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干燥、高温的环境,让许多易腐烂的物品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除了这四个馄饨和一个饺子,在这个沙漠附近的古墓中,同时出土的还有一种现在风靡新疆的美食——烤馕。
吃货考古学家们尝了尝——哦不,研究了一下这个饺子,发现它里面有韭菜有肉,年代大概在七八世纪——也就是唐朝。敢情你经常蘸醋就大蒜的韭菜肉饺子,唐朝时就已经流行了。
丝绸之路从河西走廊往西,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个绕不过去的坎儿。这里干燥和高温,不仅让我们能有幸目睹一千多年前的饺子,更留下了许多其他地方很难发现的历史遗存。
比如,纸。
我国在公元前2世纪就发明了造纸术。但是,制造成本太高,太昂贵了。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纸才逐渐从奢侈品成为日常用品。
在纸张普及之前,一般只有官府和贵族能用得起纸。政府写了文书之后,废纸并不会浪费掉,而是卖给民间。老百姓把废纸进行二次利用,具体的用途现在只能推测,但有一项用途是有实物证据的:用来给去世的人做寿衣,以及制作其他陪葬物品。
于是,考古学家在很多穷人的墓葬中,发现了两千多年前的纸质文书残片。
相当不容易。
恐怕只有沙漠这种极特殊的气候,这些纸才会保存下来。
当然,那时候政府也会考虑成本问题,除了用纸写文书,竹简、木简之类的,应用更为广泛。
纸张都能保存下来,竹简木简之类的文书,更不在话下。
有些废弃的文书卖给老百姓了,也有的卖不掉;已经使用过了,琐碎的文书便没有了保存价值,干脆,扔掉。
所以,在西域的许多军营附近,都会形成一个巨大的垃圾堆。
这些古代的垃圾堆,成了当代考古学家眼中的宝贝。
甚至,它们要比朝廷史官撰写的史书更为珍贵。
因为垃圾堆里的文书,更真实,几乎不存在人为篡改的可能。
就在这样一个“垃圾堆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
敦煌以东64公里,有个叫悬泉的古军营遗址。在汉朝,这些军营既可以驻军,又可以作为官员的驿站,同时还兼具烽火台的功能。
在悬泉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两个大垃圾坑,里面埋藏着各种各样当时人们的生活物品,简直就是个“生活博物馆”:不仅有农具、钱币、梳子、筷子,甚至还有大蒜、核桃、杏仁、动物骨头等食物残迹……汉朝人的生活还是很丰富的嘛!
让专家们如获至宝的,是出土的3.5万件废弃文书,2.3万件写有汉字的木简。
在这多如牛毛的文书中,一个关于“张掖骊轩县”的记录,让专家们灵光一闪。
骊轩?这是汉朝人对古罗马的称呼啊。
根据记载,古罗马和波斯帝国曾经发生过激战,罗马军团战败后,一支部队不知所终。
而《汉书》中,曾记载了公元前36年发生的一件怪事:西汉部队与匈奴部队对峙时,曾发现对方使用了奇怪的“鱼鳞阵”。
这个“鱼鳞阵”由百余人组成,士兵手持盾牌,并排行进,威力很大。如果不是经过长期的高水平训练,是不可能排练出这种阵法的。
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不是匈奴人。匈奴人打仗,外号“一窝蜂”,一拥而上,毫无章法。
这只百余人的“鱼鳞阵”部队,在匈奴部队被打败后,投降汉朝。传说汉朝政府专门给了他们一块地方,让他们驻扎,这便是极具传奇色彩的“汉代罗马城”。成龙担任主角的电影《天将雄狮》,就是据此改编的。
悬泉遗址文书的出土,让专家们怀疑,“张掖骊轩县”,是否就是汉代罗马城的所在?
神秘的罗马城,似乎对外国专家的吸引力更大。1989年,澳大利亚考古专家戴维·哈瑞斯再度来华,力图解开这个谜团。他与中国的专家合作,在一份公元前9年的地图的帮助下,居然确定了“罗马城”的具体位置:兰州西北约300公里的永昌镇附近。更惊人的是,他们居然准确地找到了“罗马城”的废墟……
莫非,《天将雄狮》开头的片段,都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