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评估参数
该综述简要介绍了用于评估OER和HER催化活性的常用参数,对于电催化性能最重要的参数—极化曲线,常用的分析方法是对比电流密度为10 mA cm-2时的过电位。然而,对于以泡沫镍为基底的催化材料,在10 mA cm-2时电流密度较小,不能体现出催化剂的性能差别,因此建议在比较过电位时所选取的电流密度应该尽量大一些,比如在电流密度为50 mA cm-2。塔菲尔斜率是判断OER和HER反应路径最常用的方法。电化学阻抗分析是用来研究电极表面的反应动力学的。电化学活性面积标定的常用方法是双层电容法,其结果可以更好地理解催化剂活性位点的催化行为。转化频率则能反映出催化剂的本征活性。稳定性是衡量催化活性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尤其是大电流下的结果更具说服力。
2. 基于泡沫镍为基底的镍铁基电解水催化剂在OER方面的表现
该综述概述了近年来基于泡沫镍的镍铁基OER催化剂的研究成果,分别对合成技术、杂原子引入以及真实反应物相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讨论。常用的合成技术主要有水热法和电沉积法,前者合成的催化剂具有规整的形貌,而后者具备反应时间短的优点。结合泡沫镍的元素特性,也可以通过直接将其参与反应得到结合度高的催化剂,所得材料往往具有优异的稳定性,且能承载更大的电流密度。另外,杂原子引入也能进一步提升镍铁基催化剂的OER活性,尤其是镍铁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层间属性给予了杂原子引入空间。而对于过渡金属磷化物、硫化物和氮化物来说,发生OER的真实物相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文中结合多篇报道也进行了分析说明。
3. 基于泡沫镍为基底的镍铁基电解水催化剂在HER方面的表现
文章从不同pH值电解液角度入手,对泡沫镍基底的镍铁HER催化剂进行了分类总结。主要的论述了泡沫镍在酸性电解液中的催化稳定性问题、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形貌与结构变化以及铁在HER中起到的作用。最后,对利用理论计算模拟反应过程以及活性位点的选择的研究进行了总结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