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会计视野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旗下网站。是了解会计、审计、税务、评估等相关专业领域的最佳网站之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会计雅苑  ·  伪造与某CPA劳动合同,拼贴其CPA章及个人 ... ·  2 天前  
马靖昊说会计  ·  费用资产化?把费用变资产,听着就离谱! ·  2 天前  
马靖昊说会计  ·  Deepseek:为什么这么多女CPA都是单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会计视野

人生最高的追求,是不求

中国会计视野  · 公众号  · 财务  · 2019-04-06 07:23

正文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追求前进的过程,有的人追求名,有的人追求利,有的人为了学业奋斗,有的人则为了家庭努力,因此,没有一个人敢说“我不追求什么。”


可是在社会上奋斗久了,人情世故越来越熟悉,难免出现疲劳感,有的时候过度追求,甚至还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反而不求,能享得片刻安宁。


0 1

不求之人,心中必有大清静


《庄子·渔父》记载了很有意思的一句话: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清净的道理——懂的技巧的人最为劳累,聪明的人却每天都在忧虑,只有没有本事的人才会没有追求,每天四处闲逛游玩,就像没有被固定的小船。


这个没有本事不是蠢笨,更不是没有能力,而是心中不自矜于自己的聪明和本事,但这恰恰却是最大的聪明和本事。


身上有才,心中有德,知晓自己的需求,不盲目争取,放下一切,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姿态,不但不会耽误事情,反而心中自在,这便是不求的最大作用,就像在波澜不惊的河流中自在漂流的小舟,有着说不尽的自在和快活。



02

不求之人,为人必懂得顺应


一个不求的人内心首先应是完全放空,放空不是放弃,也不是厌世,这样的内心放空,佛家称之为无我,道家称之为自然,一个不求的人对于外界事物一般是随缘与顺其自然,与现代“佛系”有异曲同工之妙。


老子曾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一个内心放空,达到无我的人,心胸必定如水一样温和纯净,平时做事也如水一样顺势而下,游刃有余,即便有再大的阻碍也随顺里化去了。


这不单单是老子所说的水的境界,更是我们如何达到不求,如何做到不求的智慧。



03

不求之人,做事反而容易成


《增广贤文》中曾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道家也有句家喻户晓的话:求而不得,不求而得。


《庄子》中更是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不求,可以说是做事、成事的“捷径通道。”


道理其实显而易见: 一个不求的人,心思简单,与他人交流不带有目的性,干净纯粹,容易引发他人好感,又因为懂得顺应,不会沾染是非,能够避开遇到的逆势条件,更会借助大势所带来的有利条件。


这些条件综合起来,不正是能成事的基本要求吗?


不求,其实得到的远远比求来的多。


04

不求之人,身体往往没毛病


人的心与身本是一体,抛开一些遗传性疾病,一个人的身体是否健康,必然是和他的心理成正比。


有的人因为某些不公,又或者某些遭遇,导致由心理上引发身体的疾病,这并不少见。


神医扁鹊曾说: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


佛家也认为,修行禅心其实就是修补身体缺陷和祛病健身的过程,二者本质相同。


所以心境,其实是身体健康的第一原则。


如何才能做到心静?


就在于不求。


所有的心杂与心乱,其实不过是人的欲望作祟罢了,有了欲望,便有所求,金银美女,高房住宅,无时无刻不刺激着内心的安宁。


不求,其实是合天之道,养生之道,更是处世之道。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