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克佛洛伊德,一个迷幻流行乐队,在这场活动上做出诡异的事情,包括令人颤栗的回溯声响(feedback sound)以及在他们皮肤上的投影。”——国际时报(International Times)第二期,1967.10
1966年到67年夏天是伦敦迷幻时光的高潮,另类的、实验的、药物的火药创造了新的文化爆炸,也深深影响了超级乐队披头四。当时最活跃于那个地下文化场景的乐队,是一支新乐队叫做平克佛洛伊德(Pink Floyd)。
1967年八月,平克佛洛伊德发表了第一张专辑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这是创团灵魂人物席德巴瑞(Syd Barrett)唯一完整参与的专辑,也和后来让平克佛洛伊德成为超级乐队的音乐风格全然不同。
而巴瑞和平克佛洛伊德的关系,就和伦敦的迷幻时光一样,短暂而哀伤。
平克佛洛伊德首张专辑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
一
六零年代在美国和英国(以及许多其他地方),青年文化是改变一切的巨浪。但这两地青年文化革命的根源却很不同:美国本土没有受到二战影响,战后是繁荣的,因此青年是对五零年代冷战初期的保守意识型态加上消费主义所制造出的顺从(conformity)[1]和无趣(boredom)的剧烈反叛,以及对种族主义与战争的热血抗争。当然,此前垮掉的一代文学和摇滚乐(而这两者又都是受黑人音乐文化影响),都为这场文化革命准备好了火药。
但英国不同,因为二次大战时伦敦遭到战争的蹂躏,所以年轻世代是在战后的艰苦中成长,不论是物质生活上或心态上。到了他们进入青年时期的六零年代,他们要“尽情摇摆”、绽放色彩:时尚、迷你裙、摇滚乐、斑斓色彩、性与派对、享乐主义,让六零中期的伦敦被称为“摇摆伦敦”(Swinging London)[2]。
到了六零年代中期,一股新的地下文化潮流开始涌现。
在美国,以旧金山为主,伴随着LSD迷幻药,创造出一个嬉皮世代。
在伦敦,虽然这个城市产生了披头四、滚石,和迷你裙,但不算有真正的地下文化场景。此前主要是五十年代后期出现的一批新左派和1957年成立的“解除核武运动”(Campaign for Nuclear Disarmament)在进行另翼的文化实践。传奇音乐酒吧UFO的共同创办人Joe Boyd在回顾文章中说,当时“所有的兴奋都是进口的”。
直到艾伦金斯堡(Allen Ginsberg)和其他垮掉的一代诗人在1965年的来到,且作家Ken Kesey在旧金山进行的“迷幻试验”(Acid Test)的故事传到伦敦,才让一股地下文化暗流在这个城市开始窜动。
金斯堡在65年五月来到伦敦时,在一家“更好的书店”(Better Books)遇到了一个店员迈尔斯(Barry Miles),这可以说是伦敦的“城市之光”书店,也是英国地下电影的重要根据地。迈尔斯让金斯堡睡在他家,金斯堡则回报在书店举办一场朗读会,当然是爆满。迈尔斯和友人决定在第二个月在皇家艾伯特厅举办一场更大的国际诗歌节,主角是金斯堡和其他几位敲打派作家如Gregory Corso。
金斯堡在“更好的书店”朗诵的限量唱片
这场诗歌会成为一段新的历史的开端。
“地下文化崛起的时间可以说是1965年六月十一日,在皇家艾尔伯特音乐厅的国际诗歌节,当七千人听到艾伦金斯堡和其他诗人朗读他们的诗歌。那时所有听众面面相觑,知道他们是属于同一个社群。”在那之后,地下刊物、艺廊、书店和新的人际网络都开始了,迈尔斯在多年后如此写道。
金斯堡在国际诗歌节上朗诵
迈尔斯成为这个伦敦地下场景最活跃的主角之一。66年初和他和艺术收藏家John Dunbar(他刚娶了歌手Marianne Faithful )成立一家印蒂卡艺廊和书店(Indica Gallery/ Indica Bookshop),这里很快成为另类文化的中心基地。
66年十月,迈尔斯和另一位当时要角哈皮(John “Hoppy” Hopkins)受纽约另类报纸“村声”(Village voice)影响,创办一份刊物,先是叫“The Global Edition of The Longhair Times”(“长发时报国际版”),后来改名为“国际时报”(International Times,简称IT),成为当时及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伦敦地下刊物的圣经。
在IT的发刊词中说,“每天都有人涌进伦敦看看发生了什么?他们被告知各种有吸引力的故事——年轻的、摇摆的,但大部分时候他们会失望。伦敦的确是个自由而快乐的城市,但实际上并不像那些营销人说得那么美好。城市角落的确有不同事情发生,但是缺少一种共同感(togetherness)……无论你在哪一个场景,除了流行音乐的爆发以外,你可能会发现事情并没有如他们所应该有的能量。”
因此,他们要点燃这个城市暗伏的所有能量。
International Times
二
“另类文化的目的就是要撼动现状,打破种族和阶级和其他各种关系的阻隔,并且要同时好好享乐…….用一点情欲,加上令人兴奋的音乐和花朵….社会的方向就可以被改变。”1967年在伦敦出现的另类杂志Oz创办人Richard Neville如此解释。
也是在66年初,在城市的另一个角落,哈皮结合了老左派、反核武运动者等人一起创办了“伦敦自由学校”(London Free School ),这不是真的学校,而是要透过讲座和各种工作坊讨论生活中的重要议题。他们在三月的首次公开聚会包括来自纽约安迪沃荷工厂的演员Kate Heliczer(她是哈皮的女友,是第一个把Velvet Underground的demo带来伦敦的人)、“新左评论”的Alan Beckett、几个月后成为平克佛洛伊德经纪人的Peter Jenner和Andrew King、以及后来开设UFO的Joe Boyd等。
伦敦自由学校在诺丁丘举办了两场街头嘉年华,聚集了不少另类文化人士。活动海报强调的关键词有:迷幻灯光、音乐、食物、药物、跳舞——这成为他们此后活动的基本元素。而一个成立不久的乐队是这些音乐会的常客:平克佛洛伊德。
这些活动其实是深受纽约的影响,因为哈皮等人知道那一年安迪沃荷和Velvet Underground在纽约结合音乐、舞蹈、和灯光投影的活动“不可避免的塑料爆炸”(Exploding Plastic Inevitable)。哈皮也很了解纽约的前卫电影和自由爵士,他可以说是纽约另类文化传进伦敦的重要桥梁。
“国际时报”的创刊派对于66年十月举行,在一个废弃的维多利亚式建筑,内容就是上述的基本元素,主要演出者是平克佛洛伊德和Soft Machine,还有一位来自纽约的艺术家:小野洋子(三周后,她会在印蒂卡艺廊遇见约翰伦农)。现场来了两千多人,包括保罗麦卡尼、米克杰格和歌手Marianne Faithful、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正在伦敦拍电影“春光乍泄”)。这场音乐会成为英国地下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时刻,英国文化史上一场传奇神话。
两个月后的年底,哈皮和来自美国的音乐制作人Joe Boyd成立一个live house叫UFO,被视为是伦敦第一个地下音乐基地,演出范畴有灯光秀、诗歌朗诵、前卫电影播放。不久后,刚在伦敦展露头角的黑人吉他手Jimi Hendrix,来自洛杉矶的The Doors都会在这里登台。但开幕夜的表演主角,及后来的固定驻场乐队,都是平克佛洛伊德。他们的声音与风格在这里逐渐成形,而来UFO看Pink Floyd的音乐和灯光秀很快成为城中最酷的事[3]。
进入1967年,一切逐渐往高潮累积,但反挫力量也出现。
1967年一月,在旧金山公园举办了一场大型活动叫做“人的聚集”(Human Be-In),从艾伦金斯堡到迷幻摇滚乐队到上万名嬉皮都聚集在一起,世人看见嬉皮的巨大迷幻魔力。
Human Be-In
这事件当然传到迷幻之火正在燎原的伦敦,“国际时报”也做了大幅报导。
然而体制也开始反制。67年初,Mick Jagger和Keith Richard因为药物而被捕和起诉,哈皮也因持有大麻被起诉,印蒂卡书店在三月被警方搜索,威廉布洛夫的“裸体午餐”和所有“国际时报”都被带走了。
“国际时报”这帮人决定在四月举办一场大型活动,为言论自由募款,叫做“十四小时七彩幻梦”(The 14 Hour Technicolor Dream)。活动有两个大舞台和一个小舞台,参与者包括音乐人、诗人、艺术家,小野洋子也进行一场行为艺术演出叫“漂亮女孩就像一个宣言”( A Pretty Girl is Like a Manifesto)。压轴演出者当然是已经是地下之王的平克佛洛伊德,当晚稍早他们在荷兰演出,因此在这上台时已经是凌晨三点了。
"十四小时七彩幻梦"上的平克佛洛伊德乐队
这场活动可说是从两年前金斯堡的国际诗歌节、前一年各种“发生”(happenings)以来的伦敦地下文化的最高潮,所有酷和怪的人都来了,连约翰伦农和印蒂卡艺廊老板朋友在家看电视时知道这个活动后都马上赶来,主流社会更是一夕之间发现这股神秘而汹涌的力量。著名导演Peter Whitehead拍摄的关于“摇摆伦敦”的纪录片“Tonite Let's All Make Love in London”,就包括这场演唱会的片段。
1967年六月一日,披头四发行“胡椒军曹的寂寞芳心俱乐部”,成为一整个嬉皮世代的声音。但同天,哈皮被判刑八个月,法官批评他是“社会的寄生虫”。伦敦的迷幻年代一方面更走向主流,另方面更被打压。
三
平克佛洛伊德是在剑桥地区一起长大的两个朋友席德巴瑞和Roger Waters,与后来加入的两个朋友Nick Mason和Richard Wright所组成。艺术学校出身的巴瑞才华洋溢、内心敏锐,担任主唱、吉他与主要的创作者。
早期的他们就像当时所有乐队,主要是翻唱老摇滚和节奏蓝调歌曲,但巴瑞也有一些比较不一样的个人创作。1966年春天,一个地方叫The Marquee Club每周日会举办实验性的音乐会叫“自发的地下”(Spontaneous Underground),刚成军的平客佛洛伊德被邀请演出,并开始受到与他们同台的前卫乐队AMM的影响。就是在此地,他们被哈皮和Peter Jenner等人看到,开始参与伦敦自由学校后来举办的一系列活动,而熟悉前卫音乐的Jenner则成为他们的经纪人。
哈皮并且引介了两个美国人和他们合作进行结合彩色投影片的灯光秀——这两人来自迷幻药最主要推手利瑞(Timothy Leary)的“心灵发现联盟”(League of Spiritual Discovery),利瑞当时常常举办这种彩色投影活动,以让大家感受到服用迷幻药之后旅程的景象。此后,打在他们身上的灯光秀成为平客佛洛伊德的主要特色,他们的演出成为一场多媒体展演的普普艺术,而如前所述,这也是受到安迪沃荷和Velvet Underground的影响。
巴瑞越来越常有即兴演出,不论是十几分钟的吉他噪音,或者哼唱易经,尤其长达二十分钟即兴演奏的歌曲“Interstellar overdrive”在彼时英国摇滚的脉络中是一大突破,因为当时的摇滚主流,包括平克佛洛伊德自己玩的歌曲,都是以蓝调为主,但这首歌的抽象结构却更像自由爵士。(他们为纪录片“ Tonite Let's All Make Love in London”更录制了将近半小时版本的“Interstellar overdrive”)。
不论是他们的即兴演出或者彩色投影,都让他们演出充满浓厚的迷幻色彩。当然,巴瑞本人是有使用LSD迷幻药的巴瑞。
在那段迷幻时期, LSD被认为可以打开“感受的大门”(doors of perception),体验到不同于日常的感官经验,进入另一种意识状态。虽然LSD在1966年八月在英国成为非法药物,但从1966年到1977年有很多歌曲都是充满迷幻药的启发,如Byrds的”’Eight Miles High”,Small Faces的”My Minds’ Eye’,甚至Beatles的”Tomorrow Never Knows”。1967年三月,Jimi Hendrix发窗体曲Purple Haze,他在访问中说,“我想要把色彩带进音乐中”,以及“这首歌完全是关于一个梦境,在梦中,我是行走于海里面。”
梦境与颜色成为迷幻音乐的关键词。
平克佛洛伊德越来越受到注目。十二月时,经纪人Peter Jenner在音乐媒体“Melody Maker”上登广告,形容他们是今年最重要的新团,更引起许多唱片公司的兴趣。67年二月EMI和平克佛洛伊德签约,随后发行单曲 “Arnold Lane”。
这首歌进入排行榜前二十名,尤其在海盗电台大受欢迎,但却被伦敦电台(Radio London)禁播,因为歌曲是关于一个变装僻男子偷女生衣服的故事,似乎是对既有道德秩序的挑衅。不过,对巴瑞来说,这是他们小时候的真实故事,Roger Waters则说,“这是关于人类困境的一首很直白的歌曲。”
几个月后发行第二首单曲”See Emily Play”,更登上排行榜第六名,音乐杂志也大幅报导,他们甚至去上了英国最重要的音乐节目:Top of the Pops。知名音乐评论家Jon Savage回顾说:“那时,他们拥有一切:商业上的成功、艺术上的名声,和次文化的地位。”
但这“一切”是有矛盾的,且是摇滚史上最典型的矛盾:在艺术自主和商业成功之间的挣扎。平克佛洛伊德在UFO时期的歌迷和大众流行歌迷产生了冲突,因为他们原来的形象是前卫的,歌曲是实验的,但现在却为了主流市场而发行悦耳的三分钟单曲。Nick Mason说,“我们其实不希望“Arnold Lane”是第一首单曲,我们想要阻止这件事,但却没办法。”另一方面,他们在现场演出时依然按照原来风格进行长篇的即兴,这让新歌迷很不能接受,经常丢掷酒瓶到舞台上。
巴瑞不喜欢乐队的走红,如在接受访问时说,“我所追求的是自由,那是为何我喜欢在这个团,因为我们有艺术上的自由。”不断的演出对他造成越来越大压力,用药越来越凶。
席德·巴瑞
八月,平克佛洛伊德发行首张专辑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 [4],结合了长篇即兴式的演奏(如”Interstellar Overdrive”)和较短的单曲,试图在艺术创作和商业流行中取得平衡。
专辑名称来自经典儿童文学作品 The Wind in the Willows (1908),那个故事场景就是在他们的家乡剑桥。巴瑞本来就很爱“艾丽斯梦游仙境”的作者刘易斯卡洛或者Hillaire Belloc这些比较曲折或带点阴暗的英国儿童故事,专辑大部分歌曲是来自巴瑞的童年经验,不论是他喜欢的书,或者剑桥生活。
或许因为巴瑞的灵魂依然处在那个儿时的纯真年代,复杂的商业世界对他是一个无法抵抗的巨兽,他不愿被吞噬,却也无法逃脱,专辑发行后,他的精神状态越来越不稳定,经常如同石头般呆坐着,乐队屡屡被迫取消演出。
四
事情往往是这样的:到了最高潮之后,事物就开始逐渐崩解。
1967年秋天后,所有的美好似乎都走向结束。正如在旧金山人们所称呼的“爱之夏”,其实是混乱而黑暗的高峰。在地团体“掘地者”在十月举办“嬉皮已死”的活动[5],花之子们也一一离开了那个满地败花的城市。
在伦敦也是:地下文化最重要的推手哈皮入狱了,UFO这个音乐的秘密基地关门了,海盗电台也在1967年八月被禁[6]。披头四发行了他们受到那个迷幻伦影响而创造出的伟大而鲜艳的专辑,却离终点不远。
平克佛洛伊德的首张专辑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颇获好评,俨然要从地下乐队成为摇滚明星,但巴瑞这个饱受折磨的灵魂却无法适应乐队的快速前进,只能搁浅在他孤独的内心世界、那个药物带领他去的迷幻异域,再也以无法走出来。
67年底,其他三个团员邀请另一个成长于剑桥的少年时期朋友David Gilmour入团,希望之后或许巴瑞不参加演出但可以写歌。不过,这已改变不了什么。次年三月,他们正式宣布巴瑞离团[7]。
不过,相比于大部分乐团在创团的主要人物离开后就一蹶不振,重新出发的平克佛洛伊德却不是。在经过一段摸索之后,他们告别了那个地下迷幻时代——其实整个伦敦都是——开启新的旅程,前往“月之暗面”。
之后的平克佛洛伊德就是人们熟悉的历史了。
本文原标题为:《最迷幻的时光:最初的平克佛洛依德和那个曾经地下的伦敦》
注释
[1] 文化评论家Irving Howe有篇文章写五零年代就叫做"顺从的年代"。
[2]1966年四月,时代杂志封面就以此为题。
[3]2017年,英国著名的V&A 博物馆做了一个大型的平克佛洛伊德展,展览最后一部分是在一个大型房间的投影,第一个画面就是UFO这个表演场所。
[4] 他们在三月时开始在"艾比路"录音室录制专辑,楼下是披头四正在录"寂寞芳心俱乐部"。
[5]见我的嬉皮文章。
[6]第一个"海盗电台"是1964年开始的Radio Caroline,他们把船开到在英国海域之外播放音乐,不受政府控制,接下来又有好几个海盗电台出现。到了1967年,约莫有十个海盗电台,听众约有一千五百万人。BBC被迫在那一年开了专门的摇滚电台Radio 1,但政府也在那年夏天,强力取缔海盗电台。
[7]Barrett在1970年发行过两张专辑,David Gilmour和其他团员有参与,但此后他就消失在公众眼前。2006年过世。
原标题:最迷幻的时光:最初的平克佛洛伊德和那个曾经地下的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