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组织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巡礼走进五大城市,我们佛山就是其中之一。
昨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滋养精气神 增强城市活力》为主题,对佛山打造“志愿之城”以及弘扬“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进行了深入报道。此外,5月2日开始,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央媒就陆续刊播相关报道。
佛山为何能引起众多央媒的关注,在打造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佛山又是如何做的?下面就来感受一下,佛山这座制造业名城的文明升级之路!
这里不仅有着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更有着汇聚全体市民强大正能量的精神文明。
这里是南中国的经济重镇,是中国最重要的制造业城市之一,同时也是一座时时洋溢着爱和温情,处处体现文明新风的“大爱之城”“敬业之城”“乐善之城”“志愿之城”。
据了解,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这次在全国范围内仅选取了五座城市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巡礼,佛山名列其中。其它四座城市分别是上海、成都、包头和张家港。
2015年,佛山一市五区成功同创全国文明城市。进入“后创文”时代,佛山依然将文明创建工作摆在事关佛山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巩固提升创文成果,把“全国文明城市”的牌子擦得越来越亮。
创文由城市向镇村延伸
物质文明达到一定程度后,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明,成为佛山的必然和自觉。被视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佛山,始终以争创全国一流文明城市为目标,狠抓精神文明建设不放松。
物质文明达到一定程度后,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明,成为佛山的必然和自觉。被视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佛山,始终以争创全国一流文明城市为目标,狠抓精神文明建设不放松。正如市委书记鲁毅接受央媒采访时所言,尽管佛山“一市五区同创”,在2015年2月成功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但对于佛山而言,文明城市创建永无止境。
佛山文明城市创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通过系统的统筹规划来提升城市文明水平。相比大多数城市在数百平方公里的核心城区创文的做法,佛山选择了罕见的“五区同创”,涉及面积达3800平方公里。与此同时,佛山还启动了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与佛山城市升级一同部署,同步推进。
佛山的指向十分清晰,就是要从软硬件两个方面同时着手,系统提升城市的水平,改变人们对佛山是一个单纯的工业城市、制造业城市的印象,增强人们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和对人才的吸引力。
五年城市升级,五年华美蝶变。得益于城市升级奠定的坚实基础,佛山城市发展站上了更高的历史起点。今天的佛山,如何在传承中创新,实现从城市升级向城市治理现代化大跨越?城市升级的成果,如何由城市向乡村延伸,打造城乡更加协调的现代都市?
鲁毅曾多次强调:“没有镇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佛山这座城市的现代化。”继统筹推动城市治理、特色小镇建设、五好新农村、古村活化等工作之后,今年初,佛山以“书记重点工作推进会”的形式,宣布两年内全力启动建设首批110个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服务优的美丽文明示范村居。
逢简水乡,锦鲤江畔,水资源以及水环境极优。绕村居水道达十公里有余,辖区水道达28公里之多。水光接天,碧波荡漾,曲折迂回有不尽之感觉。
相较于古村落活化、五好新村居强调硬件建设,佛山美丽文明村居建设更强调文明文化的植入,强调人的素质提升,让村居文明文化这一软件处处可视可感。
例如,要求综合运用诗词、楹联、典故、戏曲、家训等文化内容和文化样式,通过雕塑、墙绘、剪纸、陶艺、绿化造型等传统技艺手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生产生活之中。通过常态化开展弘扬“好家风好家训”活动、评选“星级文明农户”、寻找“最美家庭”等道德模范选树活动,推动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文海表示,建设美丽文明村居要突出本土特色,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路子。在落实“三美一优”建设要求的基础上,立足当地人文、资源、区位特点,打造特色村居,努力实现“一村居一品牌”。
禅城区紫南村头村是佛山首批古村活化示范村,村里环境再造,绿树成荫碧水长流。
一批仁善村、孝德村、志愿村等特色文明村居已经初具雏形。禅城区南庄镇紫南村近年来在村党委书记潘柱升的带领下,成功实现了由“落后村”向“明星村”的跨越,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十佳小康村”“广东名村”。紫南村以楹联、石刻、村史展览等形式生动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仁善紫南”品牌得到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的高度肯定。
狮山罗村“孝德文化节”每年一届、已坚持了十年,成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闪亮品牌。图为今年正月初九(2月5日),狮山罗村第十届“华兴之光”孝德文化节闭幕式暨千叟宴会现场。
南海区狮山罗村则连续10年举办孝德文化节,打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孝德湖公园,形成“孝感家庭,德化社会”的浓厚生活情景与氛围。而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的三水长岐村,则遵循“复古、活化”的总体思路,对古建筑、私塾祠堂等进行修旧如旧,恢复传统古巷,最大限度地保护古村落原始风貌。
美丽文明村居的建设,让生态文明和文化传承与新型城镇化结伴而行,让700多万佛山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也记得住乡愁。
四大特色品牌打造“正能量的海洋”
从城市到乡村,从生产车间到街头巷尾,从现实生活到网络空间,在佛山,到处都能感受到精神文明渗透至城市肌理的每一个细微之处。
一座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绝非只是枯燥的流水生产线。
从城市到乡村,从生产车间到街头巷尾,从现实生活到网络空间,在佛山,到处都能感受到精神文明渗透至城市肌理的每一个细微之处。
争创全国一流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佛山努力建设“广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区”,着力打造“大爱佛山”“敬业之城”“乐善之城”“志愿之城”四大特色品牌,让全市人民群众时时处处都能沐浴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阳光雨露,在耳濡目染中、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动佛山成为“汇聚和传递正能量的海洋”。
女护士刘茂英在上班途中救人
——这是一座人人行善乐善的大爱之城。
“最美女子”刘茂英、唐君尧街头紧急施救建筑工人;公交司机钟志斌、梁大新径直将突发疾病的乘客送往医院;佛山中医院医生李树成在国际航班上抢救突然昏倒的乘客;禅城民警杨洪谷在文华公园跳入湖中营救轻生女子……佛山不断涌现出来的一大批好人好事,滋养着佛山大爱,也见证着文明佛山的崛起。人性之美使城市充满光和热,人人行善让乐善佛山充满爱。
“宣传思想文化五进民企”启动仪式在美的集团公司员工村举办。
——这是一座爱岗诚信的敬业之城。
佛山以“宣传思想文化五进民企”引领民营企业核心价值观建设,2016年全年,“五进”民企活动共组织文化艺术进企业约500场(次),推动40家企业示范点的职工书屋、园区书屋全覆盖,建立核心价值观主题景观(厂区、车间、花园、厂道)20余处,有效推动了以敬业、诚信为重点的核心价值观融入企业生产和员工生活,涌现出一大批忠诚、敬业、坚守、奉献,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忠于职守的“老黄牛”,成为“佛山制造”的最强正能量。
对口扶贫凉山“爱心项目”推介发布会
——这是一座通济和谐的乐善之城。
市民不仅见义勇为,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存善心、做善事、行善举。从南方雪灾到汶川地震、雅安地震,每一次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佛山慈善机构总是门庭若市,自发前来捐款捐物的市民络绎不绝。市文明办和佛山传媒集团、市慈善会一起发起佛山携手凉山奔小康——对口扶贫协作爱心项目推介活动,全市各界纷纷响应号召,积极参与。佛山企业家们的乐善好施,也早已为世人熟知,杨国强、何享健以及佛山籍爱国华侨李兆基、郑裕彤等人福荫乡梓的善举皆成典范,一起共同构成佛山最美丽的文明乐善图景。
3月5日,2017年广东学雷锋全民志愿服务行动月集中行动日活动,在南海区西樵山碧玉广场举行。这是志愿者在活动现场为群众义务剪发。/佛山日报记者甘建华摄
——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志愿之城。
佛山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后,打造“志愿之城”成为乐善佛山前进的下一站。去年1月,佛山印发《佛山市建设“志愿者之城”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力争到2018年底志愿服务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如今佛山全市注册志愿者已超过77万人,累计志愿服务时数超过1400万小时,形成了一批具有鲜明佛山特色的“志愿社区”“志愿队伍”“志愿项目”。南海区桂城街道翠怡社区在全省全国率先探索志愿服务制度化,还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的肯定。
此外,佛山还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广泛刊播投放主题公益广告、建设主题文化公园,融入行通济、50公里徒步等人们广泛参与的群众性活动,开展“微文明”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文明餐桌、文明礼仪、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网络文明传播等5大文明风尚主题月活动,组织开展文明村居、文明公交、文明企业等系列大讨论活动,让文明之花开遍佛山各个角落。
挺起制造业城市的精神脊梁
“佛山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都是佛山这座城市坚挺的脊梁,是佛山推进供给侧机构性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成为中国制造业一线城市和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对标世界制造强国,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
精神文明的力量,赋予了这座制造业大市更加吸引人的魅力、更加蓬勃向上的活力,以及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现场演示
佛山是制造业大市,也是民营经济大市。民营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0%,民营工业占全市工业比重超过7成,民营经济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6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接近8成,佛山的民营企业家与300多万名产业工人为佛山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如何在挖掘和传承蕴藏于“佛山制造”当中强大的精神动力,是这座制造业名城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与担当。
这种强大的精神动力,正是“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佛山深切感受到了“工匠精神”和“新时期佛山企业家精神”对佛山这座制造业大市的重要意义。
制造业是佛山之根,匠心是佛山制造业之魂。根要坚持坚守,魂要锻造提升。
在市委书记鲁毅看来,“佛山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都是佛山这座城市坚挺的脊梁,是佛山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成为中国制造业一线城市和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对标世界制造强国,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
佛山首届“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会
去年3月份开始,佛山发起了寻找和宣传“大城工匠”活动,历时100天,最终选出了30名“佛山·大城工匠”。6月份,佛山召开了首届“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会,给予“佛山·大城工匠”全市最高礼遇和荣誉。佛山制定出台了《“佛山·大城工匠”评选和命名管理办法》,建立起弘扬工匠精神的制度化、常态化机制,以此推动“工匠精神”成为佛山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推动全市不断涌现出成千上万的“大城工匠”,培育出一批批的“大国工匠”,吸引全国、全世界的能工巧匠到佛山创造创业、安居乐业。
今年2月起,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与要求,佛山传媒又策划推出“大城脊梁——佛山企业家精神系列报道”,深入挖掘佛山企业家所具有的独特精神品质,探讨佛山企业家精神内涵,并将陆续通过挖掘宣传佛山知名企业家案例、邀请权威研究团队并举行企业、各界座谈会、研讨会、高峰论坛等形式,广泛开展“佛山企业家精神大讨论”,提炼形成新时期佛山企业家精神内涵,通过大力传承和弘扬新时期佛山企业家精神,让全社会尊重企业创造财富的主体作用、尊重企业家精神,让企业家在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不断增强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越来越多的“佛山·大城工匠”一起,努力为佛山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佛山早已深刻认识到,文明城市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息息相关,互相促进。
早在创文之初,佛山就坚持“以创文倒逼环境升级,以环境升级促进产业升级,以产业升级支撑环境升级,以环境升级推动城市文明程度提升”,形成良性循环,逐步形成“经济发展高增长、资源消耗低增长、污染环境负增长、城市文明程度大提升”的新型发展模式,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城市投资环境、企业发展环境。
而在产业转型升级进入深水区的当下,如何在企业内部同时激发企业家与员工强大的精神力量,使企业在思想上与党和政府同频共振,企业家始终坚守实体经济,不断开拓创新,企业员工发挥工匠精神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已经成为新时期佛山在继续深化创文的路上,一道时代的新命题。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推进广东佛山再创新局” 点击“阅读原文”有相关精彩H5↙↙
佛山发布编辑部
编辑:李慧
来源:佛山日报
图片来源:佛山新闻网、佛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