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nsDaily
Instagram是一种扑捉和分享世界每一精彩瞬间的简单方式。你可以每天拍些照片和视频,将它们转换为精美的艺术与亲朋好友分享。全球超过3亿用户共同的选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InsDaily

林志玲穿他做的汉服霸屏时代广场,看不起古装剧服饰,用9年时间做出惊艳世界的中国服饰

InsDaily  · 公众号  · 美图  · 2017-05-23 23:55

正文

InsDaily-每日Instagram最新資訊

本文授权转自:有束光

ID: onelight01



中国有五千年文明,

为什么我们连一件衣服都做不好?

东方美

Hold


5月16日,

林志玲穿着中国汉服霸屏纽约时代广场。

所有人都被她身上的东方美给震撼了,

原来,汉服也可以穿在当代。


作为纽约的地标,时代广场年均客流量近1亿人次

42岁的林志玲,一袭豆青色汉服,素雅之极,

但精致的纹饰和东方柔美,又让她尽显高贵。

作为《了不起的匠人》第二季的分享人,

她站在“世界的十字路口”宣布,

“登场了,东方美。”




而为林志玲量身裁衣,

手工制作这件汉服的,

竟是一个 80后“香港仔”


第一次知道“汉服”,钟毅是在中学历史课本上读到的——


清人入关,削发易服,汉族一直沿袭数千年的服饰传统,就此断裂。


短短一行字,历史的厚重扑面袭来,少年扼腕叹息, 几千年的服饰传统,就这么断了?


从此,在他脑海里,汉服再也挥之不去


大学,钟毅进入广州美术学院,学服装设计。


因为要研究民族服饰,他平时会关注电视上放的历史剧,结果根本看不下去,因为里面的人物服饰,混乱得像科幻剧一样, “毫不夸张跟星球大战有的一比。”


当时钟毅很气愤,“我们常常夸在嘴边,中国有五千年文明,然而跟其他的国家相比, 为什么我们连一件衣服都做不好?

在各种正式的文化仪式场合,他看到韩国人穿韩服,日本人穿和服,欧美人穿西装,但中国人却很少穿自己的汉服。而且很多年轻人,还常常将汉服误会成和服。

这对热爱汉服的钟毅而言,“真的是莫大的打击”。




为了让汉服回归现代生活,

大学时钟毅决定做一件事,

坚持穿汉服一年 ,身体力行普及汉服文化。

他第一次去拜访女朋友家,

穿的就是自己做的一件交领汉服。



女朋友的家人当时没说什么,等钟毅走了,才弱弱问了一句:“你带回来的那个男朋友好像有点奇怪,怎么穿成这个样子?他是干什么的?”

为了支持钟毅,女朋友陪他一起穿汉服出门。有一次他们看完电影去吃寿司,进了一家日料店,钟毅怕大家又把和服和汉服混淆在一起,还专门写了一张纸条: “这不是和服,是汉服。”


钟毅的执着,打动了女孩,后来她成了钟毅的妻子。


别人觉得钟毅轴,在妻子看来,却很可爱


虽然能得到了家人的包容,但钟毅穿汉服这件事,还是无法被社会理解。


这种矛盾,在他和朋友组织汉服聚会的时候,尤其尖锐。有人把汉服当成和服,有人当成韩服,还有人以为他们道士下山,或者是在玩cosplay。

一年到期,脱下汉服后,钟毅发现这样的坚持并不能达到初衷,他开始反思, 汉服在现代生活里,到底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首先,他要打破大家对汉服字面上的误解。


汉服并不是汉朝的服饰,而是历代汉人的传统服饰,并根据生活起居不断演变,发展到明代,有了最终的定式。所以,在钟毅看来,现代汉服应该以明代服饰为参照。

为了搞清楚汉服本来的样子,他跑去图书馆和博物馆,大量查阅关于明清染织、织布、纺织等方面的一些书籍资料,慢慢理清了思绪, “汉服原来就是这个样子。”

他相信,古代汉服的形制和工艺,现代人完全有能力把那些细节做出来


但钟毅发现,市面上,

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汉服,

做工都非常粗,难怪大家对汉服有误解。

他决定, 自己要做出真正的汉服。



刚开始做汉服的时候,钟毅跑去面料市场买布料,觉得颜色花纹好看,就买回来。


结果做出来的汉服,只有一个形,没有神,衣服的挺阔、柔软,布料的疏、密都无法控制。他做出来的汉服,和他看到的那些文物相比,就像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差别。

为了做出心目中的汉服,钟毅决定,从设计到布料,再到最后的裁剪、缝制, 每一个步骤都要亲自动手

钟毅习惯先在纸上一笔一笔手绘纹饰,

然后再用电脑勾线,上色,

他画的每一个花纹图案,都有历史考据。


但最难的部分,是从设计图到实物的实现。

有一款“云锦实地沙”布料,钟毅花了一年的时间和工厂对接,经历了7次打版失败,但他一直并没有妥协,直到打出第8版。


他被业内人嘲笑,布料复杂又不实用;被工厂嫌弃,数量不少,没钱赚。


但钟毅坚持用自己的方式做汉服。

他认为,做汉服,

从一针一线,到一钮一扣,

从每一处结构工艺,到每一寸花纹图案,

每一个细节都必须严格按照汉服的款式样式

这是决定一件汉服的核心。


而另一个决定汉服的关键,是平面裁剪。

不同于西方服饰的贴身立体,追求个性,

汉服的平面裁剪,与东方的含蓄美学一脉相承,

将身材隐于宽袍大袖之中,

有大气威严之姿,也让穿的人更自在

平面裁剪,要么是大大的直线,要么是比较急的弧度。这对面料的要求更高了,因为一旦有一点瑕疵,裁缝根本没办法避开,一整块布料就废了

钟毅请到有多年裁缝经验的薛师傅夫妇,

薛师傅负责裁剪,薛太太负责缝制。

缝制时,前面4条金边,后面4条金边,

总共8条金边,来来回回要走24道线。


一件汉服,往往要做几个月,

有时候甚至要花上大半年。

将汉服熨烫平整后,

钟毅将它悬挂在衣架上,

充满仪式感地在腰带打个结,

这样,一件汉服才算完工。


从一开始被行内取笑,

钟毅的明华堂现在已经成为圈内公认的

做工最严谨的汉服。

但严谨不意味刻板

既然要把汉服走进人们的现代生活,

钟毅也在对汉服进行着创新。


汉服在现代,最重要也最容易被人接受的场合,就是婚礼。按照明代习俗,平民迎娶妻子被称为“小登科”,可以穿九品官服

为了让汉服在现代婚礼上更加喜庆,

钟毅设计了一款“凤鸾云肩通袖圆领袍”,

虽然是从古时官服演变而来,

但图案都是钟毅专门绘制的新样。

他从一副宋代缂丝上的凤羽获得启发,把这只凤设计在了衣服上,凤的羽毛打开,像云朵一样漂亮

严格遵照传统汉服样式的同时,

钟毅也会尊重客人的意见,

衣服的袖长、袖宽,以及领口的高低,

都会根据顾客的实际需求订做,

“只有这样,这件衣服才是他想要的,

它才是活生生的衣服,

而不是一件活在过去的文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