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三十年代起,翁老陆续在当时的《剧学月刊》、《戏剧月刊》、《三六九画报》、《立言画刊》、《北平晨报》、《新民报》上,撰写介绍、阐述脸谱产生、地位、性能、分类以及勾法的文章,影响甚广,声誉鹊起。在著述中,在广泛分析众多谱式并深入探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脸谱艺术的演变,总结脸谱艺术的规律,第一次按照汉字 “六书”的体例,提出脸谱 “五性”说。并完善了戏曲脸谱分类方法,将向来难于统一的脸谱门类科学地划分为整脸、三块瓦脸、花三块瓦脸、六分脸、十字门脸、元宝脸等共十六种;进而阐明了脸谱构图的“主、副、实、界、衬”五色。翁老的这些研究成果,从脸谱的内涵、分类、构图三个方面充实了脸谱艺术理论,并使脸谱由一种舞台化妆技巧,真正升华为一门系统研究的学问。
此外,为了使大家更直观地辨识京剧脸谱,翁老还巧用“遥条辙”总结出【脸谱色彩口诀】:“红忠,紫孝,黑正,粉老,水白奸邪,油白狂傲;黄狠,灰贪,蓝勇,绿暴,神佛精灵,金银普照。”简明扼要,一目了然。再有,翁老还匠心独运的探讨出焦赞、张飞等人物,以主色“通天黑”代表“黑脸”的立体结构,为梨园界推重和仿效。
可惜的是,翁老数十年来收藏的脸谱珍品,俱在十年浩劫中灰飞烟灭,毁散殆尽。可喜的是,学苑出版社潘占伟兄,独具慧眼地将翁老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手绘的四函《偶虹室秘藏脸谱》,颇费周折的复制出来,准备精印传播。又承江洵先生不惮繁难,历经几番寒暑,对每幅脸谱进行了考证阐释,使这部不啻“敦煌藏经洞宝笈”的脸谱珍籍重光菊圃,传承梨园。
翁老当堪慰,遗珍盛世传。今假学苑出版社旗下“梨园精舍”公号,选粹部分翁老手绘《偶虹室秘藏脸谱》图谱,并配上江洵先生与之相应的文字注释,先期揭开该书面纱一角,以飨广大脸谱同好和戏迷朋友。我相信,随着翁老更多尚存世间手绘脸谱,以及数十年积累而大成的翁氏脸谱理论体系,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必将会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传播和研究!
翁老《偶虹室秘藏脸谱》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