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怪婆婆,睡过头了,没有及时叫我起床。”“我的餐具出门拿掉了,昨天妈妈洗了没放在餐盒里,妈妈太粗心了。”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小宇和小黄迟到了,他们正在值周老师面前极力为自己辩解,眼里满是委屈和不服,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有些同学家住得比你们还远,可是人家也没有迟到,你们为什么不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呢?”一旁的班主任马玲莉看在眼里,不禁陷入思考:为什么当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被“曝光”的时候,孩子们的反应大多是强烈的对抗、愤怒、屏蔽、憎恨、逃避,而不是坦然地面对呢?马玲莉思索着,单纯说教对孩子心灵的触动是短暂的,于是,马玲莉在班会课上组织大家一起玩了个小游戏……
“孩子们,我们来玩一个12345的游戏。当我喊一的时候,你们举左手,喊二的时候你们举右手,喊三的时候举双手,喊四拍拍手,喊五就不动。如果有人做错,得离开座位,当着大家面鞠躬,高声说‘对不起,我错了。’其他同学说‘加油!’”
游戏伊始,每个做错的孩子都会有些不好意思说“对不起,我错了。”这时,每当大声承认自己错误的孩子,马玲莉都会让同学们为他们大声喊“加油”,并送上热烈掌声。孩子们看到,明明做错了,大声认错竟还可以得到“表扬”,于是孩子们也越来越勇敢地喊出“对不起,我错了。”
看大家都能大胆喊出“对不起,我错了。”马玲莉组织同学们停止了游戏。“孩子们,做完这个小游戏,你们有什么收获吗?”“敢于认错也能得到表扬!”“我以后也要这么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
“孩子们都说得很好,老师为你们有这样的收获而感到高兴。”那节班会课,孩子们获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