前几年的典型交通模式一致。
全球第三大原油进口国-印度1月燃料需求较上年同期增加3.2%,尽管消费量较去年12月减少,当时的假日旅行和季雨季节结束导致需求激增。印度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印度燃料消费量为2,049万吨,高于去年同期,但低于12月的2.073万吨。
最常用的燃料--柴油消费同比增长4.2%,但较12月下降近4%。根据印度石油部的数据,汽油需求同比跳升6.7%,但较12月小幅下滑0.3%。12月,假日旅游导致印度汽油和柴油需求激增,汽油需求增长9.8%至299万吨,柴油需求增加4.9%至707万吨。
12月需求强劲增长是受到季节性因素影响,此前几个月消费不温不火。因在季风季节期间,印度的旅游不太多。季雨季节期间的农业活动也受到限制,影响柴油需求。
印度石油需求增长已经超过中国。美国能源信息署(EIA)12月时表示,2025年,印度石油需求料将增加33万桶/日,中国2025年需求将增加25万桶/日。
欧洲炼油厂出现了意外的故障以及通常在3月开始的例行检修季的影响,从而削弱了原油消费。据彭博社汇编的数据,西北欧约有72万桶/日的炼油产能处于停产状态。该地区包括苏格兰和德国在内的部分炼油厂永久性关闭也在酝酿之中。
根据市场情报公司IIR Energy的一项全球预测,预计今年春季全球炼油厂维修季节的计划停运量同比将大幅下降。在2月1日至5月31日期间,全球平均日产量接近500万桶,低于去年略高于600万桶的水平;所有地区的计划脱机原油蒸馏装置产能均有所下降。预计超过200万桶/天的中断将发生在IIR所称的亚洲和大洋洲地区,其中包括中东。
由于旅游业复苏和财政刺激措施推高了对柴油和航空燃料的需求,泰国2024年的成品油销量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1%。泰国能源部能源业务司周三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平均燃料使用量为1.555亿升/天。柴油需求增长2.2%,至平均每天6680万升(柴油是泰国运输和物流的主要燃料);声明称,由于国际游客数量的增加和航空物流的扩大,商用飞机的燃油消耗量增加了18.7%,达到每天1600万升。
全球航空燃料需求增长
2月4日至10日,全球客运航空燃料需求与前一周相比出现名义上的增长,达到约645万桶/日,同比增长5.8%。这是基于在彭博终端上输入彭博新能源财经的DSET FLY指令得出的航班计划及其隐含需求。
彭博新能源财经预计,亚洲、东欧、西欧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将出现周环比增长。拉丁美洲的周降幅居首,需求减少约4,380桶/日,降幅为1.1%。
2月4日至10日,中国已排班国内航班数量势将较前一周增加约0.8%。同期,中国机场的已排班国内航班数量可能也增长0.8%。
彭博新能源财经汇编的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TSA)数据显示,1月29日至2月4日,在春季旅游旺季开始的推动下,美国商业航空客运量周环比增长1.8%。彭博新能源财经预计未来几周将继续增长。
1月29日至2月4日,欧洲空中航行安全组织(Eurocontrol)控制区域的每日航班数周环比增加3.1%,与季节性常态基本一致。彭博新能源财经预计,2月将稳步增长,随着复活节前航空旅行开始增多,增长将更加明显。
企业财务主管正在加大力度,确保公司盈利不受美元进一步走强的影响。一些分析师表示,此举表明,人们越来越相信,特朗普总统的关税计划将有助于美元在更长时间内保持高位。
美元指数目前较9月低点上涨约7%,徘徊在1月创下的两年来新高附近,因投资者预期美元将受益于强劲的美国经济增长和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从而买入了美元。
投机者纷纷加大对美元的看涨押注,推动美元净多头仓位升至 350 亿美元,为近九年来的最高水平。
企业财务主管通常使用远期合约、汇率期权和掉期(互换)来减少汇率波动带来的潜在损失,他们行事相对稳重。但他们越来越认为,美元可能会继续走高,或者在高位维持一段时间。
U.S. Bank外汇销售主管 Paula Comings 表示:“企业界的行动较慢,而且更加谨慎。”
她称,“(但)我们已经看到那些拥有大量海外营收需要汇回国内业者调高预估现金流的对冲计划。”
Comings 称:“我们从客户那里听说,他们正在为美元的持久走势做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