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正解局
正能量的局长带你一起正说时势,解码财经,洞悉全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江苏新闻  ·  知名连锁品牌被曝关店,门店遍布全国! ·  昨天  
江苏新闻  ·  知名连锁品牌被曝关店,门店遍布全国! ·  昨天  
21世纪商业评论  ·  福特中国,怎么突然赚钱了 ·  昨天  
FT中文网  ·  中国企业出海如何才能成功? ·  昨天  
哈佛商业评论  ·  99%的人都已经认识你,品牌营销怎么做?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正解局

1000块钱买不到一只鸡:新型烧烤刺客,太狠了

正解局  · 公众号  ·  · 2025-02-16 12:30

正文


“价格刺客”的刀,终究挥向了烧烤。

1串凤梨7块、一串西葫芦(两片)8块、一串鳗鱼15块、1串牛肋条20块......稍微一撸3成饱,人均价格200+。

这么贵的东西究竟是谁在吃啊?!

你还别说,很多摊位不到晚上12点就售罄收摊了,想要吃到热门款,还得麻溜地早点去守着。

这烧烤赛道的新晋吸金神器,便是“烧鸟”。

放眼夜间的烧烤摊,风格突出的日式地摊车、竹制的菜单与小筐、暖黄色灯笼映照着“烧鸟、串烧”的文字,这就是烧鸟摊了。


不得不说,氛围感绝绝子,但凡你的吃货本性尚未泯灭,都难逃诱惑。

若你抱着“不过是个烧烤能有多贵”的想法,忍不住坐下来撸两串,那就要小心了。

美丽的东西大多危险,赏味之前务必先问价格,先问价格,先问价格!


“烧鸟”烧的什么鸟?

说起来有点毁形象,这玩意跟鸟没有半毛钱关系,它的主要食材其实是鸡肉。

烧鸟是日式料理,名为焼き鳥(やきとり),它在诞生之初确实是用鸟类烤制的,因为在当时,日本有着非常严格的肉食禁令,牛、马、狗、猴子和鸡都是被禁止食用的。

但是,鸟类不在禁令之中,所以老百姓就打鸟烤来吃。

这一历史长达1200多年,直到1872年,明治天皇宣布废除禁令,日本民众才能敞开来吃肉。

此时,烧鸟的食材就渐渐被价格更低,更为易得的鸡肉所代替了。

为了把一只鸡吃回本,日本人可是把工匠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鸡胸、鸡腿、鸡皮、鸡肝、鸡心、鸡屁股,但凡能吃的部位一个都不放过,且每个部位的烤制时长、手法、蔬菜搭配都有所讲究。


最绝的是“烤提灯”,它以鸡的卵巢及卵巢内未成熟的鸡蛋为主要食材,用竹签将输卵管串好,卵黄则固定在竹签的前端,烤得表皮微温,里面的液体呈半凝固状态,状如一盏被提起的小灯笼,故名“提灯”。


观赏老师傅拆鸡,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宛若“庖丁解鸡”,但新兵蛋子就不行了,不磨练些日子根本出不了摊。

在烧烤工艺方面,沿袭下来的主要有两种:盐烤和酱烤。

盐烤,顾名思义,以盐为主要调味料,通过简单的烤制,突出食材本身的味道,对鸡肉的品质要求很高。

酱烤则更注重调料的味道,适合鸡心、鸡胗等腥味较浓的内脏部位,酱料的多重选择,让啤酒控狂喜。

所以这看着就诱人的小小鸡肉串,背后全是功夫。

在早期的日本,烧鸟走的是高端路线,精致的就餐环境和考究的制作工艺,让普通百姓消费不起。

随着时间的推移,烧鸟逐渐走进了大街小巷,选择丰富,价格实惠。

毕竟,五郎叔从来不坑穷人。

日剧《孤独的美食家》

若有机会去日本旅行,寻觅几家好吃不贵的宝藏烧鸟店,倒也不失为一大乐趣。

而在中国,这种乐趣怕是难以寻觅,因为烧鸟在进入中国以来,向来打的是高端局。

深圳福田的“鸟沢TORISAWĀ”人均200+,“鸟金”人均800—1000元。

上海的“鸟风”,平日里的价格便在人均1000元左右,号称“东京第一烧鸟”的主厨来店里助阵三天时,人均消费1700元,还一座难求。

哪怕是街边普通居酒屋的烧鸟价,也都在20元一串左右。

即便是现在,烧鸟已经加入了路边摊大军,价格在一众普通烧烤里,也是傲视群雄。

且不聊顶级料理店,人家卖的就是格调,再高的价格也割不到普通人。

可路边摊的烧鸟价,凭什么这么高?


如前文所述,烧鸟的贵,贵在功夫。

若是整鸡现切,新鲜的原材料加上人工和损耗,成本确实很高,这也是绝大多数烧鸟摊主打的噱头。

在预制菜频频翻车的当下,“拒绝供应链半成品”的招牌一打,的确迎合了吃货们对健康的渴望。

问题是,那些价格昂贵的烧鸟,真的都是整鸡现切,且当天卖不完就扔掉的吗?

至少对于想挣快钱的商家来说,这一点很难行得通。

地摊烧鸟作为新晋吸金神器,想分一杯羹的人不在少数,跟普通烤串一样,市场上已经出现了烧鸟预制品供应商,若从上游厂商批发拿货,价格是真心便宜。

常见的鸡皮、鸡胗、鸡心等,2元左右一串,最吸睛的烤提灯,也不过2元上下。

价格之外,品类也叫人心动。

鸡白子(公鸡的蛋蛋)、鸡脆骨、鸡脚筋串、鸡膝软骨、鸡隔膜串、鸡蚝肉等,这些要靠人工肢解并串起来,可不是创业新手能做到的。

何况,一般的摊位可不止鸡肉,还有海鲜系列、牛肉系列、猪肉系列、蔬菜系列,各种各样的“独家秘制酱料”也必不可少。

若全部自己动手处理,工作量可想而知。



新不新鲜的,尝一口不就知道了吗?

未必。

为了圈住食客的味蕾,不仅烧烤摊主绞尽脑汁,半成品供应商也在疯狂卷技术。

如今不少供应商的速冻技术已经大大提升,不仅能从源头锁住食物的营养成分和风味,还能在不添加防腐剂的情况下,使食物的保存时间更长。

不少美食博主都对网红烧鸟摊位做过测评,口味普遍都不错,至于是不是真正的纯手工制作,难下定论。

那么普通消费者就更难分辨了,更何况,不会真有人是冲着新鲜度去的吧?

综合来讲,对于商家来说,方便又卖相好的半成品简直太香了。

当然最根本的,还是利润。

2元左右的成本,10元左右的价格,网友戏称,“鸡这辈子最贵的时候,可能是变成烧鸟”。

而作为消费者的我浅算一笔后,虎躯一震:

我花了小两百,就吃了个鸡杂?!


烧鸟的风,几乎是一夜之间吹来的。

从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再到各地小县城,烧鸟在不经意间已成了地摊常客。

年轻人是烧鸟创业的主体,其目标群众也非常精准:注重体验,相对没那么注重价格的年轻人。

这就意味着,地摊烧鸟的走红从源头上就自带网红属性。

别致的烧烤摊位和高颜值的食材,出片效果杠杠的,发到社交平台上精致又好看。


烤提灯之类的网红大单品,极易勾起年轻人的好奇心,牛马当了一天,高低得整一个犒劳自己。

最叫“穷鬼”破防的是,这玩意的隐藏buff就是贵。

可别小看价格的力量,它能够轻易划分出一个群体,并且会让商品自带高光,同样一个包,标价50块,你会疯狂吐槽它的缺点,标价5万块,你会疯狂寻找它的优点。

看在价格的份儿上,东西好不好纯靠自我PUA,说得直白些,如果你不卖这个价格,他反而还不来了呢。

所以宁波的一家烤串界爱马仕地摊,明确打出“只做人均150—200的精准用户”的口号,人家的生意就是好。

既如此,若想入局,它值得放手一搏吗?

所谓的网红生意,往往在你意识到它能赚钱时,你就很难吃得上热的了。

无论地摊烧鸟有多么华丽的噱头,本质上仍是烧烤,走不出烟火气,也绕不开普通百姓。

年轻人尝鲜的风头一过,烧鸟要如何与普通烧烤正面硬刚,是每个摊主都势必会面临的难题。

而消费者嘛,饮食行业向来不缺网红单品,韭菜割了又长,潮水来了又去。

胃里实在寡淡了,大街上8块的油炸大鸡腿不香吗?

无论网红美食如何大杀四方,老百姓都爱吃、都吃得起的东西,才是永恒的白月光。

参考资料:
餐饮供应链指南|人均消费过百,烧鸟成了地摊刺客?

THE EN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