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永澄老师
永澄老师,全名易仁永澄。他是一个负责任到唠叨的老妈子,一个专注帮助他人实现目标的创业者。学习目标管理,就找易仁永澄,想要实现目标,就找易仁永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混沌学园  ·  这个时代已经不需要APP了! ... ·  2 天前  
学习曾国藩  ·  女人有以下5个行为,说明情商很高! ·  5 天前  
学习曾国藩  ·  掌握这八个人性定律,没有你搞不定的人!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永澄老师

永澄:终于找到可以一生为之努力的方向!

永澄老师  · 公众号  · 学习  · 2017-04-22 06:00

正文



二十来岁的时候,我总是跟自己说:“只要让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我会全力以赴地投入、去努力、去把事情做成!”可是,我找不到啊,所以好郁闷啊,要反反复复地去找啊!

我总是想:“那些知道人生需要干什么的人,实在是太牛了,他们的时间都没有浪费啊!”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每个人都曾迷茫过,都有找不到人生方向的时候。回想当年,总是期待有个人能告诉我,这一生究竟要做什么就好了!现在也明白,如果当年不是“总是想”,而是多把时间用在行动上,可能会更早地找到方向吧。

随着学习的推进,我慢慢知道:原来人生是分阶段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重点。就好像一个探索游戏,不断地试错,打开一片迷雾,如果碰壁了,就继续退回来打开新的迷雾:

如果说你一路走的比较爽,各种好事都轮到自己身上,那只能说明太有福分,可是,这样的人毕竟少之又少。我的假设是:每个人的成长必然要经过苦难,无论这个苦难有多长时间,有的可能就几秒钟、有的几天、有的几年,但是历经苦难并走出来才是真正的成长。那些通过参加活动、听闻新知识而得到的成长感,只不过是自我感觉良好罢了。

随着不断探索,你总是能够大概率地找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对于这条路,很多人给出一些标准值作为参考,比如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坐标大约是:

•  15岁,知道自己的方向;

•  30岁,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  40岁,形成自己的人生观;

•  50岁,形成自己的世界观;

以我现在的观念来看,孔子15岁的时候就知道学习对于探索方向的价值(学习是因,因上努力才有果),已经非常非常高级了,不过,即便是孔子,也需要用15年的时间来探索,估计那会他也会想:谁给我指条方向吧!孔子用15年才知道自己的发展方向,我们有什么好着急的。


我的价值观成型于2011年,那个时候我忽然发现帮助别人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别人因为我的努力而变好,那是我认定的极高价值。看似很简单的结论,我也用了多年换来:在那之前我已经做家教2年、当老师4整年,还有之间没有人指点下的盲目试错2年。

从价值观到世界观和人生观,我又用了6年的时间,直到2017年,我的世界观、人生观才成型了!你无法想象我在这其中所承受的辛苦:被人诋毁、被人嘲讽、被人封杀等等,现在想想,没有这种苦难,就没有真正的成长!毕竟一切经历都是财富嘛,我也释然了。

大约整理一下最近一直反复写到的内容:

•  我的世界观:站在上帝视角,看投射的世界;

•  我的人生观:求真,寻找现实世界的规律,以返回真实世界;

•  我的价值观:把握事物的规律、进行理性决策、和资源共振,做高概率正确的事情。

其中,世界观和人生观是刚刚澄清和确立的,而价值观则得到了大幅度的更新,从原来的个人成长、利他助人、影响他人那种现实世界的价值观,真正切换到了从世界观、人生观中生长出来的全新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拥有更大的包容性,可以解释原有的价值观,同时,它还有更大的灵活性,在面对不同问题的时候,更容易澄清自己内心的选择。

今年,我35岁,我不知道我的三观是否拥有孔子那么完整的体系,我想再给自己几年的时间去持续澄清、探索,把每一个细节都说清楚、把它的具体应用都写下来,这值得我去投入时间。


三观清楚之后,就可以选择那条自己可以走一辈子的路了。既然人生观是求真,也就是我期待我的人生终点是看到复杂事物背后的逻辑,那我就要选择一条高价值、可复利积累、拥有边际效用的路径,我选择的是:改变

我们尝试着分析一下:

•  改变拥有极高价值。如果我掌握了改变的底层逻辑,我可以帮助自己获得改变,可以用高效的方式来实现改变,取得绩效。除了帮助自己之外,任何人都需要改变,这个市场就极大,有无数人在其中耕耘,符合价值判断。

•  改变可以复利积累。我的能力圈在概念化、系统化上,所以,当面对各种无法改变的问题,我都会努力看透问题本身,不断去抽象,然后将其形成简单的模型。通过过往我的行为模式可以看到,我已经积累了超过120多个应用模型,可以高效解决问题。这是典型的A+=A的领域,符合基本的复利要求。

•  改变的边际效用无限。当我的初心是助人改变的时候,必然会出现大量重复的案例,而这些案例的积累会大幅度降低我的边际成本,而我选择真诚地对待他人,必然会有一部分人内心响应。要知道,我把三观澄清、用三观帮助对方解决问题、对方的基本素质跟我一样,那我们很有可能是同频的人,就像我在幸福进化俱乐部中说的那样:在一起,一辈子,如果真的在一起一辈子,同频的共振会带来想不到的惊喜!

我目前选定研究:改变背后的规律究竟是什么,如何才能帮助需要改变的人获得更为高效的改变,这就是我要走的路径。想想看,从2010年开始关注个人成长,到转了一圈回来继续关注改变,改变难道不就是个人成长么!还是那句话,再次回到原点,但是我已经升级了。

这条路符合我的基本假设,那就可以持续走下去,持续在正确的事情上努力,耐心等待跃迁的出现,我对我的未来发展充满着信心!


顾炎武先生有句话:“尝谓古人纂辑之书,正如今人之铸钱。古人采铜于山,今人则买旧钱,名之曰废铜,以充铸而已。”这是V先生在杭州给我说的典故,他告诉我:我必须要有自己的铜山

铜山是什么,V先生告诉我说那是古人去采铜的地方。所以,这里有几个问题:如果你有一座采不完的铜山,那结果会是怎么样呢?如果采了的铜经过加工可以卖给其他人,会怎么样呢?

我要找一座源源不断的铜山,然后用一个稳定的解释系统去解释,并给出基于底层规律的解决方案,我最擅长的就是将解决方案概念化、系统化、工具化,这样可以解决从理论需求到服务需求的各种客户问题。基于这样的模型,我的选项也变得清晰:

•  铜山:那些真实存在的问题。

•  解释系统:三观、由三观推导出的原则,每个具体问题推导出的某领域的底层规律(需要持续积累)。

•  光线:某个细分领域的解决方案及解决方案体系,目前选定的是改变,未来可以不断选择更多领域。

顾炎武提到的采铜于山,就是要把铜山上的矿石冶炼熔铸起来,不是拿旧钱充数,也不是拿矿石充数。这也是我要对自己提出的原则,如果真正想要实现人生的终极目标,必须要采铜于山,那些问题必须是客观存在的问题,而不是我自己编撰出来的,这对我自己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提醒。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视野有限,但是,这个模型是我目前选定的路线,我想持续地走下去,并且我认为这是我可以走一生的路!我的话留在这里,看看未来会不会打脸。

我的铜山已经找到了,你的呢?我的路径已经明确了,你的呢?如果你还没有澄清,同时你又蛮认同我的,那跟我一起来好不好?毕竟,改变这个领域很大,我们可以一起玩的很多,你说是不是?

我还在持续思考着,方向已定,接下来要考虑方法问题了。积极主动的你,请在我变革的时候和我一起,这是个机会,别错过~


今天下午,我要出差去南京参加周日海峰老师的DISC一日商学院,海峰老师为了成就我特意给我安排了在他的DISC社群中分享:

海峰老师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如果说把培训界的老师们分为两种:一种是往外发钱的、一种是自己拼命赚钱的,海峰老师绝对是第一种,他不考虑自己,而是考虑更多其他人,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分享精神”!海峰老师是我的行动标杆,如果我能成为他这样的人,我就会特别满足了!推荐大家想办法认识这样的高手,毕竟,未来的社会,人才是最重要的,能认识海峰老师,本身就会拉高你的审美水平,做事会有更高的标准。

此外,iOS的赞赏功能被取消,在格局不变的情况下,我也会将所有赞赏功能关闭。如果你认同文章的价值,请留言告诉我就好了。


推荐文章
学习曾国藩  ·  女人有以下5个行为,说明情商很高!
5 天前
淘股吧复盘汇总  ·  淘股吧高手复盘汇总(3月27日)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