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中国之声,最新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以为是糖,结果放嘴里炸了! ·  昨天  
观察者网  ·  抖音副总裁解释封禁汪小菲、张兰账号原因 ·  3 天前  
央视新闻  ·  真的会为长期主义者而感动 ·  3 天前  
扬子晚报  ·  最新发布,所有中小学严查!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责任,不容忽视!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公众号  · 社会  · 2016-12-15 12:17

正文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创造良好的家庭、社会和学习环境,使他们健康、快乐、幸福地长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但是对于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来说,规则的意识尚未充分建立,经常由于冲动受到各种伤害。


学校、家庭、社会,应如何共同努力、构建呵护孩子成长的安全网?


请听特别报道:不容忽视的责任


在一段网络曝光的视频中,三名少年群殴六年级男生小东的情景叫人唏嘘愤慨。脚踢、殴打、砖砸,被打者昏倒在地,施暴者仍不收手。这些未年人暴力相向的程度,让成年人都难以置信。


施暴者:

我去,打傻了。爽不爽,来!

被打者 小东母亲:

这个村我们肯定是不呆了。我们外地人能到哪,肯定都和这差不多。


十四岁的常某是施暴者之一。他的父母也是外来务工人员,他的母亲:


常某的

母亲:

网上有这个打人视频的时候,他自己去自首了。他也没和大人说。

记者

他还想上学吗?

常某的

母亲:

想上,辍学了十多天就想上学。


其实无论是施暴者还是受暴者,未成年人在这个过程中,都是受害者。


北京西城区检察院检察官赵颍:

这个事情一旦踏出这一步,就成为我们所说的“涉罪”未成年人,他的学业是肯定中止了的。有可能轻则取保候审在家里边,基本上处理完了后一年也过去了。他就只能留级或者转校,重一点情况就一直待在看守所。



一份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而这些案件的缘由可能仅仅是因为一些小矛盾。


徐小辰是江苏吴江某中学初一学生,他说,有些同学让人“不舒服”的行为,往往是摩擦的导火索:


徐小辰

江苏吴江某中学初一学生

同学之间有时候吵到一个地步么,再好的朋友也会动动手。比如我在旁边好好的看书,人家突然过来刚洗完的手,冰冰的,我说你干嘛啊,他说你不服啊,然后就争起来。


校园里的拳脚相加亦或精神孤立,如今并非个案。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受害孩子的忍气吞声,恰恰助长了校园“小霸王”们无法无天的气焰。




由中华女子学院发布的调查显示,不会选择求助的学生占总人数的48.9%;52.6%的学生认为,遭遇侮辱打骂而不报告的主要原因是“怕丢脸面,在同学中抬不起头”。


尽管性质恶劣,但现实中由于受害孩子一般伤势较轻,施暴者又是未成年人,因此多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来处理。 犯罪成本低,法律干预机制落后等原因,也导致这一现象愈演愈烈。


在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皮艺军看来,关键是要将已有法律用好。


皮艺军:

主要还是执行的问题,属于观念和理念上的转变。特别是美国洛杉矶的案子形成非常大的反响,西方社会采取的是一种零容忍的态度。这种零容忍不是我们所说的刑罚,而是对这种事情,哪怕是蛛丝马迹,也应该给予特别严肃的处置。




在很多专家看来,法律的惩罚只是最末端的处置方式。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从源头做好预防工作,建立综合治理机制刻不容缓。


今年4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下发通知,开展专项治理。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

对地方、对责任督学、对学校开展专项治理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比如说,要求学校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职责,开展学校相关专题教育,开展法治教育,组织教职工对于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等。



很多涉案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往往都比较严重,为此,学校要将心理咨询、干预、引导等工作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江苏省中学心理特级教师苏华:

问问他“欺负别人给你带来什么呢?”是因为带来成功感吗,体现自己的能力,要说他的动机是好的,但是成功感的获得,除了这样方法,还有其他方法,那其他的方法有哪些呢?慢慢让他既不伤害别人,也不伤害自己。



而在全国政协委员、小品演员巩汉林看来,青少年存在暴力倾向多和观看网络暴力视频、家庭环境不和谐有关,家庭预防才是根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