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位顶级艺术家为叶芝献上
最浪漫的艺术回声
以版画、雕塑与诗歌读懂叶芝,
成就史上最美叶芝诗集——
如果说,2016年有一本诗集成为现象
恐怕就是它——
《寂然的狂喜:叶芝的诗与回声》
了……
人气歌手李健翻唱的《当你老了》,使得叶芝和他充满灵感的诗歌再一次拨动每个人的心弦,一部独一无二、充满诗情画意的叶芝诗集在手,是充满祝福的爱之礼物。
《寂然的狂喜:叶芝的诗与回声》从内容到设计,都将市场上关于叶芝诗歌的公版书远远抛于身后。中国读者熟知的托宾、班维尔、马尔登等33位文学和艺术大师被叶芝的诗歌点燃,创作出充满想象力的版画等艺术作品,引领读者从丰富的艺术角度解读叶芝和他的诗歌。
本书将大师们精选的叶芝诗篇以插页的形式与绘画作品融合在一起,独特优美的设计带来更丰富的阅读体验。值得每一位热爱诗歌、热爱叶芝、热爱艺术、热爱生活与想象力的读者捧在手心。
威廉·巴特勒·叶芝
William Butler Yeats
(1865年6月13日~1939年1月28日)
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尔兰国宝级诗人、剧作家、散文家。一生创作不辍,其诗吸收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玄学诗的精华,几经变革,最终熔炼出独特的风格。他的剧作多以爱尔兰民间传说为题材,吸收日本古典能乐剧的表演方式,开创了现代西方戏剧中东方主义和原始主义风气。
设计师孙晓曦老师,是《新知》杂志的美术总监,曾获"2015中国最美的书"奖,2016年亚洲最具影响力铜奖等,也是电影《路边野餐》的片头设计师。书籍交给他来设计,我们的思路在于,既然这是一部以艺术回应叶芝的诗歌集,那么设计的艺术化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回应。
这本书整体上以活页夹的形式设计外封,将书装裱在里面,突出"版画集"的感觉。书的内容是画作和中英文对照的诗歌,因此书籍结构的设计是本书的亮点。将诗歌做成小插页,镶嵌在每幅画作中间,使得版面的阅读立体化,阅读自由化,读者可自行选择先读诗或者先欣赏画作,诗歌的文字与画作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诗歌部分采用了较薄的纸张,隐约透出下面的画作,画作部分选择带有涂层的一种比较贵的特种纸,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效果,并提升了版面的空间与层次感。
封套特别选用日本特种纸,粗糙而自然的肌理很好地表达了诗与画的质朴和艺术之美。为保持这种质朴之美,封面没有任何印刷,书名信息采用不同色彩的烫印,在不同光线下会呈现不同变化,紧扣"寂然的狂喜"这一主题。
思路提出后,我们先后找过四家印厂,做过四次实验性样书,多以失败作结,以此进行制作工艺的评估,最终确定了现在这一家。
这本书,诗歌插页和版画页所用纸张不同、尺寸不一致,裁切难度很大,最终我们选择了最耗时也最耗工费的全手工的方式来做这本书。从视频可以看出来,印厂的工人、手工插页的工人,是以工匠的精神来完成这本书的制作的,他们成立了项目小组,一部分专门做实验来一次次选择更好的插页方式、更好的胶脊的胶水、更好的裁切方式,印厂腾出恒温恒湿的库房来做这个实验;一部分人以小的流水线的配合实现所有确定好的手工步骤;最后一部分人做质检小组,一本本查验质量。上万本的制作都以手做的方式完成。
在封面的印制上,书名等信息用了当下最先进的电雕的方式,将多种颜色同时烫上,非常细致。
甚至我们夹在书中那条当作书签使用的亚麻布的丝带,也是实验数种布料之后的选择,并采用了丝网印刷技术,将《智慧与时俱来》当一份小礼物印在上面。
收到"最美的诗"。读叶芝已是早年的记忆,如今再找不回当年的感觉。吸引人的是这本书的形式感,诗意藏在每一个细节里,耐得反复端详。画与诗,诗与画,便"仿佛让一个房间有了片刻的黑暗,好让我们清晰看到一部在墙壁上播放的并不清晰的影片"。
——扬之水
印象里的好诗集都朴实而漂亮,这本"寂然的狂喜-叶芝的诗与回声"很接近,封面的质感让人拿在手上就舍不得放下,诗页和图都选了很合适的纸张。
——王小妮
一些心灵对一个伟大的原创心灵的理解和阅读,一种艺术形式对另一种艺术形式的再现和重造,这是真正寂然的狂喜。
——杨庆祥
我多想未来也有这样一本几近奢侈品的图书:一边,自己的诗;一边,艺术家的作品。而令人激动是这些作品并非图解,它正与诗共同渡河。
——车前子
从没见过这么美的诗集。读叶芝的有福了!
——施战军
书中插图
在你年老时
在你年老,头花白,且睡意沉沉,
挨着火炉打盹时,就取下这书,
慢慢地诵读,梦忆从前你双眸
曾神色柔和,眼波中倒影深深;
许多人爱你欢快迷人的时光,
爱你的美貌出自假意或真情,
而惟有一人爱你灵魂的至诚,
爱你渐衰的脸上那缕缕忧伤;
然后弓下身子在熊熊炉火边,
喃喃,有些凄然,说爱神怎溜走,
跑到头顶上群山的高处漫游,
还把他的脸隐藏在繁星中间。
(《玫瑰》,1893)
书中插图一
智慧与时俱来
叶子虽繁多,根茎只一条;
在青年时代说谎的日子,
我把花叶在阳光里招摇;
如今,我可以凋萎成真理。
(《绿盔及其它》,1910)
书中插图二
被叶芝点燃的艺术
罗伊·福斯特 Roy Foster
叶芝曾说斯威夫特无处不在,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
叶芝存在于仰慕者的想象之中。奥登在写给叶芝的《挽歌》中称,他"成为了他的崇拜者"。
叶芝是爱尔兰凯尔特复兴运动的领袖,年轻英俊、天赋异禀,很早就绽放出引人注目的光芒,成名于19世纪90年代,此后,他那无与伦比、充满疑问的声音就一直在全世界回荡。他的艺术个性魅力无穷,富于强大的感染力,远远超出了文字的界限。他一直都是艺术家刻画的对象,近一个世纪以来有很多关于他的伟大画作诞生,而他自己也曾把自己当成描述对象:他的父亲约翰·巴特勒·叶芝就曾给他画过无数幅素描,还画过一幅肖像。奥古斯都·约翰、威廉·斯特朗、约翰·罗森斯坦、肖恩·奥沙利文、奥伦西亚· 贾尔斯、阿尔伯特·鲍尔等人都曾为他画过蚀刻画和肖像画,还为他制作了雕塑,阿尔文·兰登·科伯恩还为他拍摄过精彩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