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知识的价值在于分享”,一直是康石石个人信奉的一句话,也是指引康石石个人实践的一句话。特此为艺术生开放
周三“艺术升学知识共享”栏目
,每周三将邀请一位艺术&设计领域业内人士或学生进行个人分享,集合大家的艺术设计认知与艺术升学经验,为艺术与设计的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信息交流机会。
分享你的艺术升学体验,请联系文末二维码
本期分享人:
L同学
H·ART 24届学员
本科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信息系(造型方向)
成功保研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信息设计(交叉学科)
在分享我的保研心得之前,先说一下我可是康老师的老粉!
从高中开始,在知乎上刷到康老师回答艺术与设计相关的问题,
满满的干货贴让我关注至今,已经是第123456个年头啦~
因此,
在大三决定跨专业保研后,我找到了康老师
。↓↓↓
01
0→1,跨专业完成作品集
说起跨专业这事,大家可以理解成我本科是学
纯艺
的,课程作业既不需要考虑目标用户,也不需要调研市场需求,总体只需根据自身的兴趣灵感,
完成水彩、素描等不同媒介的艺术创作。
特别是大一大二的那两年,没什么升学压力,加上我们学校的选修课程非常丰富,我穿梭在各个学院,
积累了不少跨学科的内容
,比如
哲学、人文社科、医疗
等等。
原本是希望能为我的画面创作带来更多灵感,没成想有次接触到不同专业对色彩的思辨,像我们纯艺的学生将色彩理解成调色板上的颜料或是纸张上的笔触,而工程专业的同学却解释色彩也可以是色域空间中的特定函数。这么看来,
“技术+艺术”的跨领域专业好像更符合我对未来研究的想象。
因此,在大三准备保研材料的时候,
我决定跨保信息设计(交叉学科)
。
不过,
决定跨专业和完成一本交叉学科的作品集是两码事
。比方从浅层面分析信息设计,它是由清华的美术学院和计算机系联合办学,但我当时既不懂设计,也不会编程:)
再比方从深层面了解信息设计,学长学姐们做的大多是
界面设计、新媒体、可视化、装置
等领域的项目,也可以简单概括成
交互设计
。但我当时除了看过相关案例,却完全不懂作品集的制作流程:)
顺利完成我人生中的第一个
交互设计项目,还要
感谢H·ART主带和何老师带我从0开始!~
记得那个时候主带老师带我
从怎么做思维导图开始
,
到怎么在一个兴趣点下继续做灵感分支、考察那些灵感的可行性
,一直到最后
得出选题、学习设计思维、完成完整的设计流程,他都辅导的相当详细
。
(并且推免面试也是主带辅导我的!!!
再配合
何老师对工业设计领域更加精通,辅导我项目中产品的外观设计
。最后这个辅助治疗的项目,
一部分由产设相关的器具设计组成,另一部分由APP设计、智能头环设计组成
,完成交互闭环。
作品集项目(部分)
02
清华推免全流程,
作品集&面试是重中之重
其实,我跨专业准备作品集的那段时间非常煎熬,反倒是
清华的推免流程比较“简单”
。
因为信息设计(交叉学科)没有保研夏令营这项流程,所以我们本校的同学主要就是评估好自己的
绩点成绩、作品集质量,并连同个人简历等材料一并提交
,然后只需等待面邀结果,参加保研面试即可。
换句话说,
在大家绩点成绩拉不开差距、作品集各有各的优秀时,面试表现是推免上岸的关键环节。
像我参加面试时,导师们问过这么几个问题:
其一,针对我上述提到的辅助治疗项目,项目背景与医疗话题相关,导师向我提问了
相关的神经生物学原理、如何通过器具设计辅助治疗疾病等问题。
而我就这个疾病的形成原因、通过设计手段干预疾病形成等方面做了解答。
能看得出交叉学科的导师们自身涉猎面非常广泛,或许他们是希望通过这一问题
考察我对作品集项目的研究深度、以及日常兴趣面有哪些
。好在我大一大二没少去医学院上选修课才能顺畅应答下来,而如果是大家在作品集中涉及到平常比较陌生的话题,就必须提前深挖调研资料,以防面试卡壳了。
作品集项目(部分)
其二,还是针对同一个项目,导师向我提问
如何实现APP和智能头环的串口通信,以及一些编程、代码逻辑相关的问题。
其三,导师们还询问了
项目中相关的电路该如何连接等。
作品集项目(部分)
总的来说,
清美信息设计(交叉学科)的面试提问主要围绕大家提交的作品集项目展开,且非常注重学生的设计能力和技术能力
。像我作品集中的五六个项目都是一边做设计创新,一边用编程做实现,其中有个小组项目用到的软工含量非常高,我负责的APP和UI前段/后端部分,
完成后能直接帮助APP落地
。
因此,如果有对该专业感兴趣的学弟学妹,在打磨作品集和设计能力的同时,千万别忽略在技术领域也要多给自己充电哦~
03
上岸清华的实用小Tips,来咯
前面提到我是大三才决定并开始准备保研的,虽然整体准备时间不算很长,一方面因为我的绩点成绩一直不错,
能够拿到本校保研名额
,另一方面是借了我
提前积累了大量跨学科知识
的光。
但是准备跨保的这一年里,列学习计划表和熬夜仍是家常便饭,绝大多数时候恨不得把一天掰成两天用,所以“赶早不赶晚”这话真不是没有道理,
有升学想法的同学们最好还是早规划、早准备。
以为自己喝了白兰就可以不摆烂.jpeg
另外,前几天采访老师问到我的保研心得,我浅浅整理了两点自认为比较重要的,分别是:
☆
针对保研清美的同学来说
,我们学校是“
绝对的GPA主义
”,像我们本校学生想要获得保研名额,一般情况下就是看排名,然后在一定的排名范围内
考察大家提交的作品集、个人简历等材料质量是否过硬。
而对于外校的同学想要保研清美,学校的要求可能还会更加苛刻,除了名列前茅的成绩,大家最好还可以把
竞赛获奖、论文、专利
等软实力准备一下,一方面能折算进你本校的综合成绩里,
给获得外保资格加上双重保险
,另一方面也能
作为一种学术背提,给我们学校导师留下好印象
,一举多得。
☆
针对保研清美信息设计(交叉学科)的同学来说
,前面提到过需要掌握
设计和技术
两个领域的能力,但也需要注意在作品集中体现出你更感兴趣的细分方向。
比如该专业的研究方向中有研究
图形学
的导师,那么你可以
通过游戏设计展现你在该领域的相关了解和研究
;有
人机交互
方向,那你除了展现
设计+软工能力
,还需提前储备
硬件编程能力
;有
视觉
方向,除了考察你的
图像/视频处理、数字媒体技术
,大家还需学习
计算机视觉
方面的内容;以及还有
数字化、工业设计、多媒体计算、流媒体、嵌入式媒体
等方向...
当然,
我们在完成作品集项目的过程,也是学习这些交叉学科知识的过程。
而如果是想要让作品集完成的更加顺利,更受导师青睐的话,不妨利用平常碎片时间提前积累起来~
最后,
大家都来接好运哦,祝各位学弟学妹们也都上岸梦校!~
如果你还
有关于
保研、
作品集创作、背景提升
等问题,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康石石老师: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