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艺术家设想中的苏-35中国版涂装 可见空军灰和俄罗斯天蓝色涂装并存
随着中国从俄罗斯购买的苏-35战斗机进入到交付阶段,未来苏-35在中国能够发挥的实际作用也被广泛讨论中。除了采购数量是24架还是会有后续更多?是否会引进生产线?117S发动机总共交付数量等等诸多消息都上了热门话题榜。其实这些问题就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苏-35是否会在中国进行国产化;另一个是苏-35是否能够融入到中国空军的体系中。
苏-35的武器测试图 外挂能力确实不俗
不过,俄罗斯显然早有了确切答案,俄罗斯《消息报》在2016年10月11日,援引俄无线电电子技术集团副总经理吉维·占季加夫的话报道称,中国的苏-35将会保留俄语界面,集成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至于使用的武器系统中俄仍在谈判中。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苏-35现在对中国只不过是单向供给的成品,改进也不大。这其实跟中国早期引进苏-30战斗机时候的情形差不多,需要继续购买俄罗斯的生产的导弹。当然,中国空军花了的8500万美元单价购买到的苏-35战机,相对于俄罗斯自用版的8200万美元,并没差多少,俄罗斯未来想要确保不亏,肯定是要在武器系统和后勤维护系统上进行谋求长期回报。
相对于武器的一锤子买卖 弹药这个可是打一枚少一枚就得补一枚的长期叮当
这就解释了一个问题,中国购买的苏-35战斗机在初期必然只能使用俄式武器,主要可能是R-27系列升级空空导弹和R-73中距空空弹药,还有可能会有R-37远程空空导弹。现代战机中,单枚导弹的价格至少要几十万美元;随着中国实战化演训的增多这类导弹的消耗量肯定不会少,打一枚少一枚,少一枚补一枚,这部分将会持续采购,这也是俄罗斯算盘打得精的地方。那么,中国购买的苏-35以后只能使用俄罗斯武器?这到不至于,我们可以看看解放军一架装备了近20年的老战斗机的大改进,或许就能捅破这层“俄机必须用俄弹”的窗户纸。
中国已经把自己的武器装备加挂到了俄罗斯的苏-30MKK上 而且没有经过俄罗斯帮助
在2016年,中国的苏-30MKK战斗机进行了数次实弹战备巡航,其所使用的导弹正是中国自行生产生产“霹雳-12”空空导弹。此前也有照片显示,中国的苏-30MKK曾经挂载过KG600电子干扰压制吊舱。根据这两个外挂武器的分析,显示出中国已经可以把自行国产的武器装备搭载到了俄罗斯原版的战斗机上。由于俄罗斯的苏霍伊集团很早就对外表示,由于苏-30系列战斗机采用了模拟和数字式航电系统,用户自行改装难度极大,而且并未接到过中国的改装需求。所以,中国的苏-30MKK的国产化武器加装,是通过中国自行研究完成的。这可能是中国已经更换过苏-30MKK飞控系统的证据之一,但是更换飞控和火控系统难度很大,因此中国可能采用了一种折中方案:采用“外挂”模式加挂中国国产的武器系统。
如果能够采用同样模式 集成苏-35 无疑将会极大的提升苏-35跟中国空军的体系融合能力
所谓“外挂”模式,很类似于大家在电脑玩游戏时候,使用的一种辅助程序。并不破坏原有程序,只需要完成特定功能即可。由于中国自己就具备了针对苏-30MKK航电维护能力,所以摸清苏-30MKK飞控、火控系统对外接口和参数,都没有问题。在这基础上,加挂中国自行研发的信号转换系统和辅助控制界面,再加挂中国自己的武器,就可以实现对俄式战机的国产化武器的使用,只需要机载雷达能够提供对目标的持续跟踪扫描参数即可。这种模式开发成本低,开发周期也相对较短,非常适合中国改进苏-35战斗机。不过,由于俄罗斯已经有了相关经验,可能会在苏-35飞控和火控系统上进行更多的屏蔽设置。不过,只要是人为设置的障碍就必然能够破除,剩下就需要看花费时间多少了。
印度在苏系装备和武器结合过程中 是个典型的“反面教材”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能够在2-3年的时间内完成苏-35国产化武器的加挂,仍然能够确保苏-35战斗机在中国的中长期使用。但是,这样的改进也就中国、以色列等这样具备自主航电系统开发的国家能够完成。印度空军就是最典型的反面教材!印度也有自行研发的先进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阿斯特拉”(ASTRA),这一武器名称在梵语中的意思就是“远程投掷武器”,可见印度对于其殷切期待。理论来说,这种导弹射程可达110公里,4.5马赫,具备末端主动雷达和中部数据链交互能力,而且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由印度国内“自行”研发,计划安装到米格-29和“光辉”战斗机上。不过,一直到2015年才成功从印度苏-30MKI战斗机上进行发射,距离2003年印度首次从陆基系统上发射“阿斯特拉”导弹,已经过去了12年!
12年时间 印度都在干什么呢?走了不少弯路
这其中为何拖这么久呢?答案非常简单,当印度意识到“光辉”战斗机不断延期是必然的时候,从2009年开始,组织全部力量开始把“阿斯特拉”导弹集成到苏-30MKI战斗机和幻影-2000战斗机上。但是到了2012年,作为“软件外包大国”的印度却只能放弃国内自主集成的要求,转而求助俄罗斯和法国原厂,提出需求修改飞控和火控系统,使印度战机能够使用印度自行国产导弹,当然得加钱。这才有了2015年的成功试射。这一个反面案例同样点明了两个关键点:不经过原厂的技术支持,连印度这样的“软件大国”都搞不定复杂的飞控和火控系统外挂问题;另外一点就说印度虽然实现了苏-30MKI的国产化组装,可核心仍然被俄罗斯人死死攥住。
光辉战斗机跟这个“阿斯特拉”导弹 其实都是印度的“鸡肋” 都留了一堆问题需要改进
不过,印度似乎并不以为然,甚至反而认为国际合作这条路很适合印度!在2016年10月12日,印度国防部对外宣布,已经向全球的战机制造商发出邀请,一项新的战斗机竞标项目正在酝酿中,用以取代米格-21战斗机。印度难道没吃够“自产”苏-30MKI的亏?还继续走国际合作的路线。虽然,俄罗斯的苏霍伊集团一直都在对印度推销自己的苏-35战斗机,不过印度国防部长帕里卡尔明确表示自己的苏-30MKI性能上不输于苏-35战斗机,而且印度的飞行员也非常优秀,根本不用为周边购买苏-35而担心。但是,印度自己的“国产”导弹很快就来给印度找麻烦了。在2016年12月7日,印度空军试装的“阿斯特拉”导弹在测试飞行中,发动机突然关机,导弹自由落体坠毁在沙滩上并发生爆炸...这到底是飞机的问题还是导弹问题,俄罗斯和印度已经展开了拉锯战。自己国产的空空导弹都搞不定,印度还能搞定新战斗机吗?没有新战斗机,现有战机能够跟拥有歼-20和苏-35的中国空军形成均势吗?印度的世界,确实不是一般人能读懂。(全球局势战略纵横公众微信号:zhanluezong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