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东奥中级会计职称
第一时间掌握中级考试动态、考点、方法,轻松过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马靖昊说会计  ·  庞氏分红、庞氏利息、庞氏工资! ·  2 天前  
会计雅苑  ·  伪造与某CPA劳动合同,拼贴其CPA章及个人 ... ·  3 天前  
会计雅苑  ·  入股价格未确定能否认定股份支付已授予?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东奥中级会计职称

21年《中级会计实务》高频知识点汇总(十三)

东奥中级会计职称  · 公众号  · 财务  · 2021-06-01 18:29

正文


为了帮助大家高效备考,奥奥特整理了《中级会计实务》科目必备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周一至周五每天更新一个科目的一章知识点。


接下来学习《中级会计实务》第九章的内容。



职工薪酬的内容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


职工薪酬主要包括 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职工,是指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也包括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


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但向企业所提供服务与职工所提供服务类似的人员,也属于职工的范畴,包括通过企业与劳务中介公司签订用工合同而向企业提供服务的人员。


1、短期薪酬


短期薪酬,是指企业预期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后 十二个月 内将全部予以支付的职工薪酬,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除外。


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属于辞退福利的范畴。


短期薪酬主要包括:


(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2)职工福利费;

(3)医疗保险费和工伤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

(4)住房公积金;

(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6)短期带薪缺勤;

(7)短期利润分享计划;

(8)其他短期薪酬。


2、离职后福利


离职后福利,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在职工退休或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和福利,属于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的除外。


3、辞退福利


辞退福利,是指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职工的补偿。


4、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其他长期职工福利,是指除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之外所有的职工薪酬,包括长期带薪缺勤、长期残疾福利、长期利润分享计划等。



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


一、短期薪酬


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实际发生的短期薪酬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其他会计准则要求或允许计入资产成本的除外。


1、一般短期薪酬的确认和计量


(1)货币性短期薪酬


借:生产成本(生产工人)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人员)

销售费用(销售人员)

在建工程(基建人员)

研发支出(研发人员)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职工福利

——社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

——工会经费

——职工教育经费等


(2)以自产产品或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


①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


1)决定发放非货币性福利


借: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在建工程

研发支出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2)将自产产品实际发放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②以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


a.购入时

借:库存商品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b.决定发放非货币性福利时

借: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在建工程

研发支出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c.发放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提示】如果在产品购进之前有明确的目的是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进项税额可不作抵扣,直接计入资产成本,发放时则不用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2、短期带薪缺勤的确认和计量


带薪缺勤应当分为累积带薪缺勤和非累积带薪缺勤两类。


(1)累积带薪缺勤


累积带薪缺勤是指带薪权利可以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可以在未来期间使用。


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服务从而增加了其未来享有的带薪缺勤权利时,确认与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并以累积未行使权利而增加的预期支付金额计量。


(2)非累积带薪缺勤


非累积带薪缺勤是指带薪权利不能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将予以取消,并且职工离开企业时也无权获得现金支付。


企业应当在职工实际发生缺勤的会计期间确认与非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


二、离职后福利


离职后福利计划,是指企业与职工就离职后福利达成的协议,或者企业为向职工提供离职后福利制定的规章或办法等。


企业应当按照企业承担的风险和义务情况,将离职后福利计划分类为 设定提存计划 设定受益计划 两种类型。


设定提存计划,是指企业向单独主体(如基金等)缴存固定费用后,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


对于设定提存计划,企业应当根据在资产负债表日为换取职工在会计期间提供的服务而应向单独主体缴存的提存金,确认为职工薪酬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根据设定提存计划,预期不会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结束后 12个月内 支付全部应缴存金额的,企业应当参照规定的折现率,将全部应缴存金额以折现后的金额计量应付职工薪酬。


三、辞退福利


企业向职工提供辞退福利的,应当在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因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所提供的辞退福利时、企业确认涉及支付辞退福利的重组相关的成本或费用时两者孰早日,确认辞退福利产生的职工薪酬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对于辞退福利预期在年度报告期间期末后 十二个月 内不能完全支付的辞退福利,企业应当适用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相关规定。


对于职工虽然没有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但未来不再为企业提供服务,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企业承诺提供实质上具有辞退福利性质的经济补偿的


如发生 “内退” 的情况,在其正式退休日期之前应当比照辞退福利处理,在其正式退休日期之后,应当按照离职后福利处理。


实施职工内部退休计划的,企业应当比照辞退福利处理。在内退计划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规定的确认条件时,企业应当按照内退计划规定,将自职工停止提供服务日至正常退休日期间、企业拟支付的内退职工工资和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等。


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不能在职工内退后各期分期确认因支付内退职工工资和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等产生的义务。


四、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企业向职工提供的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符合设定提存计划条件的,应当按照设定提存计划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企业向职工提供的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符合设定受益计划条件的,企业应当按照设定受益计划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中级备考时间紧压力大,必备干货不容错过!点击关注公众号回复对应 关键词 即可领取!

1.100天学习计划表 | 关键词: 百日冲刺

2.最新最全【分录+法条+公式】| 关键词: 必过

3.中级会计备考全攻略 | 关键词: 中级攻略


PS:不要回复错别字哦!如果不能弹出链接,请先取消关注再重新关注试试!~



借款费用的确认


一、确认原则


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成本;


其他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 一年或一年以上 )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


二、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


借款费用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范围既包括专门借款,也包括 一般借款


其中,对于一般借款,只有在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占用了一般借款时,才应将与一般借款相关的借款费用资本化;


否则,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三、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的确定


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是指从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时点到停止资本化时点的期间,但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的期间不包括在内。


只有发生在资本化期间内的借款费用,才允许资本化,它是借款费用确认和计量的重要前提。


1、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的时点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借款费用才能开始资本化:


借款费用允许开始资本化必须 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即资产支出已经发生、借款费用已经发生、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


(1)资产支出已经发生的判断


资产支出包括以支付现金、转移非现金资产和承担带息债务形式所发生的支出。


支付现金 ,是指用货币资金支付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支出。


转移非现金资产 ,是指企业将自己的非现金资产直接用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


承担带息债务 ,是指企业为了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承担的带息应付款项。


企业以赊购方式购买这些物资所产生的债务可能带息,也可能不带息。


如果企业赊购这些物资承担的是不带息债务,就不应当将购买价款计入资产支出,因为该债务在偿付前不需要承担利息,也没有占用借款资金。


企业只有等到实际偿付债务,发生了资源流出时,才能将其作为资产支出。如果企业赊购物资承担的是带息债务,企业要为这笔债务付出代价,支付利息,与企业向银行借入款项用以支付资产支出在性质上是一致的。


企业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承担的带息债务应当作为资产支出,当该带息债务发生时,视同资产支出已经发生。


(2)借款费用已经发生的判断


借款费用已经发生,是指企业已经发生了因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专门借入款项的借款费用,或者占用了一般借款的借款费用。


(3)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


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是指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实体建造或者生产工作已经开始,如主体设备的安装、厂房的实际开工建造等。


它不包括仅仅持有资产但没有发生为改变资产形态而进行的实质上的建造或者生产活动。


企业只有在上述三个条件同时满足的情况下,有关借款费用才可开始资本化,只要其中有一个条件没有满足,借款费用就不能开始资本化。


2、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时点的确定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 3个月 的,应当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


在中断期间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直至购建或者生产活动重新开始。


但是,如果中断是使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必要的程序,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继续资本化。


图片来源:东奥会计在线


3、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时点的确定


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时,借款费用应当停止资本化。


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之后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 当期损益


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可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1)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实体建造(包括安装)或者生产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或者实质上已经完成。


(2)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与设计要求、合同规定或者生产要求相符或者基本相符,即使有极个别与设计、合同或者生产要求不相符的地方,也不影响其正常使用或者销售。


(3)继续发生在所购建或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上的支出金额很少或者几乎不再发生。


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需要试生产或者试运行的,在试生产结果表明资产能够正常生产出合格产品、或者试运行结果表明资产能够正常运转或者营业时,应当认为该资产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



借款费用的计量


1、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的确定


在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内,每一会计期间的利息(包括折价或溢价的摊销)资本化金额,应当按照下列方法确定:


(1)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借入专门借款的,应当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


【提示】 对专门借款而言,资本化期间的借款费用全部资本化,费用化期间的借款费用全部费用化。


对费用化金额的计算可比照资本化金额的计算方式处理,即费用化期间的利息费用减去费用化期间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


(2)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了一般借款的,企业应当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