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康石石
做艺术留学,更做艺术教育
51好读  ›  专栏  ›  康石石

我跨专业成功保研清华大学啦!

康石石  · 公众号  · 艺术  · 2025-02-10 23:00

正文



写在前面的话

“知识的价值在于分享”,一直是康石石个人信奉的一句话,也是指引康石石个人实践的一句话。特此为艺术生开放 周三“艺术升学知识共享”栏目 ,每周三将邀请一位艺术&设计领域业内人士或学生进行个人分享,集合大家的艺术设计认知与艺术升学经验,为艺术与设计的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信息交流机会。

分享你的艺术升学体验,请联系文末二维码




本期分享人: L同学



H·ART 24届学员

本科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信息系(造型方向)

成功保研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信息设计(交叉学科)



在分享我的保研心得之前,先说一下我可是康老师的老粉!


从高中开始,在知乎上刷到康老师回答艺术与设计相关的问题, 满满的干货贴让我关注至今,已经是第123456个年头啦~


因此, 在大三决定跨专业保研后,我找到了康老师 。↓↓↓



01

0→1,跨专业完成作品集


说起跨专业这事,大家可以理解成我本科是学 纯艺 的,课程作业既不需要考虑目标用户,也不需要调研市场需求,总体只需根据自身的兴趣灵感, 完成水彩、素描等不同媒介的艺术创作。


特别是大一大二的那两年,没什么升学压力,加上我们学校的选修课程非常丰富,我穿梭在各个学院, 积累了不少跨学科的内容 ,比如 哲学、人文社科、医疗 等等。



原本是希望能为我的画面创作带来更多灵感,没成想有次接触到不同专业对色彩的思辨,像我们纯艺的学生将色彩理解成调色板上的颜料或是纸张上的笔触,而工程专业的同学却解释色彩也可以是色域空间中的特定函数。这么看来, “技术+艺术”的跨领域专业好像更符合我对未来研究的想象。


因此,在大三准备保研材料的时候, 我决定跨保信息设计(交叉学科)



不过, 决定跨专业和完成一本交叉学科的作品集是两码事 。比方从浅层面分析信息设计,它是由清华的美术学院和计算机系联合办学,但我当时既不懂设计,也不会编程:)


再比方从深层面了解信息设计,学长学姐们做的大多是 界面设计、新媒体、可视化、装置 等领域的项目,也可以简单概括成 交互设计 。但我当时除了看过相关案例,却完全不懂作品集的制作流程:)



顺利完成我人生中的第一个 交互设计项目,还要 感谢H·ART主带和何老师带我从0开始!~


记得那个时候主带老师带我 从怎么做思维导图开始 到怎么在一个兴趣点下继续做灵感分支、考察那些灵感的可行性 ,一直到最后 得出选题、学习设计思维、完成完整的设计流程,他都辅导的相当详细 (并且推免面试也是主带辅导我的!!!


再配合 何老师对工业设计领域更加精通,辅导我项目中产品的外观设计 。最后这个辅助治疗的项目, 一部分由产设相关的器具设计组成,另一部分由APP设计、智能头环设计组成 ,完成交互闭环。


作品集项目(部分)



02

清华推免全流程,

作品集&面试是重中之重


其实,我跨专业准备作品集的那段时间非常煎熬,反倒是 清华的推免流程比较“简单”


因为信息设计(交叉学科)没有保研夏令营这项流程,所以我们本校的同学主要就是评估好自己的 绩点成绩、作品集质量,并连同个人简历等材料一并提交 ,然后只需等待面邀结果,参加保研面试即可。


换句话说, 在大家绩点成绩拉不开差距、作品集各有各的优秀时,面试表现是推免上岸的关键环节。



像我参加面试时,导师们问过这么几个问题:


其一,针对我上述提到的辅助治疗项目,项目背景与医疗话题相关,导师向我提问了 相关的神经生物学原理、如何通过器具设计辅助治疗疾病等问题。 而我就这个疾病的形成原因、通过设计手段干预疾病形成等方面做了解答。


能看得出交叉学科的导师们自身涉猎面非常广泛,或许他们是希望通过这一问题 考察我对作品集项目的研究深度、以及日常兴趣面有哪些 。好在我大一大二没少去医学院上选修课才能顺畅应答下来,而如果是大家在作品集中涉及到平常比较陌生的话题,就必须提前深挖调研资料,以防面试卡壳了。


作品集项目(部分)


其二,还是针对同一个项目,导师向我提问 如何实现APP和智能头环的串口通信,以及一些编程、代码逻辑相关的问题。


其三,导师们还询问了 项目中相关的电路该如何连接等。


作品集项目(部分)


总的来说, 清美信息设计(交叉学科)的面试提问主要围绕大家提交的作品集项目展开,且非常注重学生的设计能力和技术能力 。像我作品集中的五六个项目都是一边做设计创新,一边用编程做实现,其中有个小组项目用到的软工含量非常高,我负责的APP和UI前段/后端部分, 完成后能直接帮助APP落地


因此,如果有对该专业感兴趣的学弟学妹,在打磨作品集和设计能力的同时,千万别忽略在技术领域也要多给自己充电哦~



03

上岸清华的实用小Tips,来咯


前面提到我是大三才决定并开始准备保研的,虽然整体准备时间不算很长,一方面因为我的绩点成绩一直不错, 能够拿到本校保研名额 ,另一方面是借了我 提前积累了大量跨学科知识 的光。


但是准备跨保的这一年里,列学习计划表和熬夜仍是家常便饭,绝大多数时候恨不得把一天掰成两天用,所以“赶早不赶晚”这话真不是没有道理, 有升学想法的同学们最好还是早规划、早准备。


以为自己喝了白兰就可以不摆烂.jpeg


另外,前几天采访老师问到我的保研心得,我浅浅整理了两点自认为比较重要的,分别是:


针对保研清美的同学来说 ,我们学校是“ 绝对的GPA主义 ”,像我们本校学生想要获得保研名额,一般情况下就是看排名,然后在一定的排名范围内 考察大家提交的作品集、个人简历等材料质量是否过硬。


而对于外校的同学想要保研清美,学校的要求可能还会更加苛刻,除了名列前茅的成绩,大家最好还可以把 竞赛获奖、论文、专利 等软实力准备一下,一方面能折算进你本校的综合成绩里, 给获得外保资格加上双重保险 ,另一方面也能 作为一种学术背提,给我们学校导师留下好印象 ,一举多得。



针对保研清美信息设计(交叉学科)的同学来说 ,前面提到过需要掌握 设计和技术 两个领域的能力,但也需要注意在作品集中体现出你更感兴趣的细分方向。


比如该专业的研究方向中有研究 图形学 的导师,那么你可以 通过游戏设计展现你在该领域的相关了解和研究 ;有 人机交互 方向,那你除了展现 设计+软工能力 ,还需提前储备 硬件编程能力 ;有 视觉 方向,除了考察你的 图像/视频处理、数字媒体技术 ,大家还需学习 计算机视觉 方面的内容;以及还有 数字化、工业设计、多媒体计算、流媒体、嵌入式媒体 等方向...



当然, 我们在完成作品集项目的过程,也是学习这些交叉学科知识的过程。 而如果是想要让作品集完成的更加顺利,更受导师青睐的话,不妨利用平常碎片时间提前积累起来~


最后, 大家都来接好运哦,祝各位学弟学妹们也都上岸梦校!~



如果你还 有关于 保研、 作品集创作、背景提升 等问题,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康石石老师: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



  • 问留学:

  • 申请国家+院校+专业+个人情况


  • 问保研/博士深造:

  • 申请院校+专业+个人情况


  • 问求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