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本平台后,每天为您挖掘8篇历史史事
在大多數國人嚴重,晚清是壹個懦弱不堪壹擊的屈辱時代。但很少有人知道,作為清政府支柱的北洋水師竟然曾經到日本耀武揚威。說起來也挺諷刺,壹場嫖娼事件差點讓清朝毀滅日本海軍,但最終葬送了北洋水師。
北洋水師,或稱作北洋艦隊、北洋海軍,1888年正式成立。是中國建立的壹支近代化海軍艦隊,同時也是清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軍中實力最強、規模最大的壹支。主要軍艦大小共有25艘,輔助軍艦50艘,運輸船30艘,官兵4000余人。而當時日本海軍才剛剛起步,絕非中國海軍的對手。李鴻章壹念之差不僅沒有宣揚國威,反而最終挑起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最終讓北洋海軍身死人手。
長崎事件也稱鎮遠騷動,是1886年在北洋水師造訪日本長崎期間,中國水兵上岸購物與日本警察發生沖突所引發的壹系列問題。事件最終以雙方的妥協而不是清廷的單方面退讓收場,所以有人認為這是清廷在鴉片戰爭之後的第壹次外交勝利。但事件期間清朝制造電報密碼的方法泄露,使日本能在後來甲午中日戰爭時破譯清朝電報,是清朝的壹個重大損失。
列强逐鹿朝鲜半岛 北洋水师兵临城下
北洋水师平远号
1884年12月日本策動所謂的“甲申政變”,試圖推翻當時親清的朝鮮政府,替代清政府而成為朝鮮的保護國。英國為了防止俄國南下威脅其在華利益於1885年4月占領了朝鮮南端的巨文島,結果遭到俄國和日本的反對而作罷。1886年7月李鴻章接到袁世凱報告,說朝鮮有人謀劃聯俄防英,而俄國正在覬覦元山口外的永興灣。面對如此復雜的國際形勢,清政府深知壹旦朝鮮落入它國必將危及自身安全,於是命令丁汝昌和吳安康分別率領北、南洋水師前往朝鮮的永興灣壹帶巡防,借以展示清政府強大的海軍實力,制止敵國可能的侵略企圖。
鑒於鐵甲艦在作長途航行後,需回港塗油維護,加上1886年清廷的旅順軍港尚未完工,李鴻章遂決定由水師提督丁汝昌率鎮遠、定遠、威遠、濟遠四艦前往位於日本長崎的三菱造船所進行檢修,並展開對日本的“親善訪問”。這也是中國鐵甲艦隊的首次訪問日本。
水兵嫖妓冲突 日本卑躬屈膝
8月1日,北洋艦隊抵達長崎港,首次目睹來自中國的鐵甲巨艦的長崎市民擠滿了碼頭。望著威風凜凜的巨艦上龍旗高揚,人群中有了驚嘆、羨慕、憤懣的復雜情緒。1886年8月13日,日方邀請抵達長崎的北洋官兵登岸購物。壹些水兵卻違反軍紀,前往當地妓院尋樂且酗酒鬥毆。
聞訊趕來的警察平息了事端,多名情緒激動的清兵前往警署繼續鬧事。並以軍刀將壹名日本警察刺成重傷,肇事水兵也受了輕傷並被逮捕,不料軍艦上竟沖出400多人,直撲警察局而去,而艦上的12寸巨炮則調轉炮口,對準了長崎市區。這下日本可沒脾氣了,面對堅船利炮,只能乖乖的放人,還要道歉賠償。《長崎快報》對此作了報道,英國駐長崎領事也將事件寫進報告。李鴻章承認:“爭殺肇自妓樓,約束之疏,萬無可辭”,但又說:“弁兵登岸為狹邪遊生事,亦系恒情。即為統將約束不嚴,尚非不可當之重咎,自不必過為急飾也。”在李鴻章看來因嫖妓引起的沖突只能算是小事,但事態被擴大,終釀“長崎事件”。
1886年8月15日,李鴻章授意全艦隊放假壹天,並允許450名水兵自由觀光。雖然丁汝昌明令禁止水兵執軍械上岸。然而據日方記載許多水兵手執棍棒刀器,其中包括從日本古董店購買的日本刀,由於13日的糾紛所帶來的不滿,觀光很快演變為了械鬥。按日本記載數名水兵伏擊並殺死壹名警察。早有防備的警察數百名將水兵分割包圍,配合街邊市民展開石塊攻擊。事後統計顯示,水兵方面有5人死亡、44人受傷、5人失蹤(壹說10人死亡)。警察也被打死5人,30人受傷。而長崎市民亦有多人受傷。
日本赔礼道歉 清朝错失毁灭敌军良机
事件發生後,北洋水師群情激奮。有記載說,定遠等四艦迅速進入臨戰狀態,褪去炮衣,將炮口對準了長崎市區。總教習瑯威理甚至主張對日開戰:“即日行動,置日本海軍於不振之地。”當時日本海軍才剛剛起步,絕非中國海軍的對手。可是丁汝昌卻沒有下令開火,喪失了把日本海軍“扼殺在搖籃中”的機會。李鴻章得知“長崎事件”後很生氣,召見了日本駐天津領事波多野,語帶威脅地說:“……開啟戰端,並非難事。我兵船泊於貴國,艦體、槍炮堅不可摧,隨時可以投入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