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朋友,她父亲是一个军人,从小她父亲对她就比较严苛,没有因为她是女孩儿而对她有半点宠溺,即便是玩游戏也不会让着她,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玩游戏也得凭本事赢,在家里有人让着,在外面必定输不起!”因为她父亲总赢,让她特别泄气、沮丧,后来,她越来越不喜欢和父亲一起玩。朋友长大后,在工作上非常努力,非常拼,总是想要赢,外表看上去精明能干,其实内心疲惫不堪,她时常打电话和我说她活得特别累,工作上拼尽全力,生活上也事事操心不敢松懈,我问她为什么把自己绷这么紧,她告诉我,她害怕输。有儿子后,她和儿子一起玩耍时,也和她父亲一样不会让着儿子,说着和她父亲同样的话:“和孩子玩,不能让着他,要不他以后在外面输不起!”后来,她的儿子也越来越不喜欢和她玩。她很困惑地问我为什么,儿子才三岁, 怎么就不喜欢和她玩了。我问她:“你还记得你小时候,你父亲总是赢你,你是什么感受吗?你为什么不喜欢和你父亲一起玩?”大人真的想要赢一个十二三岁以下的孩子,孩子基本上再怎么努力,都是无用的,因为无论是从体能上还是智力上看,大人和孩子之间都是有差距的,所以大人赢孩子,首先让孩子学会的是——努力无效,永远无法赢比自己强的人。大家想一想拳击比赛,是同一级别去比?还是一个重量级的和一个轻量级的去比?为什么?我想答案大家都很清楚,拳击比赛是同一级别比,因为要公平,而大人和孩子比赛,这件事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孩子学会的是以大欺小,因为大人就是这么做的。孩子最初是从和父母的关系中来认识这个世界,发展和别人的关系的,当孩子赢了父母,就会认为自己非常强大,孩子只有内在真的强大了,才能勇敢的面对外面的挑战。对孩子来说,外面的挫折很多,比如孩子在幼儿园被小朋友抢走玩具,想和小朋友一起玩耍但被拒绝,上小学后成绩不如别人……这些对于孩子而言都是输,孩子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其实输的时候很多。孩子和同龄人在一起玩,同龄人是不会让着孩子的,孩子在外面输,在家里也输,想一想,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孩子不缺少输的体验,但缺少赢的体验。让孩子在家赢,能帮助孩子找回自信,迎接外面更大的挑战。如果孩子赢的太轻松了,时间久了,孩子确实可能觉得没挑战,没意思,怎么办?根据孩子发出的信号,适当加大难度。如果孩子问“你是不是故意让着我/是不是故意输的?”这时家长就可以适度的赢孩子一次。什么是适度呢?比如下围棋,你赢孩子几个子儿就行,别赢太多。要注意的是:赢完后看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没有什么情绪,那么再和孩子玩的时候,就可以玩个几盘,让孩子输一次,但总体是要让孩子赢,只是适当增加难度。如果赢完孩子后,孩子的情绪不好,那么孩子还没有做好输的准备,还是要让孩子继续赢。对于两三岁的孩子,基本让孩子赢就好,这么大的孩子是很享受赢带来的成就感和自信心的。最后,在和孩子玩耍时,让孩子制定规则,让孩子有更多的掌控感,而大人要做的就是配合和跟随。
相关阅读:
做错题抄10遍,这样辅导作业错在哪儿?丨亲子
家长该不该和孩子谈钱?怎么谈?丨亲子
开学季20余名学生跳楼,仅仅是他们太脆弱吗?丨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