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全球局势战略纵横
畅谈天下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军武次位面  ·  俄乌又交换阵亡者遗体!45具换757具,交换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全球局势战略纵横

歼20挂4个普通副油箱就能直飞阿拉斯加?中国航天黑科技来帮忙!

全球局势战略纵横  · 公众号  · 军事  · 2017-01-25 06:56

正文

这4个大号副油箱可不普通 里面蕴含了中国航天的黑科技

现代战斗机,尤其第五代战机,那必然是全身都是高科技,无论是机体材料、还是发动机航电技术,都集成了这个国家在航空工业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不过,在 2016 年年末,中国自行研制的歼 -20 战斗机,这种满身都是“黑科技”的新家伙,却挂着 4 个怎么看都也不是隐身设计的副油箱在天空漫舞。这可能让人觉得有些费解,为什么歼 -20 如此强调隐身性能的战机,却要挂 4 个不隐身的普通副油箱呢?

通过实际对比来看 这4个副油箱应该就是之前说的 2400L 新型副油箱

要说这 4 个副油箱“普通”,那可就是太小瞧了。首先,这个 4 个副油箱可是航天科技技术打造了,满满的都是“黑科技”。对比中国常见的战斗机副油箱,歼 -20 挂着的 4 个副油箱长度达到了 6 米多,而中国空军制式的副油箱也就 3 4 米,这么长的副油箱必然载油量显著增加。根据容积和长宽比判断,这型油箱的容积达到了 2400 升!折算下燃油量, 4 个副油箱加满就可以给歼 -20 再增加 10 吨的燃油,这可以使得歼 -20 的飞行距离增加到 7000 8000 公里,这足以让歼 -20 从试飞地点直奔美国的阿拉斯加,中间不需要进行任何空中加油。这是什么概念?印度空军的苏 -30MKI 想要飞抵美国的阿拉斯加,同等距离,中间需要进行 3 次空中加油,这就是最显著的差距。而且,大容量副油箱的制造并不仅仅是简单的铁皮焊接,这其中用到了中国航天最新科技。

传统副油箱是焊接而成 而采用强力旋压成形技术 可以大大减少后来的工序 可以加工更大的副油箱

传统的副油箱,一般都是先把预制的铝合金板加工成 6 瓣,成型,再焊接,这样使得副油箱上面至少有 10 多道焊缝,每增加一道焊缝意味着变形一次。而且,最终还要进行外形校正后,才能出厂。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同时工作量极大。而利用航天技术制造,则需要一种特制工艺“强力旋压成形技术”。这种技术有些类似于咱们擀面片一样,铝合金胚料预备好,然后通过加压、加温、旋转成型后,变成实际需要的外形。以战斗机副油箱为例,如果使用“强力旋压成形技术”,可以使得副油箱的厚度控制在 2-3mm 以内,而且抗压和耐热性能比原来至少提升 35% ,使得副油箱的形变空间进一步减小,后期工时显著降低。并且,只需要 2 道焊缝就可以完成副油箱的加工,确保了副油箱的质量。最主要,由于“强力旋压成形技术”是对材料进行再加工,而不是增材成型技术,减少了副油箱的质量,增加了载油量和宝贵机内载荷。因此,别看歼 -20 挂着 4 个“普通”副油箱在飞,可实际上这 4 个副油箱里面的“黑科技”含量可一点不少。

这项技术应用非常广泛 当然最早的还是火箭发动机的燃料箱

这么高的技术最早应用在哪呢?其实是在 “长征”火箭的燃料箱上。这也是中国航天科技应用到航空领域的一次新的结合。并且这还仅仅是个开始,一旦完成了“强力旋压成形技术”在航空领域的设计和工艺制造难关后,用途会更大。融合其他复合材料等新技术,这会给歼 -20 提供了更多的打击手段。尤其是类似于美军 F/A-18 挂载的隐身保型武器吊舱,也可以基于这种技术设计而成。我们通过歼 -20 携带 4 个副油箱进行测试飞行来判断,歼 -20 的实际外挂能力可能超过 12 吨( 10 吨燃油 +4 个副油箱的质量),为了保证歼 -20 的隐身能力,通常来说大家都会认为歼 -20 会把弹药全部挂载在机内弹舱,可很多任务是需要更多元弹药投放的。因此,自然外挂越多越好,但是外挂和隐身始终是个矛盾体,美国 F/A-18 挂载的隐身保型武器吊舱就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超级能装的吊舱最多可以装载 6 SDB 小直径炸弹和 2 AIM-120 空空导弹,并进一步降低自己的雷达信号。

国F/A-18的隐身保型弹药舱 歼 -20 也可以挂 还可以挂的更多

如果歼 -20 也可以挂载这样的半隐身武器吊舱,可以极大程度保证中低烈度条件小的隐身性能,增加弹药投放。让歼 -20 搭载“雷石”系列小直径炸弹和 PL-12 空空导弹,兼顾对空、对地双重打击任务。采用 2 个这样的吊舱外加 2 个副油箱,确保作战半径不低于 2000 公里,同时多挂 12 枚炸弹和 4 枚空空导弹,那这个打击能力无疑是相当惊人的,这也是重型战斗机的优势之一。一旦挂载这种吊舱,则歼 -20 的武器挂载量不是翻一番,而是成倍提升,也就意味着战斗力迅猛提升。使得歼 -20 可以更好的适应多样化的作战任务。由于有了“强力旋压成形技术”使得建造这样的吊舱没问题,内置弹舱设计也说明中国武器内埋上不存在任何难关,所以这样的多用途任务吊舱出现在歼 -20 上是迟早的事。而且,中国航天科技由于近些年的飞速发展,无论是材料技术还是加工手段都有极大的提升,这也反哺航空技术使得其发展平台越来越宽广,未来更多的航天技术都会应用到中国航空工业上,助力航空工业快速发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