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小推拉驴
浴火荆棘,焚而不毁!
51好读  ›  专栏  ›  小小推拉驴

天光乍现,目击神在

小小推拉驴  · 公众号  ·  · 2017-07-04 07:19

正文

阅读报告
关于《认识神》
神学班班主任 齐宏伟



课程要求:阅读报告分为两部分——一是阅读申明,就是将自己本学期(本课程要求)所阅读书目的名单,阅读程度(读了多少)等列明,最后申明是否读完课程要求的全部必读书;二是读书报告,就是将本学期本课程所要求的书中,选择一本或者其中的几章来写作,大体包括:阅读内容之框架结构、对阅读书目作客观的评论以及本书对自己的冲击影响等。字数控制在2000---3000之间为宜。


这学期学的课程是《神学导论》,阅读材料是《认识神》、《威斯敏斯特大要理问答》、《以耶稣仆人的心志学习神学》和《系统神学》中的“系统神学简介”部分。参考资料有《神学入门》、《简明神学》、《全权之神》(四册)、《基督教要义》、《基督教神学导论》和《神学的视野》。我打印出本课讲稿后,便照书单把所有阅读材料和所有参考资料购齐。除《基督教要义》和《基督教神学导论》过去翻阅过之外,这次没再翻阅,其他全部翻阅了。阅读材料更是全部细细读完。我深信马丁·路德的话,上帝可以藉着书对他的仆人说话,不只藉着圣经。每本书,只要以道观之,都开卷有益。比如对于过去一向瞧不起的华人神学著作,这次也有收获,杨庆球《基础系统神学》在人的本质追寻中,就提到人注定有限却追求无限,所以人是灵性活物。但人因觉无限不可企及,就转而把有限化为无限,于是堕入偶像崇拜。这真是非常深刻剖析。至于,不怎么喜欢的古德恩,里面提到“雅各书”中“智慧的温柔”在神学思维中的重要,也是极美收获。

我要写为报告的书是巴刻的《认识神》。我读到的是尹妙珍译本,中国基督教两会2012年第2次印刷。里面前有曹伟彤博士之“导读”,后有陈恩明牧师的“附录”,从中得知巴刻这一位“改革宗的黑手党”,在圣公会教会里非常积极参与和服侍,难怪其文字总是带有如此深沉的教牧情怀。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主”,主要有六节,主要是对认识三一真神概括性介绍。里面提到认识神不是认识关于神的知识,而是投入一种全新而又真实的关系。这比你认识一件物品要复杂,也比认识你的同伴要复杂,因为上帝是一位绝对超越者,这就意味着你的认识必须建立在对方主动愿意启示的基础之上。关键就在于这一位上帝愿意主动启示自己,甚至启示自己为圣父、圣子、圣灵的三一真神。

这一部分的第三节“认识和被认识”以及第四节“独一真神”是最精彩两节。我当然早知道认识神意味着与神有一种互动关系,但很多时候,并没有把自己的经验完全被认识神给整合起来。巴刻提到的“突然醒觉”(见第36页),给我不小震撼。世界散乱,生活零碎,突然因着认识神成了一个整体,这该是一种多么奇妙的翻转。没有认识神,世界就是冷冰冰的杂乱物质,生活就是一地鸡毛。认识神也就认识了世界和宇宙乃至生活对你的意味深长。这种意味深长需要不断咀嚼、吸收和消化。第四节提到偶像崇拜很容易把神的象征当成了神的代表(见第52页),这种心理转化机制,巴刻的描述非常深入。偶像是对神的侮辱,没有比标明这一点更让人对偶像崇拜产生更深厌恶了。

第二部是“看!你的神!”这一部分主要讲的是神的属性。这一部分确实见出巴刻的默想功夫。一般说来,对神的属性的了解,我们常常是浅尝辄止,重复一点可传递属性和不可传递属性唾余而已,觉没啥好说,也没啥好想。但巴刻却一个题目接着一个题目,不慌不忙地进行了深入反思和描述,把人带入到一种美妙灵性境界。这比读中国古诗词更为享受,也使我大开眼界。这部分之中,我觉得巴刻写得最好的是第九节(“独一全智的神”)、第十二节(“神的爱”)、第十四节(“神是审判者”)以及第十七节(“嫉妒的神”)。尤其是第九和第十七节。

让你讲神的智慧,你会怎么讲?唐崇荣牧师大概会通过大自然和人体的奇妙和艺术与哲学之为普遍恩典来讲。但巴刻,则直接回到圣经,通过上帝对亚伯拉罕、雅各和约瑟三个人不同的带领和护理方式来讲。尤其是对雅各的带领和护理,上帝竟然那么忍耐、恩赐、公义和幽默!巴刻引用“他使我的力量中道衰落”(诗102:23),来写雅各瘸腿那一刻,从没使我这么感同身受过!是啊,腿瘸了,是多么严重的一件事,但又是多么值得庆贺的一件事,因为雅各开始转变了,开始学会依靠神而不是自己了。这里正有一种神圣智慧。

而神的嫉妒,对你意味着什么?巴刻强调要大发热心。因为这一位神爱得如此深沉和专一,这就需要你以最热烈的爱来回应。宁可燃尽,不愿锈坏。热心而专志于一。

第三部分是“神若帮助我们”。巴刻比较强调基督徒人生。这一部分分为五节,分别是福音的核心、神的儿子、求主领我、内心的试炼和神的全备,较为完整描述了基督徒从得到福音到过成圣生活的全部经历。

其中,巴刻对“神也把万物赐给我们”的解读令我豁然开朗、眼前一亮(参见第299页)。他提到这里恰恰不是愿意拥抱万物,而是因着有了主,就可以把对物欲的追求放下,因为没有什么可以加增永恒福乐已拒绝给我们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可以减少已经预留给我们的福乐。这恰恰就是因为有了主可以单单以神为乐。

总之,这部作品实现了巴刻所说冀望的那种天路客走在路上的神学,是以神学来指引基督徒对神更深认识和敬畏,当然也带来更深的爱和信靠顺服。巴刻借助此书改变了人对神学教条化和冰冷的刻板印象,而是删繁就简、深入浅出,把高深的学问拉到了基督徒的日常生活之中。像他许多艰深神学问题,比如偶像产生机制的分析,能用如此浅白文字娓娓道来,诚属难能可贵。而且,巴刻坚持改革宗神学视角和方向,甚至反对为耶稣画像,都殊为不易、厚积薄发。其实,这种默想风格之成文,带有某种灵修味道,都可以看到清教徒遗风。神学当风,高蹈人间,这位圣公会牧者的改革宗神采,衣袂飘飘,令人神往。

不过,总的来看,巴刻对于神的圣洁、公义、主权、荣耀和三位一体关系互动,都着墨不多,有的干脆省略,不能不说是遗憾。或者说,这并不是他那个时候的教牧关切吧。

这本书对我最大冲击和影响在于“认识神”在关系互动中的深意。一个孩子,从小是偏物质的,他喝,他吃,有奶便是娘。等长大了,他知道了关系,知道了亲情。他知道了,并不只是足下走过的这些地方叫中国。而中国存在于一种看不见的精神脉络之中,存在于举手投足背后。看见那看不见的,你就长大了。而认识万物和宇宙背后的神,反过来才认识了宇宙和万物,在散乱一地的经验碎片中,反过来认识了整合一切的神,你也就在成长了。宇宙有着绝对整合律,人生有着贯穿的神秘之线。唯有在认识神的大智慧中,获得更新和灵性眼目。在我的渺小、破碎之后,有一份深沉无边的大爱。这位神在我该下地狱的时候,反而如此无限柔情地爱我,足以成为我一切安身立命、待人接物的根基。

舞台上的诗人害怕山背后的黑暗。“你在那边吗?那边有谁?”“是我!”有个声音说。那就成了荆棘火焰前的摩西和在火焰背后的那一位,经由对话,而面对。主啊,让我更深认识你。单单是你,你是。从而,是我,我是。你在,我也在。路易斯说:你在问上帝在不在前,先要问一问,你自己在不在?