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胡慎之
最完整的心理学常识、最前沿的心理教育、最专业的心理分析。人生不易,与君一同嬉笑怒骂、品味人生,人称“意义哥”;一针见血,洞悉关系心理,人称心理圈的“犀利哥”。经典曲目《一派胡言》《胡说爸道》《世道胡说》,客体关系心理学家,向日葵心理创办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志红  ·  教会孩子判断,而非代替孩子行动 ·  4 天前  
京师心理大学堂  ·  选择你的幸福|《稳固的幸福感》 ·  6 天前  
壹心理  ·  转行成为心理咨询师,我想说……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胡慎之

“我的童年,5岁就结束了”:坏父母,会寄居在身上一辈子吗?

胡慎之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24-09-11 19:03

正文




胡慎之老师从心理学角度

解读四大关系

 伴侣、父母、自己、友人 
特惠价99元
随到随学,无限回听~


“我的童年,5岁就结束了”


我之前在直播中跟大家分享过一句话:“原生家庭是伤痛还是礼物,取决于你的选择。”


这句话原本是我的一本书《走出原生家庭》里的副标题,本意想表达的是:虽然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原生家庭,但是对于原生家庭的影响,我们是可以选择的。

后来,在我的咨询室中,有一位来访者跟我说:“老胡,我真的无法把我的父母带给我的痛苦,变成是一份礼物......这是不是我的问题?”我从她的话中,听出了深深的懊恼和无助。

在这里,我想先邀请你,来听听这位来访者的故事。(来访故事已授权,并对此进行部分调整。)

我们暂且称她为A女士。

A女士说,她是在穷苦家庭中长大的,母亲总是很焦虑,父亲则常年缺席。5岁的时候,她的童年就结束了。

那一年,爸爸外出打工,之后出轨。妈妈从此成了怨妇,逢人便说自己的悲惨遭遇。最可怕的是,妈妈每天都要向她倒苦水,要求她也恨爸爸。

渐渐地,A女士好像真的痛恨爸爸了,与爸爸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而妈妈,很长一段时间里,就像是一个情感吸血鬼,只把她当成是情绪垃圾桶,把所有的苦水和埋怨都倒给她。

在外人看来,妈妈对A女士特别好,但只有A女士自己知道,妈妈永远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从来不把她放在心上,她只是妈妈表现“自己是好妈妈”的工具。

也正是因为如此,她从初中开始心中就充满厌世情绪。

A女士说,她对原生家庭中的一切都充满恨意。

她恨妈妈,恨妈妈为什么要像蚂蟥一样寄生在她的身上,仿佛要吸干她所有的生命力,每次妈妈给她打完电话,她都会痛苦一两天。如果故意不接妈妈的电话,她也会因为愧疚而痛苦。

她恨爸爸,恨他为什么这么自私,只顾自己,抛妻弃子。

她也恨这个家,恨自己为什么要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里。

她感觉她无法对这些痛苦视而不见,也没有能力去把这些伤痛变成礼物。而且更多时候,父母就像寄居在她的身上一样,她被卡在这种与父母纠缠的关系中,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痛苦,是因为认同了父母对自己的伤害

当时,我听完A女士的讲述之后,我能体会到有很多委屈、愤怒特别孤单无助。
她说自己被卡住了,我非常能理解这种感受。她就像一部机器,被卡住了,无法运转,无法再生产新东西。

而她之所以觉得自己被卡住了,是因为她陷入了一种特别难受却无法突破的困境中。

我建议她先从与母亲纠缠的关系中跳出来,以旁观者的角度观察她们母女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作为外人,我看到的是,她一直在抱怨自己的妈妈很糟糕,爸爸也很糟糕,他们令她多么痛苦;她满腹怨言,正在变成另外一个她的妈妈。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来分析一下

第一,她的情绪没有边界。

A女士经常会因为妈妈的电话而感到痛苦不已,这是因为她在情绪上没有与妈妈有任何的边界。

这里说的情绪边界,是指妈妈的情绪和子女的情绪虽有关联,却不是因果关系。很小的时候,我们没办法厘清自己与妈妈的关系,一看到妈妈不开心,就会认为是自己的错,是自己让妈妈不开心了,所以就想去拯救妈妈的“坏情绪”。

但现在,A女士需要做的是,尝试与妈妈划清情绪上的边界,明白妈妈的痛苦是由妈妈自己造成的。

作为成年人,如果妈妈无法对自己的情绪负责,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女儿也没有责任帮她做到这些。而且女儿可能对此根本无能为力,硬要帮她只会被拖下水,完全被她的情绪左右。

不过,划清情绪上的边界,并不是要完全远离妈妈。比如当妈妈打来电话时,女儿可以只听,不表达任何意见,也不去试图说服妈妈,否则很可能再次陷入与妈妈的情绪纠缠中。在听电话时,女儿要在理智上告诉自己:这是妈妈的事情,我无法为她的情绪负责。

这样,至少能在心理上划清情绪的边界。
(听心理边界课,让你情绪自由、工作高产、关系轻松又稳定)
第二,她还在努力做妈妈眼中的好孩子。

虽然A女士说妈妈把她当成了工具和情绪垃圾桶,但她并没有试图拒绝妈妈分配给她的角色,还总觉得是自己做得不够好。

她一直在努力取悦、讨好妈妈,满足妈妈对她的期待。这类似于小孩子看到妈妈累了,就跑过去给妈妈按摩,让妈妈开心;听到妈妈说他不应该和某个孩子玩,他就乖乖听话不再和那个孩子玩,并告诉对方:“我妈妈不让我和你玩。”这些举动全都是为了向妈妈证明自己是个好孩子。

当然,A女士对此是否认的,她说,自己早就不愿意做这样的好孩子了,而且非常痛恨这种角色。

虽然在理智上,A女士不愿意继续做妈妈的工具和情绪垃圾桶,但在行动上,她并没有拒绝妈妈。这正说明无论她多想摆脱这种角色,但在她内心深处,她还是认同妈妈对待自己的方式,认同自己是妈妈的工具和情绪垃圾桶。
所以,她才会时常感到愤怒和怨恨。

第三,恨爸爸,其实是对妈妈的认同。

孩子需要妈妈的照顾和呵护,对妈妈非常依赖,一旦违背妈妈的意愿,就有被抛弃以至于生存不下去的危险,所以孩子都会认同妈妈。这可以说是一种出于本能的无奈选择。

孩子无法理解父母之间的恩怨情仇,而认同妈妈是最简单、最功利、最符合当下需要的选择。

或者,A女士的爸爸也曾想做一位好丈夫、好父亲,但奈何能力不够,而A女士当时还小,这些弯弯绕绕的东西她不理解,但她认同了妈妈,妈妈又对爸爸充满怨恨,她自然也会对爸爸满怀愤怒,抗拒他,疏远他。

因此,在这种状态下,她会拒绝与爸爸建立关联。

爸爸给她买了礼物,她就算特别想要,也会因为痛恨爸爸而不肯接受。她还会因罪恶感而不敢与爸爸亲近。与爸爸亲近,她会觉得自己背叛了妈妈,并害怕妈妈知道后会怎样对待她。

而爸爸发现女儿已站在妈妈的那一队,或变得和她的妈妈一样了,就会对女儿感到失望,对自己感到无力。即使原本他想对女儿好一点,也有可能会放弃,于是,父女关系变得非常疏远。

但对女孩来说,与父亲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助于长大后与异性建立健康的关系。如果父亲缺席,这一切便无从谈起。

可以说,孩子从小对异性父母满怀愤怒,无法建立信任感,会严重影响孩子成年后对异性的态度。

与父母“划清界限”

如果我们理解了前面的这些,再来看看A女士与妈妈的关系。

这已经不是什么关系的问题了,而是她成了妈妈的一部分或者复制了妈妈的状态,在无意识中完全认同了妈妈。

她这样做的心理动机,其实是希望妈妈能给她更多的爱和满足。

比如她原本工作顺利,与同事关系融洽,一整天都过得很开心。妈妈忽然打来电话,她特别希望妈妈不要对她说一些不开心的事,或者最好不要打电话过来。

但,这只是她的幻想,这种幻想往往会被现实打破。

从妈妈打来电话开始,她就投入与妈妈的关系中了,同时,她会立即被卷入妈妈的情绪之中。

在无意识中,她依然在认同妈妈,妈妈是什么状态,她就是什么状态。

比如妈妈打电话时很痛苦,她接电话时就在无意识中认了妈妈的痛苦。妈妈向她抱怨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她马上就会被妈妈的负面情绪裹挟。

这就好比妈妈把生活中的不如意扔到女儿身上,女儿觉得是自己的责任了。她根本无法保持置身事外的状态,告诉自己:虽然妈妈很痛苦,但我是我,我有自己的情绪感受,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一切;妈妈的这些事我可以听,但不会被卷进去。

她无法做到这一点,感觉很糟糕,就会责怪妈妈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天哪,我本来好好的,你一个电话就把我弄成这个样子!”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该怎么办?怎样才能与父母“划清界限”,过好自己的生活呢?

我有几点建议,可以供你参考一下。

第一,要明确“我是我,父母是父母”。

父母越想把我们变成他们的一部分或他们的工具,我们就越要努力认清“我是我”。

以打电话为例,在接到父母电话的那一刻就要告诉自己:不管父母说什么,都是他们的事和他们的情绪,我不要被他们干扰,哪怕父母很痛苦,也不需要我为他们负责。

这样想可能会让我们有小小的愧疚感,但不要被这种愧疚干扰,要不断地向自己强调:我是我,父母是父母,我有我的生活,父母也有父母的生活。
不要对父母抱有太多期待,也不要让父母对我们有太多期待,这样我们才能坚持自我。

第二,要学会温柔地拒绝。

要做到温柔地拒绝,其实挺难的,尤其是当对方是自己的亲人时。

很多人因为无法拒绝别人,就希望别人不要对自己提要求,甚至会在心里责怪提要求的人。

可这种希望和责怪都无法让我们真正拒绝别人,我们必须学会温柔地拒绝才行。

举个例子,如果妈妈要求你每天给她打两个电话,你不妨这样温柔地拒绝她:“妈妈,我知道你很希望和我经常保持联络,但我可能做不到。我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没时间每天给你打两个电话。当然,如果有要紧的事,我一定会和你联络,我一直在这里。”

妈妈被拒绝可能会有些失落,也可能非常生气,但这只是失落引发的愤怒。她有这些情绪不是因为我们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她的期望没有得到满足。
她本来期望孩子能无条件地满足自己,但事实上,任何人都无法无条件地满足他人,即便那人是自己的至亲。我们要承认这一点,接受自己无法满足父母的事实,才能真正拒绝父母。

不过,如果父母仍把我们当成可以控制的孩子,那就可能愤怒地指责我们没有满足他们,甚至会威胁说不要我们这个儿子或女儿了。我们已是独立的成年人,在向父母表明自己的态度后,不必理会父母这些威胁和勒索,不必对其做出任何评价。

第三,不要试图改善父母之间的关系。

父母的关系是他们自己的事,我们不要全部揽到自己身上。改善他们的关系也好,消除他们对彼此的怨恨也好,这些都不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也很难做到。

比如A女士,既然她的父母已经分开,那她与妈妈的关系就只是母女关系,与爸爸的关系也只是父女关系。她可以试着完全以女儿的身份与爸爸相处,不去理会爸爸以前做过什么。爸爸以前做的事大多是针对妈妈的,这是他们之间的事。

与爸爸建立关系后,就以成年女儿的眼光看待爸爸,像真正的父女那样聊聊以前的事,说出以前他那样对待你,你的感受如何。谁也不知道这样聊完之后会发生什么,但至少做女儿的感觉会好一些。

如果父女之间的互动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也不要烦躁、气恼,因为那些美好只是想象的,不是真实的。当下的感受才是真实的,试着去相信这种感受,坦然地去解决这些感受。

第四,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自己与父母的关系。

要做到以上几点可能会很困难,那么不妨试着用角色转换的方式看待自己与爸爸的互动、自己与妈妈的互动以及父母之间的互动。

这种方式其实就是“置身事外”,观察自己与父母的关系这样才能真正看清一切。

心理学上,有一种技术叫“抽离”,用大白话讲就是:用第三视角看待问题。

应用在这里就是,把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当成电影,自己做看电影的观众,旁观自已与父母的互动,思考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样做可能会有种照镜子的感觉。我们的确需要一面镜子来照清楚自己。有时,妈妈就是我们的镜子。我们对自己特别不满意,可能是因为妈妈不是一面平滑的镜子,而是哈哈镜,把我们照得变形了。

另外,如果可能,我们可以向身边值得信任的朋友倾诉一下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这里所说的倾诉并不是像前面案例中的妈妈那样发牢骚、抱怨,向别人发泄自己的痛苦,而是心平气和地对朋友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听听朋友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看看是否对自己有帮助。

试着去信任别人,会有很不一样的感受。

实在不行的话,我们还可以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厘清自己与原生家庭的纠缠关系。

最后,希望你我,一切都安好。

——本文摘于胡慎之著作《与家人相处的秘密》


  作者介绍 

胡慎之,心理学家。
家庭关系顾问。
向日葵爸爸发起人。

向日葵心理咨询创始人。

中国心理服务机构联盟副主席。

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顾问。

20年的咨询实践,15000小时的个案经验。



【课程福利】在这里

☟☟☟



如果你正在经历着家庭关系或亲子关系的困扰,推荐你来找我们聊聊~

胡慎之心理工作室 & 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

☟☟☟

添加咨询顾问为你推荐咨询师



星标的方法在这里

☟☟☟

第一步:点击文章最上面的蓝色字体:

胡慎之

第二步:点击右上角的三个小点点,

就可以设置星标或置顶哈。





关注我 设星标


jin

为你推荐:
(点击即可阅读)

1、“不愿承认自己好”是一种可怕的人生模式

2、不能表达自己的人,必然是委屈的
3、经常性打压别人的人,到底有什么意图?




点击“阅读原文”,带你走进关系心理学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