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那个吴小明
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用户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京师心理大学堂  ·  朋友圈点赞少,我就特别难受,怎么办? | ... ·  3 天前  
简单心理  ·  「找咨询师聊」VS「找朋友聊」的3个区别 ·  2 天前  
陈忻儿童心理  ·  安全感和安全教育 ·  3 天前  
武志红  ·  一个人值不值得深交,看这1点就够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那个吴小明

从《再见爱人》看关系的本质,一切不稳定都是价值的缺失

那个吴小明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24-11-26 20:36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从营销人的角度分析了综艺节目《再见爱人》中嘉宾的争议,指出节目通过展示生活琐碎细节,引发观众对嘉宾的批评。文章认为节目中嘉宾的真实反应反映出价值要素的不匹配和不平衡是导致关系破裂的主要原因。通过利益价值、情绪价值和认知要素的分析,揭示了价值迭代和认知变化在关系中的重要性。最后强调了沟通的重要性,但关系的平衡最终取决于价值的平衡。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综艺节目《再见爱人》引发公众对嘉宾关系的关注。

节目通过放大生活细节,展示嘉宾间的矛盾和问题,引发观众讨论。

关键观点2: 价值要素的不匹配和不平衡是导致夫妻关系破裂的主要原因。

包括利益价值、生活功能、情绪价值以及认知要素的不平衡,导致夫妻关系的动荡。

关键观点3: 沟通在解决夫妻关系问题中的重要性。

沟通的目的是让双方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认知是否匹配,如果沟通无法解决问题,关系可能走向破裂。

关键观点4: 关系的平衡最终取决于价值的平衡。

节目中的嘉宾关系反映了价值平衡的重要性,包括经济利益、生活陪伴、情感支持等方面的平衡。


正文


最近饭局上,总是少不了谈论《再见爱人》这个综艺,从一个营销人的角度,这个节目其实蛮多表演成分的,但依然好看,因为相比电视剧,综艺的真实成分更大。
对照现实,你会发现,节目里的三对夫妻,其实在生活中还算相处得可以的,但为啥在网上,里面的一些嘉宾被骂上天呢?
因为节目把生活给放大了。
节目就像一个放大镜,把生活琐碎,家长里短,给放大了,让大家看到,生活中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矛盾,每一个行为,每一种处理方式,都用镜头的形式,把它们放大十倍百倍,展示在网上,接受大家的挑刺。
现实中,大多数批评杨子爹味、说留几手懒、笑麦琳笨的人,其实远不如人家的九牛一毛。 只是这些人相对他们另一半来说,问题更严重罢了。
因为问题的程度不一样,导致他们的关系失去了平衡,才会产生离婚的想法,所以才有这个节目。 他们中任何一个人,如果单身了,放到婚姻市场,都可能是被争夺的对象。
因此,我们没必要批评谁,嘲笑谁。
关系的本质,是动态匹配。 他们曾经因为平衡的需求,达成了匹配,如今进入了新的阶段,有人不变,有人退步,有人进步,有人原地踏步,因此产生了需求差,导致了关系进入动荡期。
要想回归稳定的关系,就得在三个要素上下功夫,重新形成平衡。
1
首先是价值要素。
它包括利益价值,比如赚钱,确保收入的来源和生活的安全感; 也包括生活功能,比如洗衣做饭遛娃。
节目里的留几手,在利益价值上与葛夕是不平衡的。 留几手曾经是大网红,赚钱就像印钞票一样,葛夕虽然也很优秀,但刚出来没多久,所以自然被留几手吸引了,形成了平衡。
但是一起生活之后,葛夕越来越能赚钱,生活也越来越丰富,而留几手,一直是下滑状态,也就是葛夕嘴里的“支棱不起来”,赚钱能力不如从前,与此同时,跟葛夕比,留几手在生活上的懒惰,也导致他在家庭功能里的缺失。
因此,两者是形成了需求落差的,这就是葛夕想离婚的根本原因。
另外一对夫妻,杨子,虽然赚钱能力看起来好像可以,但是他很少回家,总是不陪伴家人,也是生活功能的缺失,没法提供家庭利益价值,因此黄圣依闹离婚。
2
除了利益价值,另一个价值是情绪价值。 这个情绪价值,包括个人兴趣、包括相互的快乐,也包括仪式感,甚至性。
节目里那个李行亮和麦琳,主要问题是情绪价值的不匹配,两者很少在钱和功能上纠结,因为李行亮努力赚钱,麦琳努力打理家庭养孩子,相互配合得还可以。
但却在相处上,总是有矛盾,原因是麦琳觉得李行亮给不了情绪价值,而李行亮其实也觉得跟麦琳相处得很累,双方在情绪上没法对齐,因此也想着闹离婚。
总之, 人世间的关系出现动荡,归根到底是价值要素的不匹配,不平衡,然后引发一系列的矛盾,最终导致破裂。
3
然后说一下认知要素。
为什么他们曾经相爱,如今要闹离婚呢? 大家看节目的时候,喜欢用“觉醒”这个词,比如黄圣依之所以想离婚,是因为她觉醒了,葛夕想离婚,也是因为她觉醒了。
所谓觉醒,就是认知上迭代了,至少,有一方迭代了认知,重新审核了这段关系,发现原来自己在价值上亏了,因此希望对方补,对方如果不肯补,那就只能离婚了。
莎士比亚说:‌“因为不了解而在一起,因为了解而分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初黄圣依嫁给杨子,杨子可是土豪,商界精英,而自己又是个懵懂女孩,如今认知迭代了,发现婚姻不能只是优渥的生活,还得有相处的时间,以及生活中的陪伴。 但杨子给不到,而黄圣依觉得这个很重要,所以闹离婚。
同样,当初留几手是个大网红,有名人光环,而且是个才子,葛夕觉得这点好,嫁给了留几手。 现在呢? 葛夕成长了,祛魅了,自己也成了网红,赚的可能比留几手多。 而留几手一直在走下坡路,还很懒,已经满足不了葛夕的要求。
也就是说,留几手其实一直那样,只是葛夕进步了,迭代了认知,重新审核了价值要素,发现不对等,因此要求对方做出行动,否则就分开。

人类是复杂的,不对等的,两个人结婚,组成家庭,不可能说是你提供一半钱,我提供一半钱,然后一切都AA制,一切能用清晰的账单来罗列。因为复杂,所以双方看对方的价值,是不一样的,那么怎么衡量对方的价值,是由认知决定的。
比如在相亲过程中,男的觉得女的很漂亮,愿意给48.8万彩礼,那是因为男的觉得对方提供了同等的价值。 反过来,女的觉得男的虽然丑,但是能出48.8万彩礼,说明是可以提供到自己想要的价值的,最后就选择嫁给对方。
这些都是认知决定的,不同的认知,对价值的评判不一样,但在当下,如果两个人想分开,一定是当下双方的认知里,价值是不匹配的,否则一般不会分开。
价值的复杂性和认知的复杂性,导致一个问题,就是既然大多数人提供的价值不一样,认知水平不一样,如何相处? 这个时候,就得引出第三个要素——沟通。
沟通的目的,是让双方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自己的认知是否匹配。如果通过沟通,能够让双方消除误会,抹平认知,达成利益共同体,那么这段关系,就是稳定的。
但是,如果沟通也解决不了问题,就很麻烦。
比如节目中,我们看到李行亮和麦琳,其实一个主外,负责赚钱,提供赚钱的价值; 另一个主内,负责持家,提供家庭功能的价值,双方在很长一段时间,其实是平衡的。
但随着这个家庭越来越赚钱,眼界开阔了,认知也迭代了,双方对价值开始重新评估,尤其是对待情绪价值上。 麦琳其实是自卑的,所以内心反弹,想通过各种无理取闹来控制李行亮,而李行亮虽然需要麦琳,但却不愿意被麦琳控制,所以行为上表现得很理科男,不太懂理解女人的感觉,本质上是觉醒了,心累。
表现在节目上,就是双方都不想沟通,别看李行亮在努力理解麦琳的样子,实际上他就是内心的厌恶,不想沟通。 而麦琳呢? 因为自卑,而变得丧失理性,无理取闹。 最后你发现,这一对其实是没法沟通的。
双方都听不懂对方的需求,或者不愿意听,最后就变成了每天的拉扯,那天矛盾激化了,最后就选择分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