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王”重返总统职位,让我们国人吃了好长一段时间的瓜。但我有个朋友最近一直愁眉苦脸。
他家儿子一直走的是国际路线,准备明年去美国留学,先读美高,再读美本。但懂王登基后,这事儿的难度可能就不好说了。
第一个任期内懂王就发布了一个总统令,限制或禁止敏感专业持F签证(留学生)或J签证(访问学者)的中国学生和学者进入美国访学。这次上台后,大概率会加强这个政策。
朋友家儿子明年读高一,申本科的时候刚好是懂王任内,这几年会怎么发展,以后能不能顺利读到想学的专业,就成了一个挺悬的事儿。
(《小别离》剧照)
他问我,有没有打算让小小常出国。我说,娃现在还小,走一步看一步,反正本科以前肯定不出去,也有可能在国内读本科,研究生再让他自己决定去哪上。
朋友大腿一拍:“那就好,那就好。懂王一登台可把我们这些留学生家长坑死了。你们走国内路线的,几乎没啥影响,真好。”
我听了他这话,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懂王登基对我们没影响吗?
不!影响了大了去了!
能把孩子送美国读美高、美本的家庭,国内占比不超过千分之一,这本身就是少数人的游戏。好多媒体大肆宣扬懂王上台对中国留学生打压,搞得声势浩大,实际上就算有,影响的也只是一小戳人。
但很多人都没意识到一点,只能在国内老老实实读书的99%的孩子,都将因为懂王登基而受到重大影响,甚至有一部分孩子的命运会因此被改变。
怎么说?怎么做?
听我慢慢给你讲。
先说说会如何影响中国教育。
懂王登基后,会在科技领域加大与中国的竞争与遏制力度,这是显而易见的。限制留学生只是其中一个,此外还有限制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的出口,打压中国科技企业等。
国际环境上,还可能推行孤立中国的政策,之前常见的理工类学术交流会被限制。
国内,我们正处于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产业需要理工科人才来推进。
现在AI刚刚起步,大国之间的博弈大概率还要持续好几年。
这一切,都决定了一点:
我们急需理工科人才,国家会更加重视自身理工科人才的培养。
什么是国家想要的理工科人才?简单来说就是:
具备跨学科知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理工科人才。
(《小欢喜》剧照)
其实,从近几年的试卷中,我们就能初步探查到这种趋势。
第一,题目变得更灵活了,反刷题、反套路。
之前有人说,小学的时候,一节课教你和面,作业是和面;一节课教你擀皮,作业是擀皮;直到教会你包饺子,考试就考包饺子。初中了,一节课教会你包饺子,作业是回家蒸包子;考试的时候,考的是烙馅饼!这种教育不仅考察基础,还需要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也是对孩子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要求孩子有快速学习的能力。
北京的高考题在很多外地家长的传统观念中是偏简单的,但其实我找专业的数学老师咨询过,北京基础题不少,但新题型或者新问法特别多,早就不是简单套公式或者用常规方法就能解决的。
比如每年的压轴题型都是“新定义”,而且其难度在全国各套卷子里都是天花板级的存在。
什么叫“新定义”?就是考题中要用的知识点,高中生压根就没学过,但会在题干中先讲解一遍所要用的知识点。孩子需要立即消化并利用这个知识点解题,除了基本功要扎实之外,也非常考验快速学习的能力。
(2024年北京高考最后一题)
当然不只是北京这么考,去年的全国卷里也还是出现“现学现考”的方式,就是考的东西在高中课本里没学过,但是用来解题的核心理论在题干里给你了,要求当场吸收消化后解题。
不仅仅是高考,实际上中小学教育也亦步亦趋。
北京中考卷最后一道也是“新定义”,先讲解一个没学过的知识点,再让孩子用新知识解题。
(2024年北京中考最后一题)
当下很多名校的点招考试也采用了这种形式。孩子进入教室后要先听课再考试。老师先给孩子讲一个小时的课,再让孩子用刚学的知识答卷子。
当场听课,当场考试,刺激不刺激?!
小学生也没逃过。我有个同事,孩子上小学二年级。老师昨天刚讲了4的乘法的概念,今天就让孩子们做起了拆分——一个整圆里有多少个半圆,多少个1/4扇形?
昨天刚说了排列的概念,今天就开始做较为复杂的排列组合题。
跳跃之大,让我们都咋舌。
第三,倾向于用理科工具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数学题不再是纯抽象的数字题目,而是具备了情景化的特点。题目中给出了大量丰富的信息,在考验孩子阅读能力的同时,更对“提取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考核方式难度更高,但也更符合现实。因为在真实的生活中,就是需要在大量冗余的信息中提取关键信息,才能高效解决问题。
总之,未来初高中的理工类学习会越来越难,越来越考验孩子的快速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
社会大环境如此,我们作为父母能提前为孩子做点什么呢?
重新审视我给小小常做的学习规划,其实核心依然没有变。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我的想法,那就是:
文科提前学,理科重点学,学习能力是根本。
这句话也可以视为我给大家的学习建议。
文科提前学,即文史英要在小学阶段提前学。
因为文科的东西并没有太强的逻辑关联,更多是知识点的记忆。而且,当下有很多工具可以帮助孩子以有趣的形式提前学。
我们app的小古文、历史课自不用多说,除此之外,之前常爸还跟大家推荐过不少纪录片,有不少都是文史类的,完全可以让孩子提前看起来。像英语则更可以提前学了,各种网课、动画片都能很快地帮助孩子理解和记忆,想重点提升英语的基础——词汇,我们也有全套KET单词训练营课程,艾宾浩斯曲线帮孩子们无痛记单词。
提前学的意义,除了让孩子在未来有更多时间可以学习理科内容外,更重要的是先给孩子铺垫人文底色。文科类的东西里,有大量价值观的输出。而经典的人物和作品,可以帮助孩子在早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当他们掌握理科类工具后,能更具备人文关怀。
理科重点学,小学阶段建议刷浅奥,培养孩子的理科思维。
我这当然不是否认文科的重要性,而是从孩子个人前途发展来考虑的。前面我们说过,不管是从国家产业升级还是国际环境方面考虑,国家自有的理科人才已经成为刚需。
国家会越来越重视理科人才的培养和发展。现如今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很多苗头。2020年开始招生的“强基计划”,报考条件里就很明确地写道“须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中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二等奖及以上”。
所以,我建议在小学阶段,就要带孩子刷浅奥。哪怕你不指望孩子能拿个奥数奖,也建议让孩子刷一刷,主要是培养理科思维,为初高中的理科学习打基础。
(《小舍得》剧照)
学习能力是根本,即学会学习比纠结一两分更有意义。
双减后,我推出了“学习力”这门课程,讲了不少学习方法,比如主动学习法、间隔学习法等。原因就是,我从政策上得到一个很重要的信息,那就是:
双减筛掉的都是不会学习的孩子。
有的孩子只会死记硬背,有的孩子只想钻空子……他们压根就没有享受过学习的乐趣,也不知道学习这事儿本身也是要学习的。
对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培养学习力除了要懂得科学的学习方法外,最重要的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为数学作业,小小常最近被我批评了好几次。他在做奥数题的时候,很多时候就直接写个答案,完全没有过程,有些时候只在草稿纸是写下几个中间数据(不是中间步骤)。
我每次都跟他说,我其实不在乎他做的对错,更在乎的是他把过程写出来。宁愿他写了每一步的详细过程,但答案是错的,也不想他只写一个正确答案。表面上显得他有点小聪明,实际上这是很差的学习习惯。
写清解题中的每一步,看似笨拙,但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无论这道题做对做错,都能从解题步骤中得到很多重要信息——如果做错,是在哪一步想错了?如果做对,是不是思路真的正确,还是刚好碰巧数对了?解题步骤里有没有跳步?有没有错误地用了题目没给出的条件?不写步骤,这些学习漏洞想补都没法补。
数学解题,就是要一步一步进行严丝合缝地推导。而解题过程,就是让孩子锻炼这种逻辑推演的能力。
没有这个能力,未来在理科学习中一定会栽跟头。
除了老老实实按步骤解题外,如何做好预复习、如何做笔记、如何用主动回想法发现知识漏洞,孩子们都要掌握。
这些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看似很细节,实则却是决定孩子高难度学习状态的关键因素。
在跟同事聊天时,我发现大家都对当下“卷”的状态很不满意,不想卷但又躺不平,心疼孩子累更心疼孩子没未来。
学历贬值、教育政策多变,这些社会现实是历史的产物也是真实的当下。
每个人都是环境的产物,我们替不了孩子的人生,只能尽可能保持敏锐和清醒,帮助他们找到“定海神针”,在当下环境里多争取一些机会。
但是抱怨是没有用的。就像生物演化一样,最后留下来的物种不是最强的,而是最适应环境的。所以,培养好孩子的学习力,是让他们具备将来适应环境的能力。这是为人父母的职责。
大家有什么想法?欢迎文末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