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十点
懂孩子更懂妈妈,陪伴200万宝妈一起成长
51好读  ›  专栏  ›  小十点

景区里,亲眼目睹一个孩子变自卑的全过程:父母的穷人思维,养不出内心富足的孩子

小十点  · 公众号  · 心理学 教育  · 2024-10-06 16:30

正文

作者 | 主创团 桃子妈

本文首发小十点


假期带孩子去旅行,在景区门口看到这样一幕:


排在我前面的一对父母,偷偷交代儿子:“等下检票问你多高,你就说1米1。”


孩子满脸疑惑地问为什么。


男孩爸爸一巴掌呼到他头上,“你傻啊,这样你就不用买票了!待会你缩点脖子,弓着点腰。”


男孩不情不愿,但又拗不过父母,只好同意。


后来,到了他们一家人,检票员发现男孩超过了1米1,便要求家长补票。


男孩妈妈据理力争,“我儿子才6岁呢,你这个机器误差也太大了。”


而一边的爸爸则扯着儿子的胳膊,“别傻站着,快跑进去……”


整个过程,男孩低着头,涨红了脸,完全不知所措。



家长带孩子逃票的行为,我们身边已经司空见惯。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这种看似节约钱的事,只会给孩子打上“穷人”的烙印。


这种贫穷不是物质、金钱、外在的拮据,而是思想层面的贫瘠。


很赞同一句话:孩子脚下的路,始于父母。


很多时候,“穷人”思维都是通过父母投射到孩子身上,且代代相传下去。


有些家庭即使不缺钱,但身上的“穷气”,使得孩子难以培养出健康的内心富足感。


贪心鬼思维:只图蝇头小利


曾看过一个“家长带娃疯抢桔子”的新闻。


某地一辆载有32吨橘子的货车不小心发生了追尾事故,车上的橘子眼看着就要坏了。


司机只好把车停在附近,低价售卖橘子。


一开始,人们还井然有序,排着队给钱。


后面人流越来越多,不知是谁先开的头,开始哄抢,司机拦都拦不住。


其中不乏一些父母,他们带着自己孩子纷纷加入抢橘子的队伍。



或攀爬在车厢上,或手里捧着袋子,一个个特别开心。


看到这一幕,我深深吸了一口气,为这些家长不齿,更替他们孩子感到悲哀。


几袋橘子、几十块钱,看似占了大便宜,实则是省小钱,吃大亏。


父母不负责任的行为,最终都会反噬到孩子身上。


就像读大学时的一个室友。


小时候,她妈妈总带着她偷拿蹭吃超市的免费商品,大学后她经常蹭室友的牙膏、沐浴露、饭卡。


她身边朋友都开始孤立她,一直没有交到朋友。


后来大学毕业,有一次她偷拿超市里的一包纸被逮住了,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所以说,父母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中强大。


你是什么人,你的孩子就是什么人。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妈妈是超人》里的一个情节吗?


霍思燕带着嗯哼去喝咖啡,到了咖啡店后,霍思燕把一百块钱交给儿子去买。


嗯哼付完钱,顺手拿走了柜台上的曲奇饼干。


等嗯哼回来后,霍思燕发现儿子手上的饼干,连忙追问:“饼干你给钱了吗?!”


嗯哼却回答:“这个不用付钱!”


一向对儿子态度温和的霍思燕,脸色顿时板了起来。


嗯哼意识到自己好像做错了,于是快速跑回收银台,询问店员饼干是否需要收费。


俞敏洪曾说:


斤斤计较,爱占便宜的家庭,走不出胸怀博大的孩子。


我们很难在一个庸俗的家庭里面发现一个孩子有着高雅和大气。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若父母品行端,三观稳,不占不贪。


孩子必然在父母耳濡目染,不拘泥于蝇头小利,不囿于世俗、算计,内心才更富裕,人生才更广阔。


势利眼思维:只重短期收益


诺贝尔奖经济学奖《贫穷本质》中曾提出过一个颠覆性的发现:


穷人之所以深陷贫困,不是因为他们愚蠢或懒惰,而是他们脑海里根深蒂固的“贫穷思维”——追求眼前的确定性。


大家还记得10岁考入大学,13岁考上硕士,16岁攻读博士的神童张炘炀吗?


如今28岁的他,没有固定工作,卡上只有几千块钱,靠父母接济为主。


而这一切遭遇,离不开他父母的三次“改命”。


第一次改命,10岁那年。


张炘炀参加高考,并获得505分,达到了本科线。


如果复读,第二年一本院校定是张炘炀的囊中之物,哪怕是985、211,都有很大机会。


但张父张母却做了一个大家意想不到的决定:为了神童名号,让他报考了一所二本院校。



第二次改命,大三那年。


张炘炀本科导师非常欣赏他,建议其前往德国留学,并且还很贴心地帮他做好了留学事宜安排。


可这一切遭到张炘炀父母的反对,坚持要他留在国内考研。


于是,张炘炀只能留下,13岁那年,成为全国最小的研究生。


第三次改命,读研期间。


具有高眼光的张炘炀,让父母在北京购置一套房产。


那个时候,北京的房地产还没“起飞”,好地段也只要200万,张家完全负担得起。


可张父张母却犹犹豫豫,觉得没有必要,随后租了一套房子谎称买的,糊弄张炘炀。


最后,北京房价一路高飞,他们再也买不起了。



有人说,如果不是张炘炀父母,凭借着他这三次的任意一次,都能过上不一样人生。


如今,都被父母硬生生掐断了。


怪吗?怨吗?还是恨呢?


我们相信张炘炀的父母一定是爱他的,只是他们认知局限,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活生生控制了孩子本该起飞的一生。


其实,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并不少见。


安抚哭闹的孩子,选择给孩子买垃圾食品、游戏机等暂时止哭;


不愿意孩子继续上高中,只想让孩子早点挣钱养家;


不知道如何为孩子选专业,于是胡乱一填,还将70、80年代的落后观念强加到孩子的身上。



听过一个观点:物质上的贫穷不可怕,最怕认知贫瘠,目光短浅。


中科院基础教育研究院院长王金战也曾说:“父母的认知水平,决定了孩子的天花板。”


不怕家庭有多贫穷,只怕浅薄的眼光,限制儿女无限的未知。


如果你也想让孩子成为佼佼者,一定先要觉醒你的认知。


只有父母认知觉醒了,眼界开阔了,孩子人生的上升通道才能打开。


受害者思维:习惯性抱怨


微博上,有位up主称自己父母是“行走的乌云”。


他说:“从小到大,听到最多的就是父母的抱怨。”


妈妈每次和爸爸吵架,就会到他面前撒气,把怨气一股脑浇到她身上:


“哎,我当初嫁给谁也比你爸强,你也是个不省心的……”


“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和你爸离了……”


而up主爸爸呢,也非常喜欢抱怨。


平时在饭桌上,爸爸不是抱怨这个同事烦人,就是吐槽油价又贵了,骂骂咧咧十几分钟,导致他每次吃饭都非常痛苦。



用博主的话说就是:


“爸妈一直把自己活成了生活的受害者。每次他们开口,嘴唇一开一合,感觉每个字都快压在了自己身上。”


一开始,博主非常排斥父母每日的抱怨,后来他也“染”了爸妈的负能量,看问题都变得消极。


严重时,还想过自杀。


《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说:


“父母的言行举止,为孩子创造了独有的外在世界,在此基础上,孩子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


父母对待世界的态度,就是孩子对待世界的态度。


如果父母喜欢吐槽、不满,那孩子必定会活成负能量场。


爱抱怨的父母,总觉得生活不幸福,那么他们的孩子自然也感受不到幸福。



身边有个宝妈朋友就是如此。


生完孩子后,她一时间没找到工作,于是每天怨天尤人,沉溺于受害者的角色——


既说老公对她不够好,又嫌弃孩子不够听话,还吐槽企业不考虑她的处境,为什么不要她。


时间久了,她发现生活越来越不开心。


不但生活现状无法改变,还吸引了更多“烂事”——


孩子从小自卑敏感,唯唯诺诺;


丈夫不再和自己交心,夫妻关系越来越冷淡;


每天抱怨也无心提升自己,工作一直没有找到。


后来,她决定改变自己:


每天写日记、健身排出身上的郁气;


坚持每天说积极阳光的话语,比如“我真的很开心”、“生活其实很美好,继续加油”,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


培养一个小爱好,每次想抱怨或心情不好的时候,她就去插花。


半年下来,她心态越来越好,生活也越来越好,甚至凭借插花的底子,还找到一份插花师的工作。



有句话说:“事情压不垮人,但面对事情的态度可以。”


父母叹一口气,对孩子的影响其实是一座大山。


如果你也喜欢抱怨,借用一段威尔·鲍温在《不抱怨的世界》中的话:


如果不喜欢一件事,就改变那件事;


如果无法改变,就改变自己的态度。


不要抱怨。如果你是一个爱抱怨的人,一定要提醒自己:


少说抱怨的话,多将抱怨变成积极的建议,做好情绪管理。


为自己,也为孩子。



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维克在《终身成长》中写道:


决定人与人之间差异的,不是天赋,不是勤奋程度,而是思维模式。


作为父母,最重要的就是拆掉思维里的杂质,丢掉“贪”、“利”、“怨”。


父母越大气,越明朗,孩子越自信,越张扬。


当父母给孩子传递正能量时,孩子对生活才会充满热爱和希望。


点亮在看,与所有家长共勉!


十点读书开视频号啦!
金牌主播夏萌出镜,带你重读经典
从唐诗宋词到中外名著,短视频里学知识
欢迎点赞关注
本期解读:苏轼



-作者-


桃子妈,心理学深度爱好者,用心记录文章,为孩子们开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