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清元宇宙
中国新媒体大数据权威平台,国内最重要的舆情报告和软件供应商之一,国内制定各类互联网、新媒体、大数据排行榜的权威机构。www.gsdata.cn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  各地盲目“对标”杭州,要警惕发展误入歧途 ·  17 小时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四川筠连山体滑坡已致1人遇难28人失联丨一览 ... ·  23 小时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在哈尔滨举行丨一览 ... ·  2 天前  
网络舆情和危机公关  ·  DeepSeek如何驱逐了传媒业?对于“系统 ... ·  2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2025年春节假期交通出行超23亿人次、大同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清元宇宙

北京暴雨下公众情绪的三问两感

清元宇宙  · 公众号  · 舆情  · 2018-07-18 20:12

正文

7月 15 日晚间开始,北京多地降下暴雨,街道成河,车辆水上漂,有的市民“乘船”上班,据气象部门介绍北京 48 小时下了全年 1/6 的雨,“久违”的暴雨后,公众情绪极度沸腾。


微博上有关北京暴雨的话题谈论量不断飙升,六年前的那场暴雨也再度走进公众的议题中。2012年 7 21 日,北京及周边地区遭遇 61 年来最强暴雨及洪涝灾害。

人们总能在记忆的长河中找到毅然前行的理由,而曾经惨痛的经历让公众对于城市内涝更加警觉,暴雨的再度来袭不免让网民心生忧虑,对此,有网民发出了三大疑问:

第一问:极端天气时常来袭,城市是否真有能力预防? 近年来极端天气经常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而媒体集中报道给城市带来的严重影响,使得公众产生一定担忧情绪,一方面认为极端天气确实与如今恶劣的气候环境脱不开关系;


另一方面则认为,暴雨等极端天气已威胁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关部门应该早预警,提前采取相关措施,减少极端天气对市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损失。

第二问:北京曾遭暴雨重创,水利疏解工程进展如何? 本地市民集中吐槽暴雨后北京的渍水现象, “划水上班”、“看海”、“马路泳池”似乎并非夏日趣事,网民开始质疑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性,现阶段采取的水污分离策略并未使城市防涝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有网民关联到六年前的北京特大暴雨,认为北京应当吸取教训,及时更新排水系统,这样才能彰显首都的示范作用。


与此同时,身处北京市中心的故宫再次免于洪涝危害,也使得民众反思现代技术能否实现超越,或是从古人的智慧中寻求破解北京内涝的密钥。

第三问:内涝已成大城市通病,海绵城市何时才能实现目标? 遇到下大雨就内涝已是中国许多城市的通病,部分网民通过与国外对比,质疑我国城市建设弊病。


有网民认为,一方面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排水系统,另一方面要转换城市建设思路,要将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摒弃局部的修修补补,应真正投入大力气建设海绵城市。


最后,媒体一语中的,表示网民所有质疑的焦点正是“城市内涝应该如何解决”。



不过话又说回来,公众的最终诉求还是希望阴雨早日远去,阳光快快归来。

而社交媒体上,部分见过“大世面”的网民还是善于“苦中作乐”,能够在暴雨中发现有趣的事情,对此次北京暴雨,也有两大感触:

一是暴雨中坚守岗位和互相帮助的诸多暖心画面在微博舆论场不断涌现。 部分网民对奋战在一线的战士、警官、救援队、消防员等表达由衷的敬意,认为正是他们的坚守,才让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二是网民“苦中作乐”,各种脑洞大开的段子冲淡了人们心头的焦虑。 网民戏称这暴雨比扶摇找裴瑗报仇那天还要大, 比贺涵去接被困高速上的罗子君那天还要大,比张小凡被罚跪碧瑶陪他那天还要大,比肖奈贝薇薇屋檐下躲雨那天还要大,比陆依萍去他爸家要钱的那天还要大……

抖音上,有学生因积水过大,把塑料桶当成 “船”撑来上课, 并称 “每年雨季都被淹的我们学校,男生都这样出行。” 网民不由感慨: “原来船才是在首都生存的必需品。”


类似这种段子数不胜数,在这些段子的消解下,诸多被大雨淋湿的网民的心也疏散了不少,最后会心一笑,各种忧愁、不满便相忘于江湖。(本文作者为清博舆情分析师章崴)

— [ THE END ] —



清博舆情系统地址(http://yuqing.gsdata.cn)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