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
(DJ00123987)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20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一凡朗读音频
北大中文系的钱理群教授提出过一个概念叫
“动物性的人”。
意思是,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批人,他们按照动物本能生活。
他们犹如游荡在丛林的野兽,任性妄为,被自己的生存本能牵着走。
任何人跟他们走得太近,都会被无情地利用、欺负,直到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所以,当你遇到这样的“动物性的人”,一定要转身离开,保持距离。
由于自私基因的控制,人的自私也是根深蒂固、根本难以移动的。
自私是人兽性的一面,一个人若是为了追求自我利益,不惜伤害别人,基本与动物无异。
在他眼里,旁人的得失、昔日的情分,乃至民族的大义,统统不如自己的利益重要。
老舍先生在书中评价他:
“心中只知道自己,他自己就是一切。”
这就是典型的自私心理,完全以自我为先,以利益为重。
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患难与共,只有果断止损;不讲良心道德,只谈个人得失。
电视剧《流金岁月》中,蒋南孙的男友章安仁也是如此。
章安仁出身低微,没钱没势,想要通过留校任教来提升阶层。
可他不努力上进,反而在背后使坏,恶意举报了跟自己竞争的同事。
后来,蒋南孙的父亲投资失败,赔光了财产和房子,还欠了一大笔债。
但章安仁生怕被蒋家的债务连累,无情地跟蒋南孙划清了界限。
马克思说:
“一个健康的人应该是既无私又自私的,他既能够满足自己,同时又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主动付出。”
可如果一个人只乐意索取,不舍得给予,就活成了冷血无情的动物。
为了捞点好处,宁可昧了良心;盯着蝇头小利,舍弃人品信义。
与这样的人相处,说不好什么时候,你就会被狠狠坑害一把。
博主
@桌子
在教育公司担任主管时,手底下有个年轻女孩工作卖力,能力出众。
没想到,女孩负责的项目刚进行到一半,她就因为和男友分手而情绪崩溃。
上班时间,她动不动就对下属无故发火,拍着桌子训斥对方。
需要加班开会时,她一声不吭地玩起了消失,手机怎么打都打不通。
就这样,整个小组被她搅得士气低落,项目进度也被她一再耽搁。
客户恼了,合作黄了,公司为此损失了不少钱,女孩也只能灰溜溜地接受处罚。
控制不了情绪的人,就像一枚不定时炸弹,引爆自身的同时,还会殃及无辜。
他们常常留下一堆烂摊子,等着别人去收拾;总是丢下各种坏情绪,却让别人受折磨。
跟这样的人在一起,你早晚会丧失掉宝贵的能量和生活的热情。
原因是他的妻子脾气火爆,冲动易怒,总是不分场合地发泄情绪。
有一次,他开车去乡下接生病的母亲,可妻子不愿意把老太太接到家里。
他本想和妻子好好商量,妻子却一句话也听不进去,大喊大叫着要他立马掉头。
遭到他的拒绝后,妻子竟直接在高速上拉开车门,威胁他说要跳下去。
诸如此类的事情数不胜数,导致他身心疲惫,生无可恋。
想起美国神经科学家保尔·马克里恩提出的“三重大脑”模型:
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
其中,情绪脑也叫“动物脑”,储存着情绪记忆,比如遇到危险恐惧,见到猎物兴奋等。
当人受情绪支配时,就会切换到动物脑状态,言行举止都变得毫无理智。
在公司,他们稍有不如意就消极怠工,让同事承担后果;
回到家,他们心情不好便大吵大闹,把家里弄得鸡飞狗跳;
对朋友,他们也没有半点耐心,为一点小事就把关系闹僵。
任由情绪泛滥的人,无异于不通人情的野兽,一言不合便伤人伤己。
围绕在他们身边,等待你的结果,只有为他们的情绪买单,给自己的生活添堵。
这位女学生不幸赶上特殊时期,被迫中断学业,分配到工地上改造。
可父亲的工友们见女学生落了难,非但不同情她,还纷纷想上去踩她一脚。
有人故意分给她最破旧的工具,有人偷偷往她的担子里添砖块,也有人假装不小心打翻她的午饭。
一向善良的父亲,感到气愤不已,训斥了那些刁难女学生的工友。
梁晓声也忍不住感慨:“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同情心,想一想是多么可怕。”
可现实中,总有这么一种人,缺乏人性的善意。哪怕面对帮助过自己的贵人,他们也有可能说翻脸就翻脸。
那些年,亲戚们常来找他帮忙,老乡们也对他格外热情。
重感情的他,便积极帮扶大家,只要力所能及就会拉对方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