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金研究院
中金研究院作为中金公司一级部门,定位于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新型高端智库,支持中国公共政策研究与决策,参与国际政策讨论和交流,并为中国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发展建言献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爱可可-爱生活  ·  【[20星]audiobox-aesthet ... ·  10 小时前  
爱可可-爱生活  ·  《爱可可微博热门分享(2.6)》 ... ·  昨天  
国际金融报  ·  预亏超5000万元后,好想你股价三日跌掉两成 ·  昨天  
爱可可-爱生活  ·  【Stanford CS236 Deep ... ·  2 天前  
黄建同学  ·  John Rush对24+种AI编码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金研究院

CGI“一带一路”观察 | 夏季达沃斯论坛召开(6.16-6.30)

中金研究院  · 公众号  ·  · 2024-07-02 08:00

正文


>> 本期摘要 <<


焦点探究

6月25日至27日,世界经济论坛第十五届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举行。本届论坛以“未来增长的新前沿”为主题,就“全球新经济”、“人工智能时代的企业家精神”、“气候、自然与能源的相互联系”等议题展开探讨。会议期间发布了《十大新兴技术报告》,介绍未来三到五年内将深刻影响世界的十项突破性技术,包括人工智能、隐私增强技术、智能超表面、高空平台通信系统、通信感知一体化等。

区域动态

韩国 5月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出口额达190.5亿美元,同比增长31.8%;其中半导体出口额同比上涨52.4%,连续7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印度 6月综合PMI指数自5月的60.5上升至60.9,连续3年处于扩张区间;制造业、服务业PMI分别为58.5和60.4,较5月均有上升。

欧盟 宣布将拨款近30亿欧元支持能源系统现代化改造、温室气体减排、提高能源效率等项目,首批受益国包括罗马尼亚、捷克、波兰等。

尼日利亚 5月年度通胀率达33.95%,为28年以来最高值,主要因为食品与非酒精饮料价格上升以及本币走软。



焦点探究




焦点探究:夏季达沃斯论坛召开

图片来源:新华社


6月25-27日,世界经济论坛第十五届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举行。本届论坛以“未来增长的新前沿”为主题,吸引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余名各界代表参会,就“全球新经济”、“中国和世界”、“人工智能时代的企业家精神”、“产业新前沿”、“对人进行投资”、“气候、自然与能源的相互联系”等六大方向进行探讨[1]。

各方积极合作对于推动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当前,全球经济正面临着地缘政治格局复杂多变、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等挑战。根据世界银行预测,全球经济增长将连续第三年放缓,从2023年的2.6%降至2024年的2.4%,2020-2024年或成为全球经济近30年来增速最慢的五年。本届论坛上,与会嘉宾普遍认为[2],“只有将蛋糕不断做大,全球才不会陷入激烈争抢蛋糕,进而让蛋糕越变越小的困局。”

为推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会者均强调了包容与合作的重要性。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指出,为了推动未来的经济增长,必须推进不同地区、国家、部门、文化之间的协作,打造和平、包容、可持续、具有复原力的未来。在当下的关键时刻,各方积极合作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迈向未来的可持续道路。越南总理范明政表示,世界各国需要全球化思维,可持续发展以及包容性增长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实现新一轮增长,要促成广泛对话,处理好各种地区性和全球性问题,以此实现共同发展[3]。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国际社会应正视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增长困境[4]。他强调:“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既有疫情冲击、通胀高企、债务加剧等阶段性因素影响,也与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密切相关。从长周期看,自18世纪60年代以来,以蒸汽机、电力、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三次工业革命,极大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每次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都迎来一轮爆发增长期。同时,随着既有技术模式释放动能的减弱,世界经济增长也会逐渐步入一个瓶颈期。”而面对这种情况,“正确的选择应该是以更高远的视野、更宽广的胸襟来对待发展问题,在共同做大蛋糕中寻求自己的合理利益,既为世界经济注入持久动力,也为自身发展打开一片新天地。”

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服务全球发展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技术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5]。会议期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十大新兴技术报告》,介绍未来三到五年内将深刻影响世界的十项突破性技术,包括驱动科学发现的人工智能、隐私增强技术、智能超表面、高空平台通信系统、通信感知一体化、建成世界的沉浸式技术、弹性热量材料、能捕获碳的微生物、替代性蛋白质饲料和能够改善器官移植的基因组研究[6]。这些技术重点关注健康、通信、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应用。例如,弹性热量材料,在全球气温上升,各国对制冷解决方案需求大涨背景下,这种材料能提高能效和降低能耗,在机械应力下释放和吸收热量,可为当前技术提供一种可持续的替代性选择;能捕获碳的微生物,通过人工打造的微生物将排放物转化为生物燃料等重要产品,可为减缓气候变化提供富有前景的方法[7]。

人工智能是本次达沃斯论坛上各方嘉宾关注的关键技术。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表示[8]:“要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让其更好为我们服务。比如人工智能,既要最大限度发挥其优势,也要努力降低风险,促进包容性发展。”近年来,人工智能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了新的投资热潮,凸显了其作为变革性技术的潜力。世界经济论坛官方数据显示,到2025年,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商业投资可高达2,000亿美元[9]。

世界经济论坛大中华区主席陈黎明在署名文章中表示,创新是推动人类进步和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力量。今天,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创新与合作来应对气候变化、贸易摩擦、公共卫生危机等层出不穷的挑战。然而,世界各地的创新发展并不均衡,一些地区由于资金不足、教育水平低下、基础设施落后或缺乏政策支持等原因,创新步伐相对缓慢。创新落后意味着缺乏竞争力,无法有效应对市场变化,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和经济增长缓慢,最终削弱整体发展潜力。通过技术转移、资金援助、人才培养等途径,国际社会不仅可以帮助这些地区建立起自己的创新能力,还能促进科技知识的共享和全球经济的平衡发展[10]。

中国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中处于领先位置。与会嘉宾表示,中国正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创新,培育发展绿色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世界进一步拓展未来生产力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途径。国际政策咨询公司Policy Nexus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刘天逸认为,对于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相关科技产业而言,中国拥有绝大多数行业的垂直细分领域与丰富的解决方案应用场景,未来将为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产业发展提供广泛机遇[11]。

绿色转型中的中国贡献

如何加快推进绿色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以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自然危机等议题是论坛的重点议题之一。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开幕式致辞中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未来增长首先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增长。我们应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和原则框架,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履行好各自减排责任,不能为了一时的经济增长,而迟缓绿色转型步伐,也不能以‘绿色环保’为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绿色转型本身也蕴藏着巨大发展潜能,我们应共同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打造更多绿色经济增长点。”[12]

近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能源系统继续向更加公平、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型,但在全球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背景下,这种转型的势头已经减弱[13]。在报告对标分析的120个国家中,107个国家过去十年中在能源转型方面取得了进步,但总体的转型速度已经减缓,平衡能源系统各维度仍然是一项重大挑战。中国和巴西近年来进步明显,这主要源于两国长期致力于提升清洁能源份额和提高电网可靠性。巴西在水力发电和生物燃料方面持续发力,近期在太阳能领域实现大幅进展,并实施了多个针对性的行动倡议来创造新机会,这些对于进一步吸引投资至关重要。2023年,中国也大幅增加了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并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电动车电池、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和其他重要清洁技术的产能。中国正和美国、印度一道,领导开发新型能源方案和技术。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教授图兹提到,当前全球面临许多关键全球性问题,特别是在气候变化领域,只能通过合作来解决。中国在绿色能源等问题上处于领先地位。在本届论坛上,与中国技术人员、科学家等探讨能源转型十分重要[14]。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蒋睿杰日前表示[15],推动全球绿色转型,需要有更多高性价比的新能源产品,这将给世界带来好处;中国在电池、电动汽车、储能等新能源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产品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绿色能源技术越普及、成本越低、产量越高,受益的国家就越多。




区域动态


01 东亚与东南亚 <<<

韩国5月ICT出口同比增31.8%,顺差规模翻倍。 韩国政府数据显示,该国5月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出口额达190.5亿美元,同比增加31.8%,增幅已连续2个月超过30%。按品类看,半导体(52.4%)、显示器(15.3%)、手机(10.8%)、计算机和周边设备(42.5%)等出口额均有增加。特别地,得益于人工智能市场增长和信息技术设备需求复苏,半导体出口额连续7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此外,韩国5月ICT贸易收支实现75.7亿美元顺差,规模已超过去年同期(32.4亿美元)的两倍。 □韩联社 [16]

2023年菲律宾旅游业直接增加值创增长新高。 菲律宾统计署6月18日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菲旅游业直接总增加值(TDGVA)达2.09万亿比索,同比增长47.9%,是自2000年开始统计以来的最高增速。以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去年旅游业直接增加值在菲经济中占比为8.6%,并贡献了621万个工作岗位,占全国就业岗位总数的12.9%。分类型来看,入境旅游支出增长最快(87.7%),其次是国内旅游(72.3%)。 □菲通社[17]

泰国提出1,020亿美元经济振兴计划。 6月19日,泰国总理塞塔在国会演讲时提议为2025财年提供3.75万亿泰铢(1,020亿美元)的预算,以重振该国经济。泰国政府预计,明年该国将实现2.5-3.5%的经济增长,通胀稳定在0.7-1.7%的区间内。去年泰国1.9%的GDP增速落后于区域内其他国家,政府今年的目标是至少增长3%,并表示财政赤字对于刺激经济增长非常重要。2025年泰国财政预算支出将同比增长7.8%,预算赤字增长24.9%,财政预算中约1,527亿泰铢将用于资助“数字钱包”发放。 □路透社[18]

美日韩加强战略合作。 6月26日,美日韩三国商务与贸易部长在华盛顿举行会议,讨论在人工智能、贸易政策、清洁能源等领域开展合作。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表示,三国在制造业、服务业、技术和创新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三方协力将造福本国和世界。会后三国发表共同声明,表示其将共同加强半导体与电池领域的供应链韧性,并关注人工智能安全、关键矿产、网络安全等领域的技术标准制定。 □路透社[19]

02 南亚、中亚与中东 <<<

印度经济活动持续走强。 印度6月综合PMI指数自5月的60.5上升至60.9,这意味着印度经济活动连续3年处于扩张区间。其中,制造业PMI自57.5上升至58.5,服务业PMI自60.2上升至60.4。6月出口新订单增长较上月有所放缓,但也维持连续22个月扩张。经济活动的良好态势推动印度劳动力市场繁荣,就业人数增速达2006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制造业创造的就业机会高于服务业。与此同时,印度的投入品价格涨幅有所放缓,或预示零售通胀改善的前景。 □路透社[20]

► 2024年中东北非IT投资支出增速放缓。 咨询公司Gartner在其最新预测中表示,2024年中东和北非(MENA)地区的信息技术(IT)投资支出将达到1937亿美元,同比增长5.2%,略低于去年6.6%的增速。今年一季度,该地区的科技初创企业获得了4.3亿美元融资;今年上半年,该地区科技领域获得的风险投资承诺额约10亿美元。Gartner分析师表示,IT投资支出放缓主要是外部不确定性导致的,包括石油减产、地缘政治局势、供应链中断等,当地机构因此更加谨慎。 □阿拉伯新闻报[21]

中东地区离岸风能潜力达1,400GW。 全球风能理事会报告指出,中东和北非地区的离岸风能潜力达到1,400GW;沙特阿拉伯、摩洛哥、埃及和阿曼有望成为该领域的区域领导者,其中沙特东西两岸的风能容量或达106GW。稳定、清洁的离岸风能对于中东地区能源转型至关重要,但由于地区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活动较发达,其风能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全球风能理事会认为,投资环境、各国监管政策,以及技术劳动力的充沛程度,将决定中东国家能在多大程度上挖掘风能潜力。 □阿拉伯新闻报[22]

沙特FDI流入规模上升。 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新一期《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21-2023年沙特阿拉伯共吸引了651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FDI),是该期间内西亚地区外资流入最多的国家之一;对外投资额为731亿美元,位列全球第16位。2023年,沙特境内的国际项目融资交易额同比上涨55%,达220亿美元;绿地项目价值总额达290亿美元,同比增长108%。自2021年推出《国家投资战略》和《2030年愿景》以来,沙特出台了一系列法律、经济与社会改革措施,以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 □阿拉伯新闻报[23]

03 欧洲 <<<

欧盟加大清洁能源产业投资。 6月24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将从其现代化基金(Modernisation Fund)拨款近30亿欧元,用于支持10个成员国的清洁能源发展。现代化基金的资金来自欧盟碳排放配额的拍卖收入,将用于能源系统现代化改造、温室气体减排、提高能源效率等项目。本次是该基金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拨款,首批受益国以中东欧国家为主,如罗马尼亚(10.95亿欧元)、捷克(8.35亿欧元)、波兰(6.97亿欧元)等。 □欧盟委员会[24]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