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读王人博教授《叙拉古的诱惑》一文。历代文人多追求体制内的认可,学而优则仕,如孔子曰“沽之哉,沽之哉”、“ 我待贾者也”、“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千年如此。什么传播哲学之爱、智慧之爱,不过是一种借口。引退避世,也只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王人博:叙拉古的诱惑
当马丁·海德格尔背负着纳粹时期的可耻印记重返教席之时,他的同事讥讽道:“君从叙拉古来?”———这是美国学者马克·里拉在《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一书中有关海德格尔的一句话。
有一句诗:“隋炀不幸为天子,安石可怜做相公,若使两人穷到老,一为名士一文雄”,为何感慨?入世有成,说明人家适合与人斗的政治运作,即使无独立人格,气节低头。
而纵观文人入世境遇,多数惨淡收场,如过江之鲫,为何?
功名嘛,后人常用极端之言批判胡适等,实则来自对当时的审时度势而已,对对错错,已湮没在历史长河。所以,叙拉古虽危险又充满了诱惑,引无数英雄折腰。
文中,王文博教授实则对现实纠结,一如他于2002年选择离开西政一样,摆脱叙拉古的诱惑了吗?事业与职业,心性与心智,一字之差,两个极端,已无法说清孰为智者……
知识分子需要政治平台,但如果行政侵略了学术,则是知识分子的悲哀,最后一点净土也无法守护,被打上“出卖”的标签,就只能凄凄惨惨戚戚地慨叹“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了!而从法学教育中走出来的我们,当专业被功利化行政化,我们又能走多远……
我在西政读书时有个教宪法的老师遭遇不公平,他在给我们上最后一堂课时很感性近乎呐喊:“我爱你们!”但当时我们只感受到他的绝望。又能如何?人生中的遭遇诸多,有人能渡过,有人就此沉沦……
川大周鼎是学生很喜爱的教师,许多学生说宁愿科科全挂也要再换一节旁听。然而2015年4月26日凌晨,这位优秀教师发表了“一个相信讲好一门课比写好一篇论文更重要的人今夜死去了,他早就该死了”的自白书。“宁鸣而生,不默而死”是他不甘的呐喊!
哀莫大于心死,十余年保持“木车的激情”的孔子终于疲惫地回到故乡,那时他被当世权势者们咒骂为“惶惶如丧家之犬”,洞阅人世的他写就了《论语》。不可否认,唯有有德之人方能读懂这部书。
谁能摆脱“叙拉古”的诱惑?当你幡然一笑了之时,你的淡定说明已经离开了曾让你纠结过的“欲望”。
有一段话能代表我这些年的心态和努力的方向:
这个世界,看似周遭复杂,各色人等,泥沙俱下,本质上,还是你一个人的世界。你若澄澈,世界就干净;你若简单,世界就难以复杂;你不去苟且,世界就没有暧昧;你没有半推半就,世界就不会为你半黑半白。有些底线是必须要坚守的,在原则那里,你失守的越多,人生就沦陷的越多。”
细想想,我们得要有多么强大的心,才能在如此人性的碰撞中“独善其身”?君从叙拉古来?
柏拉图曾经有三次西西里之行,试图改造僭主成为“哲学王” ,均以失败告终,反而导致自己一次被放逐,被卖为奴隶,甚至有次差点送命。
有一篇笛安对话王蒙的文章《明年我将衰老》,有些意思。
作品的衰老是痛苦的,比如作家们最想写某个年代人性深处那些“互相的碾压”,也许会冲撞人的心灵,但若仅仅如此,会不会成为之后报废、不值一提的琐碎记忆?
如果一部作品只是引起人的情绪变化,或是对特定年代的评价,而缺乏厚重的思索、能够汲取的人文内涵和普世关怀,这部作品也只能如一部还算不错票房的片子,会衰老、失忆。
作为个体的我们,也摆脱不了这样的定律。思维的缺失,思想的退化,任由生活的负面支配我们,我们原本激烈跳动的心是否逐渐平复,失去律动,甚至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可怕的内心荒芜!王蒙用力地说:“我不觉得自己老啊,我还会出一本新书,是长篇,这本书的名字叫《这边风景》,和以往的长篇不同”。
我们只能改变自己。这不是否定,而是换个角度看世界。不要试图去说服自己,往往生活中突然迸发的点滴让你领略了生存的智慧,这就是“圆融”。就如日前擦拭木雕时突然发现一凿刻的败笔,顿觉纠结,脑子里翻涌出“盈缺、难全”的词句,但缺憾的还能称之为美吗?应该说豁然得益于一捧春兰,旬月前两片枯叶让我阴沉,感觉它生机的流逝,故疏于观赏。今日惊喜地看到抽出的多片嫩叶郁郁葱葱,倏尔内心通透。缓缓,再去感受,另有一番风景。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会经历初始的兴奋、渐进的乏味,时而的阵痛,追逐的快乐;有人会中途退场,有人还在踌躇,有人只在指指点点,林林总总,各色人等。尽管有不少“围观”者,最终的体验是你自己的。
一种人生,坚守不容易,在坚守中能保持阳光的心态更不容易。我们要经常警醒自己,理性过滤偏见。
为什么总有那么多时时愤懑的人?
因为他(她)们总把负面情绪放大,他的眼里似乎整个世界礼崩乐坏,人人都是撒旦,始终处于不断否定之中的人又怎么会快乐?最后当回过头来,引起这些情绪的“因”却往往和自己无关。
我在这一场马拉松中也时常会五味杂陈,也会犹疑,但会经常提醒自己如果不能剔除心情中的阴沉,终点也许会永远遥遥无期。
今夜有雨敲窗,煮一壶茶,杯盏流转之间,放空的是清冷,接受的是暖意。想起一则禅悟:
秋天,禅院里红叶飞舞,小沙弥问师父:“红叶这么美,为何会凋零呢?”师父笑道:“因为冬天来了,树木撑不住那么多叶子,只好舍去!”
当一些执念让我们陷入阴霾,看不到美好和他人的善意时,“放下”才是智慧。人生中有时候是没有能力选择的,但可如林清玄的《咸也好,淡也好》所说:我们只能随遇而安,来什么品味什么,假如我们愿意品尝,样样都有滋味,样样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