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棵树和两个院子 摄影:朱雨蒙
△ 不同高程间的穿越 摄影:朱雨蒙
设计单位 察社办公室
项目地点 北京门头沟
建成时间 2024年7月
本文文字由设计单位提供。
这处山中居所被主人废弃多年。因为地处梯形台地一阶的尽端,远离邻里日常生活,不易抵达,渐渐地,房舍倒塌,树木野草丛生,遍布垃圾,俨然成为一片村中废土。初看场地时,接近手掌大的蜘蛛、各种鸟类、蜜蜂和流浪动物把这里当作了家。庇佑大家的是那两颗无人照料反而生意盎然的村上的椿树。
△ 村庄附近的山峦 摄影:朱雨蒙 △ 总平面图 ©察社办公室 △ 几乎坍塌的原有石砌建筑 ©察社办公室
多年以后,主人决心把这处废土改造成到访者的乐园。假期的时候,未来的院子能够提供5个完整的卧室;同时设置户外可以看到山景的平台,还有露天泡池、秋千和滑梯一类设施。无论成年人或小朋友都能乐在其中。
△ 从东南方向看建筑 摄影:朱雨蒙 △ 建筑与山村 摄影:朱雨蒙
对于场地来说,从废土到乐园,似乎是一个重返青春的过程。在Lucas Cranach the Elder1573年的画作《Fountain of youth(不老泉)》中,矩形下沉的浴池和背景中粗粝的荒丘形成对比。这种在不确定中获取确定的形式,似乎隐喻着从悲苦到欢愉的对比和历程。结合紧张的预算,我们觉得像画作中简单几何形态约束的体量,也可以扮演乐园的身份。
△ Fountain of youth , Lucas Cranach the Elder, 1573 △ 建筑南立面外观 摄影:朱雨蒙 △ 梯形台地上的建筑 摄影:朱雨蒙
△ 户外泡池 摄影:朱雨蒙 △ 厨房内外 摄影:朱雨蒙
改造预算大概可以支撑两层300平方米建设规模。400平方米的原院落由此显得过于空旷。恰恰唯一的邻居新建建筑高大宽阔,在三个维度下都充满到边界。如果设计仅仅把300平方米简单布置进去,似乎无法与邻里形成恰当的体量抵对关系。
我们决定盖一个拥有多处半室外空间和独立构造物的房子——有限面积却拥有大得多、虚张声势的体量感。各种类型的空间都被一个4.5米×4.5米的基本单元来架构。它们最后变成房子或者廊子,或者“空架子”。其中场地角落的单元,为了退让邻居的采光或视线,或者弱化对附近街道的压迫感,被除掉一半。最终,那些高高低低进进出出的空间,也协助塑造了“乐园”的气氛。
△ 空间轴测拆解示意图 ©察社办公室 △ 南侧通道次入口 摄影:朱雨蒙 △ 南侧面向山谷的庭院 摄影:朱雨蒙 △ 北侧连接上下两层标高的庭院 摄影:朱雨蒙
由于场地交通的不便,原有废墟中的大量石材被再利用。除去挡土墙部分,混凝土框架建立后,石材变成填充墙体。这既节省了一大笔费用用于建筑垃圾消纳、填充墙体材料和运输,也自然而然地创造了建筑立面,使其更具北方山地粗粝的形象表情。
△ 拆除结束后,现场只有石头和两颗大树;为了节省开支,建造过程中石头依然留在现场 ©察社办公室 △ 石头的再利用 ©察社办公室
△ 建造过程记录 ©察社办公室
△ 石砌外墙效果 摄影:朱雨蒙
这种混凝土与石材的组合,在建筑史中也不乏先例,例如Herzog & De meuron1982年的项目Stone House。不同的是,Stone House对材料和构造的选择,更多是出于对形式、符号和文化(地域主义)上的考量,石材干砌混凝土构件真真假假。而“虚张声势之家”是在面对现场困难(场地位置、预算)所做的选择,结构和维护墙体完整、诚实地被裸露出来。
此外,2023年夏天史无前例的大暴雨证明,内防水保温也无法完全抵抗长时间暴雨的冲刷。这也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在屋顶做一个小的不锈钢挑檐,以此来缓解雨水对建筑的侵蚀。
△ Stone House, Herzog & de Meuron, 1982 △ 连廊的屋顶上 摄影:朱雨蒙 △ 房顶加装不锈钢挑 摄影:朱雨蒙
从总图来看,设计保留场地中最大的两颗椿树—— 一南一北,把场地分成东西两部分。西侧临近入口,化作公共空间的主体;东侧变成主要的客房部分。东西之间被一个有屋面覆盖的室外空间连接起来。屋盖之上,可以通过一部钢制旋转楼梯抵达。
屋盖上下是院子里重要的室外活动场地。为了保证连贯的气候边界,一条室内通道“埋伏”在此屋盖下北侧半地下的位置。这样的设置,允许空气、光线,甚至人们的活动还可以在南北之间交互。
△ 庭院与树的空间关系 ©察社办公室 △ 两棵树和两个院子 摄影:朱雨蒙
△ 户外连廊下 摄影:朱雨蒙 △ 回看南侧面向山谷的庭院 摄影:朱雨蒙
△ 金属旋转梯 摄影:朱雨蒙
主入口在场地西北角的高位。进入入口后,转折沿梯可走下二层通高的主空间。由南至北,厨房、起居、餐厅一字排开。而二层入口南侧正对着的,是南部裸框架之下的户外泡池。泡池由阶梯状混凝土折梁和下面的竖向支撑来完成。竖向混凝土落下的位置恰恰是一层的厨房及其中心的火炉。我们一度想把这个建筑物命名为火锅之家,正是因为这个上面水池下面火焰的场景。
△ 设计草图 ©察社办公室 △ 二层主入口 摄影:朱雨蒙 △ 通过楼梯下到主生活间 摄影:朱雨蒙 △ 厨房的上面是户外的泡池 摄影:朱雨蒙
△ 主生活间 摄影:朱雨蒙 △ 厨房 摄影:朱雨蒙
公共空间西侧为有独立入口的员工宿舍、后勤用房、进入泡池前的淋浴间,以及一个角落里的多功能用房(客人多的时候但当一个客房,平常作为棋牌游戏儿童活动空间)。公共空间东侧有三个出口,其中临近二层入口位置的被设计成一处矮柜,打开是一部通下一层院落的滑梯。此梯除了增加趣味,甚至承担从二层向下运送行李的功能。一层偏南是出庭院的大门,中间位置下几级踏步,是那条起连接作用的半地下通道。我们又把这个通道设置成一个微型的展廊。
△ 建筑剖透视示意图 ©察社办公室
△ 门廊 摄影:朱雨蒙 △ 滑梯入口 摄影:朱雨蒙 △ 滑梯 摄影:朱雨蒙 △ 主生活 间 摄影:朱雨蒙 △ 半地下连廊入口 摄影:朱雨蒙 △ 半地下连廊 摄影:朱雨蒙 △ 沿着挡土墙的户外连廊 摄影:朱雨蒙
“虚张声势之家”显现出简单的几何形态。如同画作“不老泉”一样,新建筑在本来混沌的场所中建造了秩序。同时因外立面暴露,整个建筑物采用内保温系统。室内利用暖调的粉刷石膏作为完成面,那些突出的框架又被板材龙骨重新覆盖。同样设计利用两种材料,在室内也暗示了结构与围护体系的二元并,还也为最终的建筑情境贡献了素材。
△ 东侧二层大套房入口 摄影:朱雨蒙 △ 东侧一层卧室 摄影:朱雨蒙 △ 东侧二层大套房 摄影:朱雨蒙 △ 大套间的卫生间 摄影:朱雨蒙
△ 主生活间 摄影:朱雨蒙 △ 户外连廊下 摄影:朱雨蒙 △ 去户外泡池的楼梯 摄影:朱雨蒙 △ 户外泡池附带的淋浴 摄影:朱雨蒙
设计图纸 ▽
△ 下层平面图 ©察社办公室 △ 上层平面图 ©察社办公室
△ 剖面图 ©察社办公室 △ 节点详图 ©察社办公室
本文由察社办公室 授权有方发布,版权归来源机构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