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迷失而不知道方向的时候能给你指引,告诉你前面风景的人;
你正在盲人摸象自以为窥得全貌时,能告诉你全景的人。
01
在上世纪90年代初,在初秋的华北平原上,我曾经有一次找不到北的体验。
当时与一位小伙伴在一起,刚开始是骑着一辆自行车走在并不熟悉的路上。天黑下来的时候,乡村小径就看不清了,只能推车走。随着天完全黑透,小路也就找不到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触:农村的黑夜没有一点光亮,也没有声音。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完全不知道路在哪里,只知道大致的方向,要向东去!
没有手机更没有导航,也没有人可以求助,身边一直是无尽的黑!
直到今天,都能
想起当时的感受:只有无助,四周完全没有参照物,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也不知道目标在哪里。大概只知道,要往前走,往东走。
最后的结果,是走着走着看到一点光亮,这个时候也就不管不顾了,向着光走。有光的地方就有人,起码可以问一下,确定自己的为止。
突然听到狗吠,主人出来问了才知道,我们已经莫名其妙的走进了附近的某个村子,而这个村子之前从来没有来过(当然也没想来)。
要走到这个村需要经过许多沟、坎,却没有印象是怎么过去的。在主人的指引下才知道我们接下来要走的路,这个时候距离目的地大概还有二三公里。
当终于走到熟悉的路上时,仍然有很强的恍惚感!这是我第一次体会找不到北的感觉,刻骨铭心。
02
冯仑在他一篇叫《领导力秘笈》的文章中写到:
“大概在七年前,我和王石、中粮董事长宁高宁,以及华润董事长宋林从西安出发往西部走,走了大概十几天,其中一段是在新疆的戈壁滩上,忽然两辆车互相看不见了。
戈壁滩上没有参照物,也没有方向,似乎全是路,又走了两个小时后我们停下来,王石是惟一有丰富户外经验的,这时也傻了。我们问司机怎么办,司机说你们要忍耐一下,现在把空调关了,因为油耗大,我们不知道还要走多远,然后我们就在那儿待着。
这时手机也没有了信号,外面就像火焰山一样,这种情况下司机就做了一件事情,他下车找到了一些车轱辘的印记,然后把我们的车横在印记上,如果这个印记是别的车刚才走过的,那么这里就是条路,其他车会经过这里。
我们等啊等啊,终于等来了一个人,问他怎么走,那个人说不知道,他说他只知道走这条路。那怎么办呢?司机就写了个纸条给这个人,说你如果出去找到有电话的地方,就打这几个电话,告诉他们我们在这儿,来救我们。可能是戈壁上的文化,大家有充分的信任,后来终于有车来接我们,把我们带了出去。
实际上这个时候
司机就是领导力
,领导力是什么呢?
三件事,
第一找方向
,怎么看待未来、看待脚下的路,看别人看不见的地方;
第二决策能力
,决定把车挪过去,才等到了后面那个人;
第三是执行力
,就是要承担责任。司机在决策的时候依赖于我们对他的信任,我们把身家性命全部交给这个司机,就要对这个司机的决策承担责任。”
03
在屠呦呦获诺奖后,一种声音说:为什么是屠呦呦,做青篙素的很多人比屠贡献大,研究的结果也优于屠呦呦的团队。
为什么是她?在《饶毅:如何评价屠呦呦们的科研工作》中提到:
“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屠呦呦课题组的余亚纲梳理过可能的抗疟中药,共808个,其中有乌头、乌梅、鳖甲、青蒿等。军事医学科学院用鼠疟模型筛选了近百个药方,青蒿提取物有60%~80%的抑制率,但不稳定。
屠呦呦给课题组提供了筛选了多个中药的清单(矿物药:黄丹、雄黄、硫黄、皂矾、朱砂等;动物药:鼠妇、地龙、蛇蜕、穿山甲、凤凰衣等;植物药:地骨皮、甘逐、黄花、菱花、鸦胆子、青蒿、马鞭草等)。
屠呦呦课题组也观察到青蒿的效果,但水煎剂无效、95%乙醇提取物效价仅30-40%。1971年,
屠呦呦本人的一个关键作用是提出用乙醚提取青蒿,其提取物抗疟作用达95-100%,这一方法的提出立即导致发现青蒿的高效性。
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523任务的会议上报告这一结果,获得大家注意,但并未成为唯一的重点,会议总结时组织者建议“鹰爪要尽快测定出化学结构,并继续进行合成的研究;仙鹤草再进一步肯定有效单体临床效果的基础上,搞清化学结构;青蒿、臭椿等重点药物,在肯定临床效果的同时,加快开展有效化学成分或单体的分离提取工作”。
“虽然青蒿素历史有很多争论,无异议的是:1)
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
,乙醚提取对于发现青蒿的作用、和进一步研究青蒿都很关键;2)具体分离纯化获得青蒿素的钟裕蓉,也无疑是屠呦呦课题组的成员;3)其他提取到青蒿素的小组是在公开会议上得知屠呦呦小组发现青蒿作用以后进行的。 “
通俗点说:
可能的抗疟疾药物有成百上千种(这里要感谢中医的典籍,给科学家选择的范围缩小了很多),青蒿是其中一种。而对于青蒿的提取,方法又会有成千上万、成百上千,屠呦呦团队的最大价值是
第一次
确定了用乙醚提取,这是她最大的原创性。
相当于在成千上万条路中选出了一条成功的路。那怕后人用这种方法用的再好,最有价值的也是屠!
因为,她最先找到了那条成功之路,这就是方向和原创性!
04
什么时候最困难?
不知道方向和路的时候。
如果有方向,如果有路,哪怕更多的艰难困苦,但你知道你是越走越近!
当没有方向和路的时候,纠结、犹豫和彷徨会一直伴随着你,大部分人就放弃了。搜狐的张朝阳说过类似的话:在搜狐开创的那个年代,中国的风险投资还没成型,费尽周折。而到李彦宏他们那个年代,找风险投资则自然很多,因为前面有搜狐之类的已经证明风投在中国行得通。
什么最有价值?找到方向和路!
这也许就是司机、屠呦呦他们的价值。感谢互联网,让我们
有可能
看到更多前辈们的方向和路,并可以借鉴。
经常说“贵人相助”,那谁是贵人?
能穷困潦倒的时候借给你钱的人无疑在帮助你,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人无疑是真朋友。
但能称得上贵人的,一定是哪些在你
迷失
而不知道方向的时候能给你
指引
,告诉你前面风景的人;是哪些你正在盲人摸象自以为窥得全貌时,告诉你
全景
的人。
因为只有有了方向和全景,你才知道往哪里走!
(本文作者为知名知识管理专家、《你的知识需要管理》作者田志刚。您可通过微信号:511956894与他联系或加入他的【二班】)
该文内容是《如何成为专家》的素材,将来详细的内容(包括案例、方法和工具等)会放到书里面,这本书估计要2017年出版。
如果感觉有启发,用苹果手机的宝宝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就可以支持作者:
有用课程,请关注KM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