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在看”和“
”并分享,
点击
左下角
关注
“材料汇”
可添加
小编微信
,小编期待与您交流
写在前面
一直在路上,所以停下脚步,只在于分享
分享内容包括:
新
材料/
半导体
/
新能源/光伏/显示材料
等
集成电路封装材料有望迎来放量:
据SEMI,全球半导体封装材料销售额预计从2022年的261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的298亿美元,对应粘接材料市
场规模约12亿美元。国内产业由于起步较晚,
芯片级封装胶粘材料基本被德国汉高、富乐、日东电工等国外企业垄断
。在供应链安全和成本管控的双重考虑下,芯片级封装材料国产替代迫在眉睫。
公司在晶圆UV膜材料、芯片固晶材料、导热界面材料等多领域持续批量出货。其中芯片固晶胶,可以适用于多种封装形式,覆盖 MOS、QFN、
QFP、BGA 和存储器等,客户包括通富微电、华天科技、长电科技等国内集成电路封测企业。晶圆UV膜方面,目前在华天科技、长电科技、日月新等国内集成电路封测企业批量供货。据公司披露,公司正在配合多家设计公司、封测厂推进验证,其中DAF膜、 Lid 框粘接材料已通过国内部分客户验证,获得小批量订单;底部填充胶已通过部分客户验证,目前正在加快导入;芯片级导热界面材料(TIM1)仍在积极推进客户验证。
智能终端封装材料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智能终端需求长期向好,所需封装材料品种多,且对应性能要求逐年提升。在以苹果、华为等知名品牌供应链为代表的高端应用领域,
汉高乐泰、富乐、道康宁等国外供应商仍处于主导地位
,国产替代诉求强烈。公司当前已进入苹果、华为等头部品牌的供应链,积极寻求从耳机延伸到更大空间的手机领域,未来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新能源应用材料有望维持高增:
我国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带动封装材料需求量快速提升,据我们预测,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封装材料行业规模为63.3亿元,2021-2025年,CAGR达37.5%;据公司招股书,2023年我国光伏叠晶材料市场规模达9.31亿元。公司的新能源应用封装材料已在宁德时代、比亚迪、通威股份、隆基股份等多家头部企业获得份额,并积极
扩产保证增量。
高端装备应用材料持续开拓增长点:
公司在巩固在原有传统燃油车、工程机械、矿山制造等领域基础上,有望紧抓智能化等产业趋势,开拓新的市
场和业务增长点,通过和汽车电机、电控、材料轻量化等领域客户合作,进一步取得有竞争力的市场份额。
来源:国海证券,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来自公开信息,仅作分享,不代表本人立场。如果您认为平台推送文章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下载更多关于
半导体材料/
光刻胶/
碳化硅/
半导体设备/
半导体行业/
半导体封装
显示行
业/O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