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之乎者野记
来自牧之野的独立社会观察和文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奥尔特曼立即拒绝马斯克 ·  昨天  
参考消息  ·  中方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全面调整”,特朗普公布新计划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石破茂很乐观:日本能“躲过”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之乎者野记

日子542|吾之砒霜,汝之蜜糖

之乎者野记  · 公众号  ·  · 2024-04-10 07:36

正文

朱丽  女 【中国】


曾老师讲过一个观点,说人不要去区分什么优点和缺点,那其实是很错误的想法。
说一个人胳膊粗,脾气暴躁,你说这是他的缺点,但当他要打人,这就是他的优点,当别人要打他,别人可以说这是他的缺点。
美国不就是吗?
去年说我们“经济要崩溃”,这一趟耶伦来说中国的低价严重威胁了美国几大产业的发展,让他们的工人工资涨不起来。
在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是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所以,别人说什么,说多了,众口铄金,就真的认为那是什么。
我们人也是,这毕竟是属于外向型人格的世界。
会有很多读者来谈自己的事情,比如说在大学里被老师批评不善沟通,有的感情很不顺利,还有的读者甚至因为在单位里很不顺利怀疑自己要去裸辞读博。

我在询问她的情况后,跟她分析了她自己的状况和她这种性格在博士期间也可能遇到同类问题的场景,她也感觉能听进去一些。
大部分人在劝说她时一定是从工作稳定的角度来说服,但这种根本难以触动想要离开的本质情况。
因为不了解她的内心。
在大部分的场景下,这并不是一个什么“我不适应”“格格不入”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认识自己,认 识社会的过程。
其实,并不是她理解的,所有的“老黄牛”就一定都过得很差,在单位一定是受欺负,老黄牛性格就是绝对的劣势。
这本身就是个偏激的错误。
而是,你该老黄牛的时候必须老黄牛,职场上人在做天在看,你的努力可能一时不会被同维度或低维度的人看得上,但是一旦被高纬度的人看上,那个人就是你的贵人。
不是老黄牛不好,只是你要既会做,也会表达。
而不喜欢表达不是你的缺陷,只是你内心的一种抵触,想通了,经过训练,也一定能做得不差。
并且,这种性格不是装出来的,必然是发乎内心,一点点事都能去琢磨怎么做得最好,表里如一,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这样的人,只要遇到合适的温度和环境,就会比周围心思很多的上得快。
但你要发自内心认为自己这种性格就不行,在社会混不了,甚至因为过得不顺而随意更换赛道,那就是最愚蠢的事情。
因为人这一生,选择比努力重要得多。
就是,你要对自己有个非常清晰的认知和定位,知道“天生我材必有用”,没有不好的能力,只有不适合自己的场景。
但是,你也要非常理性地分析,到底是这个场景真的不合适,还是大部分的痛苦仅仅是自己臆想出来的。
越是大的单位和机构,其实就越不存在我们理解的那种“格格不入”。
因为这种工作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容错机制,你完全可以找到适应自己的一个小环境,而并非你是这样,整体就都是这样。
人都是气死的,不是累死的,小环境很重要。
而且,即便是某些领导与你气场非常不符,一般几年就有一个大的调整,今天别人对你“缺陷”的评价,转个身就变成了你的“长处”。
有位师弟,毕业后进了一家非常好的单位,但是一直压抑得不行,原因就是领导和所在的团队都偷偷受贿,他的性格就是接受不了,他就问我该不该干,因为不收就会被排挤出去,这应该是最痛苦的事情。
我查了一下团队的基本情况,判断这事长不了,就告诉他如果不想下半辈子踩缝纫机,就做好被人排挤的准备。
那三年,有空我就会去开导他,有时陪他喝喝酒,告诉他坚持的意义,也告诉他自己可以不收,但千万不要去举报别人,因为他出身贫寒,经不起折腾。
现在,他已经是那个单位最年轻的部门负责人。
快就是慢,慢就是快。
看似人生被耽误了好几年,被骂成狗屎不如,被各种穿小鞋,但是被一窝端之后,他成为模范标兵,出淤泥而不染,一辈子守住底线就能上去。
因此,我们需要去正确看待所谓的“缺点和优点”。
有人说小孩子,“胆小的孩子就是缺练”,但有人又会说“胆小的孩子是智商高的表现”。
有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而有人又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其实,都有各自的道理,看自己如何认识和发掘。
如果人不是有懒惰的特性,整个社会的科技也不会因此发展。
所以,你也没必要刻意“补短板”,而是首先分析在自己身上的,到底什么是什么特性,你到底喜欢什么,能做什么,擅长做什么,去找那个结合,是最好的。
我这有时早起写稿子,有时晚上回去写,一直以来议论我的人多了,说我是不是工作不饱满啊,最好别对什么发表评价啊,我也曾饱受困扰。
我也会去分析,到底哪些是应该坚持的,哪些是别人说得有道理,自己应该改进的,剩下的,就是打磨自己。
所以,我工作成绩也都摆在那儿,在规则的允许下,自己也能做一些喜欢的事,到现在,那些原来劝导我的人,也慢慢能接受了,有的也改变了想法,这不也挺好吗?
人生,就是在自我和规则之间找一个平衡,而不是偏颇任何一端,这注定是个拉扯的过程,但是,认识自我,坚持自我,相信自己一生的体验第一无二,要有这个自信,不为外人左右,要敢于追求梦想,敢于做自己。
吾之砒霜,汝之蜜糖,天生我材必有用,永远不要忘了这个本质,这是你之所以成为你、而不是任何物质对价的前提。



个力争纯粹的人划出的桃花源
有门槛有态度
不一定篇篇正确但源自独立思考和原创
不接广告、不荐股、不带货、不荐理财保险
不哗众取宠、不左不右、
不偏不倚、 不在乎
立场坚定,爱国爱党 理性思考,客观表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